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7217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器,空调系统包括电控元件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气液分离器和桥形阀组,第一节流部件串联在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之间,电控元件换热器串联在第一节流部件和第一连接口之间,第二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二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第一接口相连,第三接口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接口与第二进气口相连,桥形阀组用于控制冷媒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后再流经第一节流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电控元件换热器内冷媒的温度适宜,防止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部件后温度降至环境露点温度以下,使得冷媒温度过低,导致电控元件表面产生冷凝水。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包括该空调系统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采用具有多个进气口(例如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一个排气口的压缩机的空调系统,用风冷模块为室外机电控元件散热,当室外机所处环境温度高,风冷模块散热效率低时,导致电控元件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散去,影响空调系统的性能,威胁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具体地,在室外机所处环境温度高的时候,流经风冷模块的空气温度高,导致风冷模块对室外机电控元件的散热效果差,电控元件温度高影响整体空调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空调系统的空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具有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换向件,具有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电控元件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气液分离器和桥形阀组;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流入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且将分离的至少部分气体从第二接口排出、分离后的至少部分液体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另一个排出;所述桥形阀组包括多个阀门,所述桥形阀组具有第一连接口至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之间,所述电控元件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所述桥形阀组用于控制冷媒流经所述电控元件换热器后再流经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在制冷系统中设置气液分离器和具有第二进气口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相连,利用气液分离器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直接喷入压缩机,从而提高了整机性能。电控元件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设置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在制冷模式下,从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后,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和第一节流部件,再流至室内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从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流经室内换热器后,在桥形阀组的作用下,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和第一节流部件,再流至室外换热器。电控元件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连接在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且通过桥形阀组的调节作用,在制冷模式及制热模式下,冷媒均是先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再流经第一节流部件,利用电控元件换热器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能够有效保证电控元件高温时的正常工作,同时冷媒均是先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再流经第一节流部件,使得电控元件换热器内冷媒的温度适宜,防止冷媒流经第一节流部件后温度降至环境露点温度以下,使得冷媒温度过低,导致电控元件表面产生冷凝水,保证了电控元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而且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的冷媒冷量密度大,对电控元件的散热效果更好。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其中一实施例,所述桥形阀组包括四个依次相连的阀组,每一所述阀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阀门,相邻两个所述阀组之间设有一个连接口,分别为所述第一连接口至所述第四连接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阀组和所述第四阀组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阀组和所述第二阀组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二阀组和所述第三阀组之间,所述第四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三阀组和所述第四阀组之间。该桥形阀组的结构简单,在实现制冷及制热模式下均能够控制冷媒先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再流经节流部件的同时,易于实施。其中一实施例,所述阀门包括单向截止阀。单向截止阀在实现桥形阀组的功能的同时,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其中一实施例,所述桥形阀组中所有的所述单向截止阀同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阀组中的单向截止阀沿从所述第二连接口到所述第一连接口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二阀组中的单向截止阀沿从所述第三连接口到所述第二连接口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三阀组中的单向截止阀沿从所述第三连接口到所述第四连接口的方向单向导通,所述第四阀组中的单向截止阀沿从所述第四连接口到所述第一连接口的方向单向导通。对于桥形阀组中的阀门全部为单向截止阀的情况,进一步地,桥形阀组中至少包括四个单向截止阀,所述至少四个单向截止阀同向设置,从而实现在制冷及制热的模式下控制冷媒均先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再流经第一节流部件。可选地,每一所述阀组中所述单向截止阀的数量为一,桥形阀组中单向截止阀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单向截止阀同向设置,在能够实现对冷媒流向的控制功能,使得制冷及制热模式下均能够控制冷媒先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再流经第一节流部件,还能够方便4个单向截止阀的组装,避免四个单向截止阀不完全同向导致组装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失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阀门包括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阀门采用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可以有效提高空调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二节流部件,串联在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在制热模式下,冷媒经室内换热器、第二节流部件后,流入第三接口。第二节流部件提供干度,使得气液分离器中的冷媒中含有气态冷媒,避免流入气液分离器中的冷媒全部为液态。在制冷模式下,冷媒依次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第一接口、第三接口、第二节流部件和室内换热器,因此冷媒在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后流经第二节流部件,第二节流部件的设置,不影响流经电控元件换热器中的冷媒的温度。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节流部件包括毛细管、单向节流阀、电子膨胀阀、双向节流阀或热力膨胀阀。毛细管、单向节流阀、双向节流阀或热力膨胀阀技术成熟可靠,用作节流部件,可以有效保证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此外电子膨胀阀利用被调节参数产生的电信号,控制施加于膨胀阀上的电压或电流,进而达到调节供液量的目的,即可按预设程序控制进入制冷装置的制冷剂流量的节流部件,从而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智能化。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包括毛细管、单向节流阀、双向节流阀或热力膨胀阀。毛细管、单向节流阀、双向节流阀或热力膨胀阀技术成熟可靠,用作节流部件,可以有效保证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包括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利用被调节参数产生的电信号,控制施加于膨胀阀上的电压或电流,进而达到调节供液量的目的,即可按预设程序控制进入制冷装置的制冷剂流量的节流部件,从而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智能化。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具有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换向件,具有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电控元件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气液分离器和桥形阀组;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流入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且将分离的至少部分气体从第二接口排出、分离后的至少部分液体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另一个排出;所述桥形阀组包括多个阀门,所述桥形阀组具有第一连接口至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之间,所述电控元件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所述桥形阀组用于控制冷媒流经所述电控元件换热器后再流经所述第一节流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具有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换向件,具有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电控元件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气液分离器和桥形阀组;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流入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且将分离的至少部分气体从第二接口排出、分离后的至少部分液体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中的另一个排出;所述桥形阀组包括多个阀门,所述桥形阀组具有第一连接口至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串联在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之间,所述电控元件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口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四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所述桥形阀组用于控制冷媒流经所述电控元件换热器后再流经所述第一节流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形阀组包括四个依次相连的阀组,分别为第一阀组至第四阀组,每一所述阀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阀门,相邻两个所述阀组之间设有一个连接口,分别为所述第一连接口至所述第四连接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阀组和所述第四阀组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阀组和第二阀组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二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枫曾威杜顺开谭周衡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