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模块、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8250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35
一种换热模块,具有传热流体通道和与所述通道中的流体呈传热关系的传热板。热电冷却器(TEC)的参照侧与所述板热接触。传热瓦与所述TEC的用户侧热接触。所述模块配置为可操作性地安置使得所述瓦与患者的皮肤呈传热关系。

Heat transfer module,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换热模块、系统和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9月28日递交的共同未决临时申请第62/400,986号的递交日期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公告】根据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版权法,本专利文献中的部分材料受版权保护。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对本专利文献或专利公开内容进行复制,按照其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公开可用的文档或记录中的形式,但版权所有人保留所有其他权利。版权所有人因此不放弃任何其权利以使本专利文献保密,包括但不限于其依照37C.F.R.§1.14的权利。
本公开的技术的一方面一般性地涉及包含热电冷却器(TEC)并且可用于加热或冷却的柔性换热模块(HEM)。
技术介绍
患者的低温治疗用在各种应用中,包括但不限于治疗脑损伤、脊髓损伤、肌肉损伤、关节损伤、在化疗期间避免诸如掉发等副作用,并且被用作心搏停止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保护剂。这种治疗通常通过使用提供不完全的且短暂的冷却的冰袋和/或化学冷却袋实现,或者通过使冷冻流体循环来提供冷却的垫子或帽子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公开一种换热模块,该换热模块具有传热流体通道和与通道中的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模块,包括:传热流体通道;位于所述通道上且与所述通道中的流体呈传热关系的传热板;热电冷却器,所述热电冷却器的参照侧与所述传热板热接触;以及与所述热电冷却器的用户侧热接触的传热瓦,并且所述模块配置为可操作性地安置使得所述瓦与患者的皮肤呈传热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8 US 62/400,9861.一种换热模块,包括:传热流体通道;位于所述通道上且与所述通道中的流体呈传热关系的传热板;热电冷却器,所述热电冷却器的参照侧与所述传热板热接触;以及与所述热电冷却器的用户侧热接触的传热瓦,并且所述模块配置为可操作性地安置使得所述瓦与患者的皮肤呈传热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中,所述热电冷却器以三明治式关系保持在所述传热板与所述传热瓦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热电冷却器,进入或穿过所述传热板并且进入或穿过所述传热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其中,所述热电冷却器以三明治式关系卡扣配合地保持在所述传热板与所述传热瓦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其中,附接至所述传热板的第一挂钩与附接至所述传热板的第二挂钩卡扣配合地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还包括在所述传热板与所述传热瓦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热电冷却器侧方的硅树脂联合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还包括附接至所述传热瓦、在所述传热板与所述传热瓦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热电冷却器侧方的热敏电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还包括柔性片,所述传热板附接至所述柔性片。9.一种换热模块构造,包括:导热瓦;热电冷却器,所述热电冷却器具有用户侧和相对的参照侧;导热板;并且所述板在卡接位置中与所述瓦卡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热电冷却器被安置成使所述用户侧与所述瓦的顶侧导热接触,并且使所述参照侧与所述板的底侧导热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板包括第一挂钩并且所述瓦包括第二挂钩,并且当所述挂钩被朝着彼此推动时,所述挂钩弯曲并且钩住以形成所述卡接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还包括液体通道组件,所述板附接至所述液体通道组件。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液体通道组件具有液体通道,并且所述板形成所述通道的壁的一部分。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造,还包括具有窗口的柔性框架,所述瓦被安置在所述窗口中。14.一种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瓦和第二导热瓦;柔性框架,所述瓦以间隔关系附接至所述柔性框架;第一热电冷却器,所述第一热电冷却器具有第一用户侧和相对的第一参照侧,所述第一用户侧以导热关系附接至所述第一瓦的上表面;第二热电冷却器,所述第二热电冷却器具有第二用户侧和相对的第二参照侧,所述第二用户侧以导热关系附接至所述第二瓦的上表面;通道,所述通道具有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间隔开的第二部分以及弯曲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参照侧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参照侧与在所述通道中流动的液体之间进行传热;以及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参照侧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参照侧与在所述通道中流动的液体之间进行传热。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件,还包括第一传热板和第二传热板,所述第一传热板形成所述第一部分的壁的部分,并且与所述第一参照侧呈传热关系,所述第二传热板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壁的部分,并且与所述第二参照侧呈传热关系。16.一种换热模块构造,包括:导热的第一瓦组件;导热的第二瓦组件;第一热电冷却器,所述第一热电冷却器具有第一用户侧和第一参照侧,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侧附接至所述第一瓦组件;第二热电冷却器,所述第二热电冷却器具有第二用户侧和第二参照侧,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侧附接至所述第二瓦组件;导热的第一板,所述导热的第一板导热地附接至所述第一参照侧;导热的第二板,所述导热的第二板导热地附接至所述第二参照侧;顶片组件,所述顶片组件限定液体通道的至少顶部部分;以及底片组件,所述底片组件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板安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处并且当液体在所述通道中流动时与液体热接触,所述第二板安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处并且当液体在所述通道中流动时与液体接触。17.一种换热模块构造,包括:第一子组件,所述第一子组件包括导热的第一瓦;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托盘,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可及所述第一瓦;具有第一用户面和第一参照面的第一热电冷却器,并且所述第一用户面导热地附接至所述第一瓦;第二子组件,所述第二子组件包括导热的第二瓦;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托盘,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可及所述第二瓦;具有第二用户面和第二参照面的第二热电冷却器,并且所述第二用户面导热地附接至所述第二瓦;柔性框架,所述柔性框架具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一子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一窗口中并且卡合和/或钩挂到所述框架;所述第二子组件安置在所述第二窗口中并且卡合和/或钩挂到所述框架;以及通道,所述通道配置为使得:当传热液体在所述通道中流动时,所述液体与所述第一参照面和所述第二参照面呈传热关系。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子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瓦热接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第二子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瓦热接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来自所述第一热电冷却器的电线附接至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电连接器,来自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来自所述第二热电冷却器的电线附接至所述第二电连接器。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第一热电冷却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形成第一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单元胶合至所述第一瓦。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一瓦卡合和/或钩挂到所述框架,并且所述第二托盘和所述第二瓦卡合和/或钩挂到所述框架。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框架配置为将所述第一瓦和所述第二瓦保持间隔开,并且在所述第一瓦和所述第二瓦之间的轴线上提供模块构造灵活性。23.一种换热模块构造,包括:第一热电冷却器组件,包括:具有导热的第一中心部分的第一托盘,以及具有第一用户侧和第一参照侧的第一热电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侧附接至所述第一中心部分以导热;第二热电冷却器组件,包括:具有导热的第二中心部分和侧边缘的第二托盘,以及具有第二用户侧和第二参照侧的第二热电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侧附接至所述第二中心部分以导热;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附接在一起;导热地附接至所述第一参照侧的第一导热板;导热地附接至所述第二参照侧的第二导热板;限定液体通道的至少顶部部分的片;并且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形成所述液体通道的底壁的部分。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构造,还包括结构,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附接至所述结构,并且所述结构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的第二支撑框架,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链接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构造,其中,所述液体通道是线性的并且所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里奥·L·维加拉丹尼尔·埃斯特拉达马彦·卡拉安德鲁·帕杜拉丹尼尔·爱德华·夸德拉里安·克里斯托弗·科恩
申请(专利权)人: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低温设备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