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85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3D摄像模组;显示面板包括不透光层和透光层,不透光层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出光区域和入光区域;3D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深度摄像模组;深度摄像模组包括激光器和成像模块;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以使激光穿过出光区域且穿透透光层后照射到待拍摄物体上;成像模块用于接收待拍摄物体反射后穿过入光区域且穿透透光层的入射激光,并根据入射激光获得待拍摄物体表面的深度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深度摄像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从而不需要在显示装置的顶部区域设置非显示区来安装深度摄像模组,进而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美观和全面屏体验。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3D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屏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不仅要求外观设计多样化,而且要求屏占比越高越好。全面屏技术,通过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设计,实现了大于90%的屏占比。其在机身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显示面积的最大化,使得显示效果更加惊艳。现有的基于全面屏的结构设计,为了安装3D摄像模组中的深度摄像模组等器件,在显示面板的顶部区域设置了非显示区即刘海区,但是,这样还是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美观和全面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3D摄像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不透光层和透光层,所述不透光层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出光区域和入光区域;所述3D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深度摄像模组;所述深度摄像模组包括激光器和成像模块;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以使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出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后照射到待拍摄物体上;所述成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后穿过所述入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的入射激光,并根据所述入射激光获得所述待拍摄物体表面的深度图像。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重叠设置的基板、金属电极层、发光层、透明电极层以及盖板;所述基板、所述金属电极层为不透光层;所述发光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盖板为所述透光层。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极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具有电子传输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透明电极层之间具有空穴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空穴传输层为透光层。优选地,所述出光区域和所述入光区域采用如下任一形状的透光结构:-单个通孔;-多个通孔形成的通孔矩阵;-多个相连通的通孔形成的透光结构-单个透光通道;-多个相连通的透光通道形成的透光结构;-通孔和透过通道相连通形成的透光结构。优选地,所述深度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的分光器件;所述分光器件用于将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分成随机分布的多束激光。优选地,所述深度摄像模组包括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成像模块相连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成像模块同时开启或关闭,并通过控制所述激光器的驱动电流控制所述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优选地,所述成像模块为第一成像模块;所述第一成像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的激光的光斑图案,获得所述待拍摄物体表面的深度图像。优选地,所述分光器件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具有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用于对所述激光进行准直。优选地,所述成像模块为第二成像模块;所述第二成像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的激光的延时或相位差,获得所述待拍摄物体表面的深度图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显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备,由于激光器发射激光,以使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出光区域且穿透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层照射到待拍摄物体上,成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后穿过所述入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的入射激光,因此,可以将深度摄像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从而不需要在显示装置的顶部区域设置非显示区来安装深度摄像模组,进而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美观和全面屏的体验。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b)、(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个通孔形成的通孔矩阵的示意图;图3(a)、(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个通孔形成的通孔矩阵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变形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束激光的光斑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基于全面屏的结构设计,为了安装3D摄像模组中的深度摄像模组等器件,在显示面板的顶部区域设置了非显示区即刘海区,但是,这样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美观和全面屏体验。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包括显示面板以及3D摄像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不透光层和透光层,所述不透光层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出光区域和入光区域;所述3D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深度摄像模组;所述深度摄像模组包括激光器和成像模块;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以使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出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后照射到待拍摄物体上;所述成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后穿过所述入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的入射激光,并根据所述入射激光获得所述待拍摄物体表面的深度图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备,由于激光器发射激光,以使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出光区域后照射到待拍摄物体上,成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后从所述入光区域的入射激光,因此,可以将深度摄像模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从而不需要在显示装置的顶部区域设置非显示区来安装深度摄像模组,进而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美观和全面屏体验。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和3D摄像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不透光层和透光层,所述不透光层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出光区域和入光区域;该3D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0背光侧的深度摄像模组。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深度摄像模组为红外摄像模组,激光器为发射红外激光的红外激光器。其中,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为可以显示图像的一侧,背光侧为不能显示图像的一侧。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深度摄像模组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下方即可以设置在屏幕下方,不需要在显示面板10顶部的非显示区挖孔来设置深度摄像模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深度摄像模组包括激光器11和成像模块12。其中,激光器11和成像模块12都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并且,所述激光器11的出光口朝向显示面板10设置,以使激光能够穿过所述显示面10上的出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照射到位于显示面板10出光侧的待拍摄物体上,成像模块12的入光口朝向显示面板10设置,以使待拍摄物体反射的激光穿过显示面板10上的入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后进入成像模块1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光区域和所述入光区域采用如下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3D摄像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不透光层和透光层,所述不透光层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出光区域和入光区域;所述3D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深度摄像模组;所述深度摄像模组包括激光器和成像模块;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以使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出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后照射到待拍摄物体上;所述成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后穿过所述入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的入射激光,并根据所述入射激光获得所述待拍摄物体表面的深度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3D摄像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不透光层和透光层,所述不透光层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出光区域和入光区域;所述3D摄像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深度摄像模组;所述深度摄像模组包括激光器和成像模块;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以使所述激光穿过所述出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后照射到待拍摄物体上;所述成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拍摄物体反射后穿过所述入光区域且穿透所述透光层的入射激光,并根据所述入射激光获得所述待拍摄物体表面的深度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重叠设置的基板、金属电极层、发光层、透明电极层以及盖板;所述基板、所述金属电极层为不透光层;所述发光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盖板为所述透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具有电子传输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透明电极层之间具有空穴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空穴传输层为透光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区域和所述入光区域采用如下任一形状的透光结构:-单个通孔;-多个通孔形成的通孔矩阵;-多个相连通的通孔形成的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力吕方璐汪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