双轴取向聚丙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291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44
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膜,在将双轴取向聚丙烯膜的一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记为Sz1,将另一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记为Sz2(其中Sz1≦Sz2)时,Sz1为50~500nm,在至少一面以在100μm见方的面积内具有5个以上突起的频率存在长边为10μm以下且高度为50~200nm的突起。提供表面平滑性、透明性优异,并且滑动性、操作性、卷绕性优异的聚丙烯膜。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轴取向聚丙烯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平滑性、透明性优异,并且滑动性、操作性、卷绕性优异的聚丙烯膜以及使用了该聚丙烯膜的粘接膜卷。
技术介绍
聚丙烯膜的透明性、机械特性、电特性等优异,因此用于以包装用途、脱模用途、胶带用途、电缆包蝉、电容器为代表的电气用途等各种用途。特别是由于表面的脱模性、机械特性优异,因此适合用作塑料制品、建材、光学构件等各种构件的脱模用膜、工序膜。对脱模用膜的要求特性根据其使用用途来适当设定,但因为近年来的设备的小型化、高精度化,有时也对成为保护对象的制品要求薄膜并且高品质,如果聚丙烯膜的表面平滑性差,则在作为例如光学用构件的脱模膜使用时,有时膜的表面凹凸转印到光学用构件而对制品的辨识性带来影响。此外,如果聚丙烯膜的透明性差,则在与制品贴合后,在进行缺陷观察等工序检查时有时成为妨碍。另一方面,表面平滑性、透明性优异的膜一般滑动性差,有时在制膜中的输送工序、卷绕工序、以及后加工工序等中产生褶皱或操作性降低。作为使聚丙烯膜的滑动性提高的手段,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膜表层使用易滑粒子的例子。作为不使用易滑粒子的例子,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添加乙烯系树脂而在表面形成凹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膜,在将双轴取向聚丙烯膜的一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记为Sz1,将另一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记为Sz2时,其中,Sz1≦Sz2,Sz1为50~500nm,在至少一面以在100μm见方的面积内具有5个以上突起的频率存在长边为10μm以下且高度为50~200nm的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7 JP 2017-0201841.一种双轴取向聚丙烯膜,在将双轴取向聚丙烯膜的一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记为Sz1,将另一面的最大高度粗糙度记为Sz2时,其中,Sz1≦Sz2,Sz1为50~500nm,在至少一面以在100μm见方的面积内具有5个以上突起的频率存在长边为10μm以下且高度为50~200nm的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膜,最大高度粗糙度Sz2为100~10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膜,Sz2/Sz1的值为3以下。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万琢也冈田一马山中康平大仓正寿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