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与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与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新建筑技术与材料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粗放的传统现浇施工技术逐渐满足不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许多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了长期的实验与应用,现代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已经可以高度集成建筑的各种功能,与传统建筑住宅相比有减少湿作业、施工快捷等优势。不过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装配式建筑多以钢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为主。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多数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且多为高层建筑。虽然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装配式结构的节点、构件性能研究较多,但对于整体性能研究不够,只注重于强节点弱构件,抗震性能还有待提高,同时现有的装配式体系节点的做法对承载力和刚度的要求可较好的实现,但延性往往达不到要求,节点的承载力、刚度与延性均达不到同类现浇结构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的防水问题也不容忽视,现有的预制装配式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结构包括剪力墙壳部件(63)、柱壳部件(61)、外墙带梁壳部件(62)、内隔墙带梁壳部件(60)、梁壳部件(64)、楼板部件、楼梯部件(65)、阳台部件(66),上述部件相互搭接并在内部整体浇筑混凝土,形成该装配式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中:剪力墙壳部件(63)、柱壳部件(61)、外墙带梁壳部件(62)和内隔墙带梁壳部件(60)之间的搭接都是在相邻部件连接处开孔穿入钢筋连接,并且相邻部件端部开暗孔与基层甩筋连接,剪力墙壳部件(63)、柱壳部件(61)、外墙带梁壳部件(62)和内隔墙带梁壳部件(60)的端部开槽口与相邻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结构包括剪力墙壳部件(63)、柱壳部件(61)、外墙带梁壳部件(62)、内隔墙带梁壳部件(60)、梁壳部件(64)、楼板部件、楼梯部件(65)、阳台部件(66),上述部件相互搭接并在内部整体浇筑混凝土,形成该装配式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中:剪力墙壳部件(63)、柱壳部件(61)、外墙带梁壳部件(62)和内隔墙带梁壳部件(60)之间的搭接都是在相邻部件连接处开孔穿入钢筋连接,并且相邻部件端部开暗孔与基层甩筋连接,剪力墙壳部件(63)、柱壳部件(61)、外墙带梁壳部件(62)和内隔墙带梁壳部件(60)的端部开槽口与相邻结构植筋连接;外墙带梁壳部件(62)的连接方式为搭接在相邻部件的预留梁口处;楼梯部件(65)是采用销键连接与楼板部件搭接在一起;阳台部件(66)是通过端部植筋与外墙带梁壳部件(62)进行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剪力墙壳部件的主体是由剪力墙壳外侧板(1)、剪力墙壳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2)、剪力墙壳吊装预埋件(3)、剪力墙壳端部连接槽孔(4)、剪力墙壳内外墙连接条板(5)、剪力墙壳内侧板(6)、剪力墙壳安装固定与调整槽口(7)以及剪力墙壳预留梁口(8)组成;其中剪力墙壳外侧板(1)与剪力墙壳内侧板(6)通过剪力墙壳内外墙连接条板(5)连接,在剪力墙壳部件的上端设置了剪力墙壳吊装预埋件(3)和剪力墙壳预留梁口(8),在剪力墙壳部件的下端设置了剪力墙壳安装固定与调整槽口(7),剪力墙壳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2)通过钢丝网架在预制时与剪力墙壳外侧板(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墙带梁壳部件由外墙梁壳外侧板(14)、外墙梁壳外侧上方钢丝网架保温板(15)、外墙梁壳外侧下方钢丝网架保温板(16)、外墙梁壳底板钢丝网架保温板(17)、外墙梁壳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18)以及外墙梁壳内侧板(19)组成;其中外墙带梁壳部件分为预制外墙和外墙梁壳,外墙梁壳两侧为外墙梁壳外侧板(14)和外墙梁壳内侧板(19),外墙梁壳底板上方铺设有外墙梁壳底板钢丝网架保温板(17),外墙梁壳外侧上方钢丝网架保温板(15)与外墙梁壳外侧下方钢丝网架保温板(16)相连,预制时与外墙梁壳外侧板(14)相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隔墙带梁壳部件由内隔墙梁壳外侧板(20)、内隔墙梁壳底板钢丝网架保温板(21)、内隔墙外侧板(22)以及内隔墙梁壳夹层钢丝网架保温板(23)组成;其中内隔墙带梁壳部件分为预制内隔墙和内隔墙梁壳,内隔墙梁壳两侧为内隔墙梁壳外侧板(20),并在内隔墙梁壳底板上方铺设有内隔墙梁壳底板钢丝网架保温板(21),预制内隔墙是两侧带有内隔墙外侧板(22)、中间为内隔墙梁壳夹层钢丝网架保温板(23),预制时组成一个部件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梁壳部件由梁壳外侧板(24)、梁壳底板钢丝网架保温板(25)以及梁壳底板(26)组成;梁壳部件的梁壳外侧板(24)与梁壳底板(26)在预制时相互连接,梁壳底板钢丝网架保温板(25)位于梁壳底板(26)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楼板部件为叠合板、轻质免支模楼板、轻质双层免支模楼板或轻质保温预制板;其中轻质免支模楼板由第一面筋(27)、第一桁架筋(28)、第一底筋(29)、第一钢筋保护层垫块(30),碳纤维水泥板(31)组成;第一面筋(27)位于第一桁架筋(28)上侧,第一底筋(29)位于第一桁架筋(28)下侧,第一钢筋保护层垫块(30)连接第一底筋(29)与碳纤维水泥板(31);其中轻质双层免支模楼板由顶层碳纤维水泥板(32)、第二面筋(33)、第二钢筋保护层垫块(34)、第二桁架筋(35)、第二底筋(36)、自攻螺钉(37)、底层碳纤维水泥板(38),预留灌浆孔(39)组成;第二面筋(33)焊接在第二桁架筋(35)上侧,通过第二钢筋保护层垫块(34)与顶层碳纤维水泥板(32)相连,且顶层碳纤维水泥板(32)开有预留灌浆孔(39),第二底筋(36)焊接在第二桁架筋(35)下侧,通过第二钢筋保护层垫块(34)与底层碳纤维水泥板(38)相连,再由自攻螺钉(37)固定连接顶层碳纤维水泥板(32)与底层碳纤维水泥板(38);其中轻质保温预制板由混凝土板(40)、第三面筋(41)、第三桁架筋(42)、第三底筋(43)、保温板(44),第三钢筋保护层垫块(45)组成;混凝土板(40)为轻质保温预制楼板的主体,内部构造连接为:第三桁架筋(42)底部焊接有第三底筋(43),且第三底筋(43)与第三钢筋保护层垫块(45)相连,第三面筋(41)焊接在第三桁架筋(42)顶部,每两个第三桁架筋(42)间隔处布置有保温板(4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楼梯部件为预制楼梯或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其中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由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6)、防滑条(47)、吊装预埋件(48)、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9)、固定铰销键预留洞(50)、梯段板(51)、梯段板下端支承处(52)、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53)、斜梁(54)、插丝保温板(55)、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56)、混凝土面层钢丝网(57)、斜梁钢筋(58)和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59)组成;该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梯段板(51)下面两侧各有一根斜梁(54)支承,斜梁(54)内放置斜梁钢筋(58),梯段板(51)的板内为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的插丝保温板(55),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内放置了混凝土面层钢丝网(57),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6)与梯段板下端支承处(52)分别有两个固定铰销键预留洞(50)与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9),其中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6)的为固定铰销键预留洞(50)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56)、梯段板下端支承处(52)为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9)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59);防滑条(47)位于每层的踏步上,且在踏步内预留了吊装预埋件(48),每个踏步下的插丝保温板(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保金,万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万和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