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立新专利>正文

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及形成该包边的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61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及形成该包边的装置和设备,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包括上夹层、下夹层和散纤维胎体,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散纤维胎体边沿覆盖在上夹层的上方,形成包边结构。形成包边的装置包括包边辊和引导件,包边辊位于引导件上方,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件的外侧边后进入包边辊的下方,旋转的包边辊的辊面作用在包边部分的背面,朝散纤维胎体内侧方向拉扯包边部分。包边设备包括左右两个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下夹层进行包边,可以更好的防止在连续染色过程中,散纤维从缝合体的边缘散落出来。同时包边装置和具有该包边装置的设备结构可靠,生产效率高。

Composite layer of loose fibrous matrix with edge-wrapping and device and equipment for forming the edge-wra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及形成该包边的装置和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及形成该包边的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散纤维无法实现连续染色漂白,中国专利文献CN105155166A棉纤维连续染色漂白方法及设备公开了一种将棉纤维整理为棉胎;然后通过缝合装置将上夹层、棉胎和下夹层缝合为一体,成为可连续传输的缝合体的方法和设备,实现了散纤维的连续染色漂白,大大提到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在将散纤维胎体复合层缝合成为可连续传输的缝合体后更好地防止散纤维胎体内的散纤维散落出缝合体;同时提供一种形成该包边的装置和设备,避免人工操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包括上夹层、下夹层和位于上夹层和下夹层之间的散纤维胎体,下夹层的幅宽大于散纤维胎体的幅宽,下夹层两侧的超出散纤维胎体边沿的超出部分为包边部分,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散纤维胎体边沿覆盖在上夹层的上方,形成包边结构。一种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该包边装置安装在胎体复合层的侧边,胎体复合层的下夹层的超出散纤维胎体边沿的包边部分在经过包边装置后包裹散纤维胎体和上夹层的侧边,该包边装置包括包边辊和引导件,包边辊位于引导件上方,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件的外侧边后进入包边辊的下方并位于散纤维胎体和上夹层的上方,包边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主动旋转,旋转的包边辊的辊面作用在翻转进入包边辊下方的包边部分的背面,朝散纤维胎体内侧方向拉扯包边部分,该拉扯作用力同时使后续经过该包边装置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件的外侧边进入包边辊的下方。进一步限定,包边辊为毛刷辊。进一步限定,引导件为导杆,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导杆的外侧边后进入包边辊的下方。进一步限定,引导件为引导平台,引导平台位于上夹层的上方,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平台的外侧边后进入引导平台的上方和包边辊的下方之间;或者,引导件包括导杆和引导平台,引导平台位于上夹层的上方,导杆设置在引导平台的外侧边,导杆向外延伸出引导平台,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导杆的外侧边后进入引导平台的上方和包边辊的下方之间。进一步限定,引导平台通过安装座进行安装固定,安装座与引导平台为一个整体,呈槽形体,槽形体的上板用于进行安装固定,槽形件的下板作为引导平台。进一步限定,引导件和包边辊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安装在位于该包边装置的上方的设备支架上,驱动装置同样安装在位于该包边装置的上方的设备支架上。进一步限定,引导件的外侧边倾斜,由下夹层进入方向朝内倾斜。更进一步限定,引导件的外侧边的倾斜角度为6~8度。进一步限定,包边辊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引导件的外侧边的倾斜方向一致。一种散纤维胎体包边设备,包括输送平台和左右两个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左右两个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安装在输送平台的左右两侧,棉纤维整理装置和放卷装置输出的胎体复合层在输送平台上向前输送,下夹层的包边部分在包边辊的作用下持续的进入该包边装置,完成包边。散纤维胎体包边设备还包括压辊,压辊位于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的前方,完成包边的胎体复合层经过压辊后进入后续的缝合装置,缝合装置用于将胎体复合层缝合为一体,成为可在后方的连续染色装置中连续传输的缝合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下夹层进行包边,可以更好的防止在连续染色过程中,散纤维从缝合体的边缘散落出来。同时包边装置和具有该包边装置的设备结构可靠,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形成包边结构的剖面状态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形成包边结构的俯视状态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包边设备的引导件与散纤维胎体复合层的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包边设备的引导件与包边辊的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包边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夹层,2.下夹层,3.散纤维胎体,4.包边辊,4-1.第二安装座,5.引导件,5-1.导杆,5-2.引导平台,5-3.第一安装座,6.驱动装置,7.输送平台,8.压辊,9.缝合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包括上夹层1、下夹层2和位于上夹层1和下夹层2之间的散纤维胎体3,下夹层2的幅宽大于散纤维胎体3的幅宽,下夹层2两侧的超出散纤维胎体3边沿的超出部分为包边部分,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散纤维胎体3边沿覆盖在上夹层1的上方,形成包边结构。通过对下夹层进行包边,可以更好的防止在连续染色过程中,散纤维从缝合体的边缘散落出来。如图1、2、3、4、5和6所示,用于形成包边结构的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该包边装置安装在胎体复合层的侧边,胎体复合层的下夹层2的超出散纤维胎体3边沿的包边部分在经过包边装置后包裹散纤维胎体3和上夹层1的侧边,该包边装置包括包边辊4和引导件,包边辊4位于引导件上方,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件的外侧边后进入包边辊4的下方并位于散纤维胎体3和上夹层1的上方,包边辊4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主动旋转,旋转的包边辊4的辊面作用在翻转进入包边辊4下方的包边部分的背面,朝散纤维胎体3内侧方向拉扯包边部分,该拉扯作用力同时使后续经过该包边装置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件的外侧边进入包边辊4的下方。在图3中,为清晰显示引导件与胎体复合层之间的结构关系,在图3中未显示包边辊和驱动包边辊的驱动装置6。如图6所示,包边辊4为毛刷辊。当然包边辊4也可以是可以对下夹层2形成拉扯作用的其他类型的包边辊。如图5所示,引导件包括导杆5-1和引导平台5-2,引导平台5-2位于上夹层1的上方,导杆5-1设置在引导平台5-2的外侧边,导杆5-1向外延伸出引导平台5-2,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导杆5-1的外侧边后进入引导平台5-2的上方和包边辊4的下方之间。通过设置长度较长的导杆5-1可以更好的引导下夹层的包边部分的包边动作,同时通过引导平台可以将包边辊、下夹层的包边部分与上夹层、散纤维胎体3隔离,防止在包边过程中它们之间形成干涉,影响包边质量。引导平台5-2通过安装座进行安装固定,安装座与引导平台5-2为一个整体,呈槽形体,槽形体的上板用于进行安装固定,槽形件的下板作为引导平台5-2。引导件和包边辊4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座5-3和第二安装座4-1安装在位于该包边装置的上方的设备支架上,驱动装置6同样安装在位于该包边装置的上方的设备支架上,驱动装置6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驱动包边辊4。导杆5-1倾斜,由下夹层2进入方向朝内倾斜。导杆5-1倾斜角度为6~8度。包边辊4为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导杆5-1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导杆5-1与包边辊4倾斜设置是优选设置,导杆5-1与包边辊4非倾斜设置同样可以基本实施本技术,同样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散纤维胎体包边设备,包括输送平台7和左右两个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左右两个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安装在输送平台7的左右两侧,棉纤维整理装置和放卷装置输出的胎体复合层在输送平台7上向前输送,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在包边辊4的作用下持续的进入该包边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其特征是:包括上夹层(1)、下夹层(2)和位于上夹层(1)和下夹层(2)之间的散纤维胎体(3),下夹层(2)的幅宽大于散纤维胎体(3)的幅宽,下夹层(2)两侧的超出散纤维胎体(3)边沿的超出部分为包边部分,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散纤维胎体(3)边沿覆盖在上夹层(1)的上方,形成包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其特征是:包括上夹层(1)、下夹层(2)和位于上夹层(1)和下夹层(2)之间的散纤维胎体(3),下夹层(2)的幅宽大于散纤维胎体(3)的幅宽,下夹层(2)两侧的超出散纤维胎体(3)边沿的超出部分为包边部分,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散纤维胎体(3)边沿覆盖在上夹层(1)的上方,形成包边结构。2.一种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其特征是:该包边装置安装在胎体复合层的侧边,胎体复合层的下夹层(2)的超出散纤维胎体(3)边沿的包边部分在经过包边装置后包裹散纤维胎体(3)和上夹层(1)的侧边,该包边装置包括包边辊(4)和引导件,包边辊(4)位于引导件上方,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件的外侧边后进入包边辊(4)的下方并位于散纤维胎体(3)和上夹层(1)的上方,包边辊(4)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主动旋转,旋转的包边辊(4)的辊面作用在翻转进入包边辊(4)下方的包边部分的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边辊(4)为毛刷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导件为导杆(5-1),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导杆(5-1)的外侧边后进入包边辊(4)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纤维胎体包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导件为引导平台(5-2),引导平台(5-2)位于上夹层(1)的上方,下夹层(2)的包边部分向上翻转绕过引导平台(5-2)的外侧边后进入引导平台(5-2)的上方和包边辊(4)的下方之间;或者所述的引导件包括导杆(5-1)和引导平台(5-2),引导平台(5-2)位于上夹层(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杨立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