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04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点胶装置,点胶装置包括固定板及设于固定板上的送胶机构、点胶机构、制冷机构及保温机构;送胶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压块、推杆、收容管,驱动组件推动压块往靠近所述收容管的方向运动,推杆被推入收容管,胶体被压入点胶机构;点胶机构包括连接管、混合管、点胶头、点胶阀、点胶驱动件,点胶驱动件运动带动点胶阀将混合管中的胶体压入点胶头内进行点胶作业;制冷机构包括冷凝器及与冷凝器、保温机构连通的冷凝管,保温机构包覆所述收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设于送胶机构上并与制冷机构连通的保温机构,提高了收容于送胶机构的收容管中的胶体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Dispen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点胶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制冷保温功能的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点胶装置是一种小型的机械手臂式自动设备,其被广泛运用于半导体封装、玻璃基板封装接、汽车零件涂布、盒体点胶封合等工作中。使用现有的点胶装置时,根据产品特性,常常选用双份胶体,胶体具有温度越低流动性越高的特性,且温度过高时胶体会固化从而导致点胶装置堵塞,造成了装置损坏和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制冷并保温,以防止胶体固化的点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点胶装置,其包括固定板及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送胶机构、点胶机构、制冷机构及保温机构;所述送胶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压块、推杆及用于收容胶体的收容管,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压块上,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收容管包括第一收容管和第二收容管,所述第一收容管与所述第二收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相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推动所述压块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分别推入所述第一收容管和第二收容管,从而将胶体压入所述点胶机构中;所述点胶机构包括连接管、混合管、点胶头、点胶阀、点胶驱动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管连通,所述混合管与点胶头连通,所述点胶阀的一端设于所述混合管内,另一端与所述点胶驱动件连接,所述点胶驱动件驱动所述点胶阀将所述混合管中的胶体压入所述点胶头内;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冷凝器及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机构连通;所述保温机构包覆所述收容管。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板、不锈钢板和保温棉,所述保温板包覆在所述收容管外侧,所述不锈钢板紧密套设于所述保温板上,所述保温棉紧密套设于所述不锈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呈三角形排列的送胶固定座、点胶固定座及制冷固定座,所述送胶机构通过多个固定杆设于所述送胶固定座上并沿着所述固定板的对角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点胶机构设于所述点胶固定座上,所述制冷机构设于所述制冷固定座上,所述送胶机构与所述点胶机构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联轴器及丝杠,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压块套设于所述丝杠上。进一步地,所述送胶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保温机构的一面,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所述联轴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所述丝杠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收容管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设于所述压块上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面,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机构朝向所述驱动件的一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送胶机构还包括多个导向杆,多个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面,且分别位于所述丝杠的四周,所述压块套设于多个所述导向杆及所述丝杠上。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机构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面能够打开,用于更换所述收容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利用制冷机构制冷并连通套设于所述收容管的所述保温机构提高了收容于所述收容管中的胶体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且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方式的点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点胶装置沿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点胶装置100。点胶装置100包括固定板10、送胶机构20、点胶机构30、制冷机构40及保温机构50。所述固定板10大致呈L形并设有三个固定座11。三个所述固定座11包括送胶固定座111、点胶固定座112及制冷固定座113。三个所述固定座11呈直角三角排列于所述固定板10上,所述制冷固定座113设于L形的所述固定板10的直角处,所述送胶固定座111和所述点胶固定座112分别设于L形的所述固定板10的对角线的两端。所述送胶机构20通过多个固定杆114设于所述送胶固定座111上并沿着所述固定板10的对角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点胶机构30设于所述点胶固定座112上,且与所述送胶机构20连通。所述制冷机构40设于所述制冷固定座113上。所述保温机构50套设在所述送胶机构20上。所述送胶机构20包括驱动组件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3、多个导向杆24、压块25、两个推杆26及两个收容管2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211、联轴器212及丝杠213。所述驱动件211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2上,且与所述联轴器212连接。所述联轴器21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2内。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2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2远离所述驱动件211的一侧。所述丝杠213靠近所述驱动件211的一端与所述联轴器212连接,远离所述驱动件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连接。多个所述导向杆24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丝杠213的四周。所述压块25套设于多个所述导向杆24及所述丝杠213上。两个所述推杆26的一端设于所述压块25上远离所述驱动件211的一面,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两个所述推杆26包括第一推杆261和第二推杆262,所述第一推杆261和所述第二推杆262分别位于所述丝杠213的两侧。所述收容管27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连接。所述收容管27包括第一收容管271和第二收容管272,所述第一收容管27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推杆261,所述第二收容管272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二推杆262。所述第一收容管271中收容有第一胶体,所述第二收容管272中收容有第二胶体。所述点胶机构30包括连接管31、混合管32、点胶头33、点胶阀34、点胶驱动件35。所述连接管31的一端与所述收容管2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管32连通。所述混合管32与点胶头33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包括固定板及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送胶机构、点胶机构、制冷机构及保温机构;所述送胶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压块、推杆及用于收容胶体的收容管,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压块上,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收容管包括第一收容管和第二收容管,所述第一收容管与所述第二收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相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推动所述压块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分别推入所述第一收容管和第二收容管,从而将胶体压入所述点胶机构中;所述点胶机构包括连接管、混合管、点胶头、点胶阀、点胶驱动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管连通,所述混合管与点胶头连通,所述点胶阀的一端设于所述混合管内,另一端与所述点胶驱动件连接,所述点胶驱动件驱动所述点胶阀将所述混合管中的胶体压入所述点胶头内;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冷凝器及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机构连通;所述保温机构包覆所述收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包括固定板及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送胶机构、点胶机构、制冷机构及保温机构;所述送胶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压块、推杆及用于收容胶体的收容管,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压块上,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收容管包括第一收容管和第二收容管,所述第一收容管与所述第二收容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相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推动所述压块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分别推入所述第一收容管和第二收容管,从而将胶体压入所述点胶机构中;所述点胶机构包括连接管、混合管、点胶头、点胶阀、点胶驱动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收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管连通,所述混合管与点胶头连通,所述点胶阀的一端设于所述混合管内,另一端与所述点胶驱动件连接,所述点胶驱动件驱动所述点胶阀将所述混合管中的胶体压入所述点胶头内;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冷凝器及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保温机构连通;所述保温机构包覆所述收容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板、不锈钢板和保温棉,所述保温板包覆在所述收容管外侧,所述不锈钢板紧密套设于所述保温板上,所述保温棉紧密套设于所述不锈钢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呈三角形排列的送胶固定座、点胶固定座及制冷固定座,所述送胶机构通过多个固定杆设于所述送胶固定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利贾大明黄忠艳吴兴伟屈富清胡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