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近红外线吸收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选择性吸收近红外线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
技术介绍
通常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等光学设备内的相机部分,以校正CCD或CMOS等固态摄像元件的感光灵敏度为目的,而使用了近红外线吸收玻璃。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含有氟的磷酸系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氟的耐候性提高效果高,因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耐候性优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6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氟成分为环境负荷物质,因此近年来其使用受到限制。然而,在不含氟成分的情况下,难以提高耐候性。另外,如果想要改善耐候性,就容易发生耐失透性、光学特性等降低等的不良情况。鉴于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不含氟的情况下,耐候性、耐失透性和光学特性的各特性也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的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25%以上且60%以下的P2O5、2%以上且19%以下的Al2O3、10%以上且45%以下的RO(其中,R为选自Mg、Ca、Sr和Ba中的至少1种)、0%以上且13%以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25%以上且60%以下的P2O5、2%以上且19%以下的Al2O3、10%以上且45%以下的RO、0%以上且13%以下的ZnO、12%以上且小于20%的K2O、0%以上且12%以下的Na2O和0.3%以上且20%以下的CuO,P2O5/RO为超过1.9且3.5以下,其中,R为选自Mg、Ca、Sr和Ba中的至少1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26 JP 2017-011988;2017.10.03 JP 2017-193251.一种近红外线吸收玻璃,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25%以上且60%以下的P2O5、2%以上且19%以下的Al2O3、10%以上且45%以下的RO、0%以上且13%以下的ZnO、12%以上且小于20%的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野雄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