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跨度桥梁结构的约束体系领域,具体涉及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结构在我国主要的高铁线路中所占比例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对桥梁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新结构和新材料不断进步,桥位资源愈加宝贵,采用大跨度公铁合建可提高桥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大跨桥梁跨度大、荷载重。风荷载、温度荷载、活载作用下主梁会产生较大的梁端顺桥向位移,主塔会产生较大的弯矩,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方案改善梁端顺桥向位移和主塔弯矩。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塔梁之间一般采用阻尼约束方案、限位约束方案、弹性索约束方案。上述约束方案有如下一些不足:(1)阻尼约束方案:在主塔与主梁之间设顺桥向阻尼器。可大幅降低动力作用下主梁的位移幅度和主塔弯矩,且可以适应温度荷载的变形。但是,对于风荷载、活载,该约束方案对结构顺桥向响应基本无效。因此,大位移量的顺桥向位移对桥面行车带来不利影响,也对支座、梁端伸缩系统、轨道伸缩调节器的设计带来挑战,并且无法改善主塔受力。(2)限位约束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包括:根据桥梁结构受力分析确定钢拉杆(3)的截面面积A;在两根主塔(1)之间的主梁(2)的两侧均设置两组钢拉杆(3),在所述钢拉杆(3)外设置外包套管(4)并与所述钢拉杆(3)之间留有间隙,将每组钢拉杆(3)一端与对应主塔(1)的下横梁(11)连接,另一端与主梁(2)的下弦杆(21)的中心点连接;布设温控系统(5)并与所述外包套管(4)和钢拉杆(3)之间的间隙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包括:根据桥梁结构受力分析确定钢拉杆(3)的截面面积A;在两根主塔(1)之间的主梁(2)的两侧均设置两组钢拉杆(3),在所述钢拉杆(3)外设置外包套管(4)并与所述钢拉杆(3)之间留有间隙,将每组钢拉杆(3)一端与对应主塔(1)的下横梁(11)连接,另一端与主梁(2)的下弦杆(21)的中心点连接;布设温控系统(5)并与所述外包套管(4)和钢拉杆(3)之间的间隙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钢拉杆的截面面积A,具体过程为:根据主塔(1)的截面尺寸和材料特性,计算主塔(1)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控制弯矩;建立带有所述钢拉杆(3)的斜拉桥结构有限元模型,并给钢拉杆(3)施加初始张拉力T,预设模型中每组所述钢拉杆(3)由n股截面积为a的子钢拉杆组成,n为正整数,取n的初始值取为1,在有限元模型中逐步增大n值,计算各n值对应的主塔(1)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塔底弯矩;直至上述计算得到的主塔(1)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弯矩小于对应主塔(1)的控制弯矩时,得到n值为子钢拉杆的股数n值;根据对应的n值和子钢拉杆面积a,求得满足主塔(1)结构安全的钢拉杆(3)的截面面积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主塔(1)的截面尺寸和材料特性,得到主塔(1)的控制弯矩,具体为:通过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得到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主塔(1)内力,设计出主塔截面;根据主塔(1)截面特性和材料的容许应力算得主塔(1)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允许承受的最大弯矩,即为控制弯矩。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初始张拉力T确定方式为:建立含钢拉杆(3)的斜拉桥结构有限元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顺全,苑仁安,许磊平,徐伟,傅战工,陆勤丰,郑清刚,周子明,侯健,张皓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