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39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串联设置在火线上的测试对象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测试对象并联有开关T;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铜棒和碳棒;铜棒与碳棒相对端为平面结构,另一端连接到火线;碳棒与铜棒相对端为点状结构,另一端连接火线;测试对象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并联设置有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均连接到示波器;铜棒和碳棒接触端均设置有易燃物;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大小的负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引导和规范相应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产品的研发,提高相关产品的防控能力,促进该领域发展,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Test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y of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vice with Poor Cont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电气火灾每年约占火灾发生总数的30%左右,由于火灾数量整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社会安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在电气火灾中,接触不良引火源是产生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的短路、漏电、过载等保护装置无法对该类引火源进行有效防控。随着国内外对接触不良放电引火源研究的不断深入,相继出现了几类针对接触不良放电引火源的防控装置。如国外的AFCI,以及国内的AFDD,也出现了对应的检测标准。这些标准中,针对这类产品的检测多数是从电气性能方面,对火灾的防控性能方面很少,且检测方法很单一,从定性的角度去考虑,无量化指标。这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的产品在实验过程中能通过检验,而在市场中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火灾防控效果差,误动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包括串联设置在火线上的测试对象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测试对象并联有开关T;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铜棒和碳棒;铜棒与碳棒相对端为平面结构,另一端连接到火线;碳棒与铜棒相对端为点状结构,另一端连接火线;测试对象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并联设置有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均连接到示波器;铜棒和碳棒接触端均设置有易燃物;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大小的负载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指示灯L1。进一步的,还设置有与负载装置并联的指示灯L2。进一步的,所述易燃物为棉花,缠绕在铜棒和碳棒接触端。进一步的,所述铜棒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步进电机,碳棒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其沿底座滑动。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测试对象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2,断开K1,调节铜棒和碳棒接触,检查电路情况;步骤2:进行持续拉弧分断测试;S31:设置铜棒和碳棒至接触状态,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1,断开开关K2;调节负载装置使其满足负载参数要求;S32:铜棒和碳棒逐渐分离,调整铜棒和碳棒之间间距形成持续拉弧,拉弧持续时间不少于Ts;S33:将易燃物设置到铜棒和碳棒上;S34:接入测试试样,接通电路,记录电压电流波形;S35:若测试对象有效动作,易燃物不被点燃,且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E1不大于设定阈值e1则该通过,重新调整负载参数重复步骤S31~S35;否则退出;步骤4:进行一次性拉弧分断测试;S41:调整铜棒和碳棒至接触状态,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1,断开开关K2;调节负载装置使其满足负载参数要求;S42:将易燃物设置到铜棒和碳棒上;S43:接入测试试样,闭合开关K1、开关S、开关T,断开K2,记录电压电流波形;S44:若测试对象有效动作,易燃物不被点燃,且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E2不大于设定阈值e2,则通过,重新调整负载参数重复步骤S41~S44;否则退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从产生电弧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为E1,E1和e1确定方法如下:E1=P1×t1e1=n×w1×TP1=U·I式中:t1为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的时间,P1为电弧功率,n为常数,w1为常数,U为测试时电压传感器观测值,I为测试时电流传感器观测值。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从产生电弧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为E2确定方法如下:E2=P2×t2P2=U·I式中:t2为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的时间,P2为电弧功率,U为测试时电压传感器观测值,I为测试时电流传感器观测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弥补了国内针对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的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2)本专利技术可引导和规范相应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产品的研发,提高相关产品的防控能力,促进该领域发展,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试对象,2-电流传感器,3-底座,4-铜棒,5-碳棒,6-电压传感器,7-示波器,8-负载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包括串联设置在火线上的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测试对象1并联有开关T;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包括底座3,底座3上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铜棒4和碳棒5,铜棒4固定设置在底座3上;底座3上设置有步进电机,碳棒5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其沿底座3滑动;铜棒4与碳棒5相对端为平面结构,另一端连接到火线;碳棒5与铜棒4相对端为点状结构,另一端连接火线;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2;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并联设置有电压传感器7;电流传感器2和电压传感器6均连接到示波器7;铜棒5和碳棒4接触端均设置有易燃物;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大小的负载装置8。还包括电源指示灯L1。还设置有与负载装置8并联的指示灯L2。易燃物为棉花,缠绕在铜棒4和碳棒5接触端。通过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产生引火源,接触不良放电故障点即(测试对象1)设置在火线上;通过铜棒4和碳棒5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接触良放电,保持铜棒4或碳棒5静止,另一端按照固定的速度运行至一定的距离并保持,速度参考范围0.1mm/s~0.5mm/s;铜棒4优选紫铜,铜棒4和碳棒5直径选择8~10mm,铜棒4和碳棒5之间采用点面式接触。采用电压传感器7和电流传感器2采集发生到终止的整个过程,电流传感器2能够采集故障点所在回路电流;电压传感器7能够采集故障点两端电压;电压传感器7可使用具有高共模抑制比的差分电压探头。采集的数据能完整反映短路过程,建议采样频率不低于5000S/S,与传感器相连的采集设备应具备数据记录功能。易燃物选用棉花,采用干燥的棉花,棉花轻轻包裹接触点的方式,棉花取少许,以刚好覆盖10mm宽的一周为宜,包裹时不易缠绕太紧,也不能离极棒太远,以多数棉丝基础极棒为宜,棉花应为干燥状态。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始测试之前首先检查供电电源、供电线路、测试电路及各部件插接件连接状态,确保良好连接。步骤1:将测试对象1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2,断开K1,调节铜棒4和碳棒5接触,检查电路情况;按照图1所示接入测试对象1并检查电路连接情况,保持开关S、K1和K2断开,开关T闭合,调节底座3上的电机,使铜棒4和碳棒5充分接触。闭合开关S,闭合开关K2,接入灯泡负载,其中灯泡L2为60W~100W,查看示波器7上显示的电压电流信号相位是否匹配,信号完整性是否良好。若相位匹配、信号良好且无其它异常,则转入步骤2,否则重新调整电路。步骤3:进行持续拉弧分断测试;S31:调整铜棒4和碳棒5至接触状态(通过调整底座3上电机运行速度调整,运行速度为0.1mm/s~0.5mm/s);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1,断开开关K2;调节负载装置(8)使其满足负载参数要求;首先设置X为1.1,Pf为0.85;按照被测对象1针对的负载类型设置负载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在火线上的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测试对象(1)并联有开关T;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包括底座(3),底座(3)上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铜棒(4)和碳棒(5);铜棒(4)与碳棒(5)相对端为平面结构,另一端连接到火线;碳棒(5)与铜棒(4)相对端为点状结构,另一端连接火线;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2);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并联设置有电压传感器(7);电流传感器(2)和电压传感器(6)均连接到示波器(7);铜棒(5)和碳棒(4)接触端均设置有易燃物;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大小的负载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在火线上的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测试对象(1)并联有开关T;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包括底座(3),底座(3)上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铜棒(4)和碳棒(5);铜棒(4)与碳棒(5)相对端为平面结构,另一端连接到火线;碳棒(5)与铜棒(4)相对端为点状结构,另一端连接火线;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2);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并联设置有电压传感器(7);电流传感器(2)和电压传感器(6)均连接到示波器(7);铜棒(5)和碳棒(4)接触端均设置有易燃物;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大小的负载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指示灯L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负载装置(8)并联的指示灯L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燃物为棉花,缠绕在铜棒(4)和碳棒(5)接触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棒(4)固定设置在底座(3)上;底座(3)上设置有步进电机,碳棒(5)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其沿底座(3)滑动。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测试对象(1)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2,断开K1,调节铜棒(4)和碳棒(5)接触,检查电路情况;步骤2:进行持续拉弧分断测试;S21:设置铜棒(4)和碳棒(5)至接触状态,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1,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吕忠阳世群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