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05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具有支撑架、水平步进电机、支撑箱、转动轴、竖直步进电机、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撑杆,定位装置、控制器,其中支撑杆包含支撑块、上限位块、支撑杆主体、支撑杆保护套、下限位块,定位装置包含活动电磁铁、卡齿、活动限位块、顶块、转杆、弹簧、定位装置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定位部件发生故障,无法使光伏面板定位在某一特定角度,从而无法达到最大的太阳能接收效率,甚至由于定位部件发生故障,光伏面板回复速度过快而损坏光伏面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双重固定定位等。

A Photovoltaic Support with Dual Fixed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使用太阳能发电;光伏支架是太阳能板安装必备的设备,光伏电板的角度与太阳光线的角度直接影响太阳能的接收效率。如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CN201711027350.7,专利名称为一种便于吸收太阳光的光伏太阳能板,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通过中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该便于吸收太阳光的光伏太阳能,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在支撑柱、中轴、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配合下达到了光伏太阳能板本体可以进行上下方向上的角度调节,从而使得太阳光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通过固定箱内部电机的转动,在主动轮、从动轮、皮带、轴承座和转杆的配合下达到了带动光伏太阳能板本体进行转动的效果。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当定位部件(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使光伏面板定位在某一特定角度,从而无法达到最大的太阳能接收效率,甚至由于定位部件发生故障,光伏面板回复速度过快而损坏光伏面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具有支撑架、水平步进电机、支撑箱、转动轴、竖直步进电机、底座,其中,支撑架包含左支撑板、支撑架卡座、滑槽、滑块、十字移动杆、中心轴、右支撑板、辅助支座,支撑架卡座包含连接块、螺杆、上卡块、垫层、下卡块、螺母,转动轴包含转动轴主体、从动齿轮,竖直步进电机包含主动齿轮、竖直步进电机主体;所述水平步进电机位于支撑箱上表面的右侧,水平步进电机的转轴与右支撑板左端相连,右支撑板右端设有辅助支座,辅助支座固定在支撑箱上,转动轴位于底座中央,竖直步进电机位于底座右侧,转动轴上设有从动齿轮,转动轴上端与支撑箱相固定,竖直步进电机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还具有支撑杆,定位装置、控制器,其中支撑杆包含支撑块、上限位块、支撑杆主体、支撑杆保护套、下限位块,定位装置包含活动电磁铁、卡齿、活动限位块、顶块、转杆、弹簧、定位装置壳体;所述支撑杆位于支撑架的下方,并与右支撑板相连,上限位块位于支撑杆的上端,下限位块位于支撑杆的下端,支撑块位于上限位块上端,支撑杆保护套挤塑在支撑杆主体外;定位装置的做有两部分分别位于支撑箱的左侧壁上端和上壁左端;定位装置的右侧部分与左侧部分呈对称结构,以左侧部分说明定位装置的结构,活动电磁铁位于定位装置壳体内部,卡齿位于活动电磁铁上端,顶块活动电磁铁右侧,转杆及弹簧位于活动电磁铁左侧,活动限位块位于位装置壳体上壁的内侧,当限位块垂直时,限位块下端可卡在卡齿间,卡住活动电磁铁;控制器位于定位装置的右侧的支撑箱上。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呈1/4圆形。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保护套材料为橡胶。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主体材料为铸铁或钢或硅钢的一种。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块材料为橡胶。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层材料为橡胶或聚乙烯或硅胶的一种。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是可伸缩的。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个定位装置壳体间距小于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的宽度。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定位住是活动电磁铁装置。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N/m~2000N/m。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双重固定定位等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卡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A区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11.左支撑板、12.支撑架卡座、121.连接块、122.螺杆、123.上卡块、124.垫层、125.下卡块、126.螺母、13.滑槽、14.滑块、15.十字移动杆、16.中心轴、17.右支撑板、18.辅助支座、2.水平步进电机、3.支撑杆、31.支撑块、32.上限位块、33.支撑杆主体、34.支撑杆保护套、35.下限位块、4.支撑箱、5.定位装置、51.活动电磁铁、52.卡齿、53.活动限位块、54.顶块、55.转杆、56.弹簧、57.定位装置壳体、6.转动轴、61转动轴主体、62.从动齿轮、7.竖直步进电机、71.主动齿轮、72.竖直步进电机主体、8.底座、81.固定孔、9.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1到图6,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具有支撑架1、水平步进电机2、支撑箱4、转动轴6、竖直步进电机7、底座8,其中,支撑架1包含左支撑板11、支撑架卡座12、滑槽13、滑块14、十字移动杆15、中心轴16、右支撑板17、辅助支座18,支撑架卡座12包含连接块121、螺杆122、上卡块123、垫层124、下卡块125、螺母126,转动轴6包含转动轴主体61、从动齿轮62,竖直步进电机7包含主动齿轮71、竖直步进电机主体72;所述水平步进电机2位于支撑箱4上表面的右侧,水平步进电机2的转轴与右支撑板17左端相连,右支撑板17右端设有辅助支座18,辅助支座18固定在支撑箱4上,转动轴6位于底座8中央,竖直步进电机7位于底座8右侧,转动轴6上设有从动齿轮62,转动轴6上端与支撑箱4相固定,竖直步进电机7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71,主动齿轮71与从动齿轮62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还具有支撑杆3,定位装置5、控制器9,其中支撑杆3包含支撑块31、上限位块32、支撑杆主体33、支撑杆保护套34、下限位块35,定位装置5包含活动电磁铁51、卡齿52、活动限位块53、顶块54、转杆55、弹簧56、定位装置壳体57;所述支撑杆3位于支撑架1的下方,并与右支撑板17相连,上限位块32位于支撑杆3的上端,下限位块35位于支撑杆3的下端,支撑块31位于上限位块32上端,支撑杆保护套34挤塑在支撑杆主体33外;定位装置5的做有两部分分别位于支撑箱4的左侧壁上端和上壁左端;定位装置5的右侧部分与左侧部分呈对称结构,以左侧部分说明定位装置的结构,活动电磁铁51位于定位装置壳体57内部,卡齿52位于活动电磁铁51上端,顶块54活动电磁铁51右侧,转杆55及弹簧56位于活动电磁铁51左侧,活动限位块53位于位装置壳体57上壁的内侧,当限位块53垂直时,限位块53下端可卡在卡齿间,卡住活动电磁铁51;控制器9位于定位装置5的右侧的支撑箱4上。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呈1/4圆形。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保护套材料为橡胶。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主体材料为铸铁或钢或硅钢的一种。上述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具有支撑架(1)、水平步进电机(2)、支撑箱(4)、转动轴(6)、竖直步进电机(7)、底座(8),其中,支撑架(1)包含左支撑板(11)、支撑架卡座(12)、滑槽(13)、滑块(14)、十字移动杆(15)、中心轴(16)、右支撑板(17)、辅助支座(18),支撑架卡座(12)包含连接块(121)、螺杆(122)、上卡块(123)、垫层(124)、下卡块(125)、螺母(126),转动轴(6)包含转动轴主体(61)、从动齿轮(62),竖直步进电机(7)包含主动齿轮(71)、竖直步进电机主体(72);所述水平步进电机(2)位于支撑箱(4)上表面的右侧,水平步进电机(2)的转轴与右支撑板(17)左端相连,右支撑板(17)右端设有辅助支座(18),辅助支座(18)固定在支撑箱(4)上,转动轴(6)位于底座(8)中央,竖直步进电机(7)位于底座(8)右侧,转动轴(6)上设有从动齿轮(62),转动轴(6)上端与支撑箱(4)相固定,竖直步进电机(7)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71),主动齿轮(71)与从动齿轮(62)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还具有支撑杆(3),定位装置(5)、控制器(9),其中支撑杆(3)包含支撑块(31)、上限位块(32)、支撑杆主体(33)、支撑杆保护套(34)、下限位块(35),定位装置(5)包含活动电磁铁(51)、卡齿(52)、活动限位块(53)、顶块(54)、转杆(55)、弹簧(56)、定位装置壳体(57);所述支撑杆(3)位于支撑架(1)的下方,并与右支撑板(17)相连,上限位块(32)位于支撑杆(3)的上端,下限位块(35)位于支撑杆(3)的下端,支撑块(31)位于上限位块(32)上端,支撑杆保护套(34)挤塑在支撑杆主体(33)外;定位装置(5)的做有两部分分别位于支撑箱(4)的左侧壁上端和上壁左端;所述定位装置(5)的右侧部分与左侧部分呈对称结构,以左侧部分说明定位装置的结构,活动电磁铁(51)位于定位装置壳体(57)内部,卡齿(52)位于活动电磁铁(51)上端,顶块(54)活动电磁铁(51)右侧,转杆(55)及弹簧(56)位于活动电磁铁(51)左侧,活动限位块(53)位于位装置壳体(57)上壁的内侧,当限位块(53)垂直时,限位块(53)下端可卡在卡齿间,卡住活动电磁铁(51);控制器(9)位于定位装置(5)的右侧的支撑箱(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具有支撑架(1)、水平步进电机(2)、支撑箱(4)、转动轴(6)、竖直步进电机(7)、底座(8),其中,支撑架(1)包含左支撑板(11)、支撑架卡座(12)、滑槽(13)、滑块(14)、十字移动杆(15)、中心轴(16)、右支撑板(17)、辅助支座(18),支撑架卡座(12)包含连接块(121)、螺杆(122)、上卡块(123)、垫层(124)、下卡块(125)、螺母(126),转动轴(6)包含转动轴主体(61)、从动齿轮(62),竖直步进电机(7)包含主动齿轮(71)、竖直步进电机主体(72);所述水平步进电机(2)位于支撑箱(4)上表面的右侧,水平步进电机(2)的转轴与右支撑板(17)左端相连,右支撑板(17)右端设有辅助支座(18),辅助支座(18)固定在支撑箱(4)上,转动轴(6)位于底座(8)中央,竖直步进电机(7)位于底座(8)右侧,转动轴(6)上设有从动齿轮(62),转动轴(6)上端与支撑箱(4)相固定,竖直步进电机(7)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71),主动齿轮(71)与从动齿轮(62)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可双重固定定位的光伏支架,还具有支撑杆(3),定位装置(5)、控制器(9),其中支撑杆(3)包含支撑块(31)、上限位块(32)、支撑杆主体(33)、支撑杆保护套(34)、下限位块(35),定位装置(5)包含活动电磁铁(51)、卡齿(52)、活动限位块(53)、顶块(54)、转杆(55)、弹簧(56)、定位装置壳体(57);所述支撑杆(3)位于支撑架(1)的下方,并与右支撑板(17)相连,上限位块(32)位于支撑杆(3)的上端,下限位块(35)位于支撑杆(3)的下端,支撑块(31)位于上限位块(32)上端,支撑杆保护套(34)挤塑在支撑杆主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王启新张政李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