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氮磷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依然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因而如何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仍然是当前水环境研究的重点。现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大都采用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基本原理都是厌氧-好氧-缺氧工艺,存在以下问题:a.碳源竞争,低碳源污水难以同时满足除磷脱氮要求;b.污泥龄矛盾;c.多种菌处于一个污泥体系,难以保持各自优势。因而污水设施需要另外添加碳源来实现氮磷的更好去除,如甲醇、乙酸钠等,但这进一步提高了运行费用。最近有研究者提出把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液作为外加碳源用于补充污水中碳源的不足。虽然污泥厌氧发酵液可以改善污水中碳源情况,但是目前只限于实验室实验研究阶段,大规模应用仍然存在很大难度,同时污泥中可能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会破坏污水处理的微生物系统,实际应用之前应慎重考虑。因而如何通过工艺改进提高碳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实现氮磷的高效去除仍是研究的重点。Kuba等在1996年提出的双污泥脱氮除磷系统,近年来有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区(1)、泥水分离区I(2)、好氧区(3)、泥水分离区II(4)、缺氧区(5)、后曝气区(6)和泥水分离区III(7),所述厌氧区(1)与进水管(8)连接,泥水分离区III(7)与出水管(17)连接,缺氧区(5)与泥水分离区I(2)通过泥水混合液超越管(14)连接,好氧区(3)内底部和后曝气区(6)内底部均设置有曝气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区(1)、泥水分离区I(2)、好氧区(3)、泥水分离区II(4)、缺氧区(5)、后曝气区(6)和泥水分离区III(7),所述厌氧区(1)与进水管(8)连接,泥水分离区III(7)与出水管(17)连接,缺氧区(5)与泥水分离区I(2)通过泥水混合液超越管(14)连接,好氧区(3)内底部和后曝气区(6)内底部均设置有曝气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1)内设置有组合填料(9),三个泥水分离区内均设置有斜管填料(10),好氧区(3)、缺氧区(5)和后曝气区(6)内均设置有MBBR填料(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好氧区(3)、缺氧区(5)和后曝气区(6)三个区内MBBR填料(11)的充填体积均占各个区体积的1/3~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级碳利用强化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好氧区(3)内底部和后曝气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霞,吴翔,冯坤,何立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