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047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包括外壳、内壳、盖板以及网状承载板;所述内壳适形且可拆卸式嵌入于外壳内,所述内壳的底部为倾斜结构,且内壳与进水端对应处的底部低于与出水端对应的底部,所述盖板铰接与外壳且盖板将内壳的出水端盖合,所述盖板与内壳的出水端的侧壁具有出水孔,所述网状承载板设置于外壳且将内壳的进水端盖合,所述网状承载板上设置有滤水颗粒;能够有效对城市道路的雨水中的泥沙进行有效沉淀,从而有效降低流入生物滞留带的泥沙量,并且,能够方便地对沉积的泥沙进行去除,从而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方便使用。

Sedimentation basin of biological detention zone easy to clear si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
技术介绍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虽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但也带了许多严重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频发,环境持续恶化。城市内涝频发是其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3年底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路侧生物滞留带,作为海绵城市中最常用工程措施,具有形式多样,适用区域广,径流控制效果好,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低等特点。雨水入流区域,位于路缘石豁口旁,是雨水进入生物滞留带的必经区域,主要承担着减缓雨水流速,沉淀水中大颗粒的作用。为实现以上功能,国外通常使用将卵石放置于入流区域的措施;在我国,部分道路采用将卵石放置于入流区域的措施,部分道路采用设置沉沙池的措施,但是,在城市道路中扬尘较大,初期雨水中泥砂含量较大,仅设置卵石会导致积存泥砂较多,无法清除,日积月累,使卵石丧失设计效果;设置沉沙池虽能够解决积存泥砂较多的问题,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盖板以及网状承载板;所述内壳适形且可拆卸式嵌入于外壳内,所述内壳的底部为倾斜结构,且内壳与进水端对应处的底部低于与出水端对应的底部,所述盖板铰接与外壳且盖板将内壳的出水端盖合,所述盖板与内壳的出水端的侧壁具有出水孔,所述网状承载板设置于外壳且将内壳的进水端盖合,所述网状承载板上设置有滤水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清淤的生物滞留带沉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盖板以及网状承载板;所述内壳适形且可拆卸式嵌入于外壳内,所述内壳的底部为倾斜结构,且内壳与进水端对应处的底部低于与出水端对应的底部,所述盖板铰接与外壳且盖板将内壳的出水端盖合,所述盖板与内壳的出水端的侧壁具有出水孔,所述网状承载板设置于外壳且将内壳的进水端盖合,所述网状承载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华凤邵知宇潘丽娟郑骁奇周约珥刘庆徐小童肖洁丁梦娇但娇
申请(专利权)人: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