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包含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FilterSubstrate,CFSubstrate)和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FilmTransistorSubstrate,TFTSubstrate),基板相对内侧存在透明电极。两片基板之间夹一层液晶分子(LiquidCrystal,LC)。液晶显示器是通过电场对液晶分子取向的控制,改变光的偏振状态,并藉由偏光板实现光路的穿透与阻挡,实现显示的目的。另一方面,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PDLC)作为液晶调光阀,近年已被广泛关注和使用。其是将低分子液晶与预聚物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经聚合反应,形成微米级的液晶微滴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网络中,再利用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获得具有电光响应特性的材料,它主要工作在散射态和透明态之间并具有一定的灰度。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不需偏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设置在该第一基板(10)下方的第二基板(20),该第二基板(20)朝向该第一基板(10)的一侧由多条第一扫描线(1)和多条数据线(2)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第一像素单元(P1),该第二基板(20)在朝向该第一基板(10)的一侧还设有公共电极(21),每个第一像素单元(P1)内设有像素电极(22)和第一薄膜晶体管(T1),该像素电极(22)通过该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与临近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扫描线(1)和数据线(2)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20)的下方设有第三基板(40)以及位于该第二基板(20)与该第三基板(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设置在该第一基板(10)下方的第二基板(20),该第二基板(20)朝向该第一基板(10)的一侧由多条第一扫描线(1)和多条数据线(2)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第一像素单元(P1),该第二基板(20)在朝向该第一基板(10)的一侧还设有公共电极(21),每个第一像素单元(P1)内设有像素电极(22)和第一薄膜晶体管(T1),该像素电极(22)通过该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与临近该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扫描线(1)和数据线(2)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20)的下方设有第三基板(40)以及位于该第二基板(20)与该第三基板(40)之间的聚合物液晶层(50),该第三基板(40)在朝向该聚合物液晶层(50)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41),当该第一像素单元(P1)正常显示时,与该第一像素单元(P1)上下对应区域的该聚合物液晶层(50)呈透明态,当该第一像素单元(P1)为黑态时,与该第一像素单元(P1)上下对应区域的该聚合物液晶层(50)呈雾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公共电极(21)与该像素电极(22)位于同一层且均为具有狭缝的梳状电极,在任意时刻该第一电极(41)和该公共电极(21)用于施加相同的电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41)为由相互间隔的多个第一电极块(411)形成的图案化结构,该第三基板(40)在朝向该聚合物液晶层(50)的一侧由多条第二扫描线(3)和多条第一公共线(4)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第二像素单元(P2),该多个第二像素单元(P2)分别与该多个第一像素单元(P1)上下对应,每个第二像素单元(P2)内设有该第一电极块(4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T2),该第一电极块(411)通过该第二薄膜晶体管(T2)与临近该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二扫描线(3)和第一公共线(4)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条第一扫描线(1)与该多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宏,王小荣,沈红福,谢爱庆,罗雨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