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及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及施工工艺,属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家对交通工程基础建设投资规模日益加大,尤其是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投入,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在山区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遇到需要穿越泥石流高发区的现象。对于隧道穿越长大泥石流冲沟的施工,由于双线铁路隧道施工断面大,施工中的坍方冒顶、突泥突水、下沉变形等各种风险特别大。对于隧道工程来说,泥石流堆积体由粒径不同的圆砾土、角砾土和千枚岩以及部分夹杂砂质饱水黄土组成,由于形成时间很短,结构松散,密实性差,不具有稳定性,不能称其为“岩”。其孔隙率大,饱含水,且具有地下流动性,整体承载能力较低,不能满足隧道工程需要。必须对洞室周围进行加固处理,重造围岩,对基底一定深度进行加固,以满足隧道工程的需要。对于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施工,隧道初支拱架拱脚部位是支撑结构的薄弱环节,不仅承受水平侧压力,同时还受到很大的竖向剪切力,因此要对钢架拱脚部位设置锁脚结构,以防止拱脚收缩和掉拱。目前普通隧道拱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至少包括两榀以上钢架和锁脚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为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初支拱架,每榀钢架的拱脚部位外侧为隧道岩壁,内侧设置有固定钢板,固定钢板呈长条状,固定钢板沿隧道延伸方向水平放置,每榀钢架左右两侧的岩壁上均钻有锁脚钢管安装孔,固定钢板开有通孔,且通孔位置与钻设于岩壁的安装孔一一对应,每个锁脚钢管安装孔中均设有锁脚钢管,锁脚钢管一端穿过固定钢板上的通孔插于钻设于岩壁的安装孔中,另一端外露于固定钢板内侧,每榀钢架两侧的锁脚钢管的外露部分套装有环形固定环,环形固定环与锁脚钢管和固定钢板均固定连接,形成锁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至少包括两榀以上钢架和锁脚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为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初支拱架,每榀钢架的拱脚部位外侧为隧道岩壁,内侧设置有固定钢板,固定钢板呈长条状,固定钢板沿隧道延伸方向水平放置,每榀钢架左右两侧的岩壁上均钻有锁脚钢管安装孔,固定钢板开有通孔,且通孔位置与钻设于岩壁的安装孔一一对应,每个锁脚钢管安装孔中均设有锁脚钢管,锁脚钢管一端穿过固定钢板上的通孔插于钻设于岩壁的安装孔中,另一端外露于固定钢板内侧,每榀钢架两侧的锁脚钢管的外露部分套装有环形固定环,环形固定环与锁脚钢管和固定钢板均固定连接,形成锁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榀以上钢架拱脚部位的固定钢板为实质上的一体,为长条状型钢或槽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其特征在于:锁脚钢管呈外高内低状斜插于岩壁的安装孔,锁脚钢管与地平面夹角为30°~45°,锁脚钢管的安装孔深度为5~6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其特征在于:锁脚钢管直径为Φ89~Φ140mm,锁脚钢管外露于固定钢板的长度为14~18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穿越泥石流堆积体隧道的大管径钢管锁脚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每榀钢架的拱脚部位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小鹏,齐甦,王立英,吴江,孙伟刚,王成刚,李庆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