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开关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转换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不间断供电的场所,其实现了负载线路在两路电源之间的自动转换,以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联锁装置结构复杂,联动环节过多导致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的缺陷,中国专利文献CN100557744C公开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装置,包括两根转轴和两个驱动装置所述每个驱动装置分别通过一个连杆驱动相应的转轴,所述的每根转轴上还设有一个悬臂,所述的每个悬臂上设有一个止动件和一个止动面,并且其中一个悬臂上的止动件与另一悬臂上的止动面相对配置。通过上述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的以下问题:该机械联锁装置通过止动杆和止动面的相互抵触来限制两根转轴同时转动,防止两组电源同时合闸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的自动转换开关的其中任意一组止动杆或止动面出现问题时,两组电源会同时合闸,造成线路短接,用电仪器会被烧毁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两组触头结构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包括:设置在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内部的常用静触头(1)和备用静触头(2),以及由驱动结构控制转动的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动触头结构(5),与所述第一转轴(3)相连,带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头部(6)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使常用开关分合闸;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连,带动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相对设置的第二触头部(8)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使备用开关分合闸;联锁杆(9),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包括:设置在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内部的常用静触头(1)和备用静触头(2),以及由驱动结构控制转动的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动触头结构(5),与所述第一转轴(3)相连,带动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头部(6)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使常用开关分合闸;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连,带动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相对设置的第二触头部(8)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使备用开关分合闸;联锁杆(9),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头部(6)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传动相连,在所述常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分离;和/或,在所述备用开关合闸时,拉动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结构(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3)相连的第一驱动部(10),所述第一驱动部(10)与所述第一触头部(6)通过第一传动结构(11)相连,带动所述第一触头部(6)与所述常用静触头(1)接合或分离;所述第二动触头结构(7)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4)相连的第二驱动部(12),所述第二驱动部(12)与所述第二触头部(8)通过第二传动结构(13)相连,带动所述第二触头部(8)与所述备用静触头(2)接合或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11)包括第一传动杆(14),所述第一传动杆(14)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10)和所述第一触头部(6)上的第一通孔(15)内;所述第二传动结构(13)包括第二传动杆(16),所述第二传动杆(16)的两端分别弯折伸入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12)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的第二通孔(1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杆(9)的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部(6)和所述第二触头部(8)上的条形孔,所述联锁杆(9)两端的垂直距离为一侧开关合闸另一侧开关分闸时两所述条形孔之间的直线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接线端的动触头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乐余,刘韬,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东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