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912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混肥生产乳化机,涉及一种乳化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乳化腔,乳化腔上设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采用4‑7mm,乳化腔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外壳上还设有用于与乳化腔连通的进料口和与外壳连通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乳化腔的腔壁上设置的分布均匀的过滤孔,从而过滤物料中的存在的硬结晶物、石粒、螺钉、螺栓、未熔融的大颗粒等,避免进入造粒机中损坏造粒机,影响肥料的质量;同时由于过滤孔的孔径小,异物不易堵塞过滤孔,可以延长乳化腔的使用寿命。

Emulsifier for Compound Fertiliz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混肥生产乳化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乳化机,特别涉及一种复混肥生产乳化机。
技术介绍
复混肥造粒时,将原料熔融混合得到料浆,将料浆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往往料浆中夹杂着很多杂物,包括硬结晶物、石粒、螺钉、螺栓等,造成造粒机的损坏,或者存在大颗粒的未熔融物料影响造粒的成品率。乳化机是大型复合肥制备的重要设备之一,具有对复合肥的大颗粒原料进行剪切、粉碎、搅拌和混合、细化颗粒的功能。造粒前利用乳化机进行乳化,可以细化颗粒,防止大颗粒对造粒机的影响,同时提高造粒的成品率。但对于乳化效率不好或不能被乳化的物质来说,仍然会进入造粒机中,损坏造粒机,且影响造粒的成品率和质量。目前使用的乳化腔如附图1所示,乳化腔上设置的过滤孔为长条椭圆形,原料中包含有硬结晶物、石粒、螺钉、螺栓等杂质时,在进行熔融过程中,杂质会卡在长条椭圆形的过滤孔中,产生破裂等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混肥生产乳化机,不仅使物料乳化均匀,而且可以防止物料中的异物、硬物等进入造粒机中,损坏造粒机,影响肥料的质量。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乳化腔,乳化腔上设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采用4-7mm,乳化腔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外壳上还设有用于与乳化腔连通的进料口和与外壳连通的出料口。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乳化腔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旋转的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叶轮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轴孔和叶轮片,叶轮片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叶轮片上设有通孔。进一步,所述相邻的叶轮片之间设有加强筋。进一步,所述叶轮采用不锈钢叶轮。进一步,所述叶轮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叶轮。进一步,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用于过滤的过滤网,过滤网的孔径大于乳化腔上的过滤孔的孔径。进一步,所述叶轮片外缘距离乳化腔内壁的距离为2-4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的乳化腔的腔壁上设置的分布均匀的过滤孔,从而过滤物料中的存在的硬结晶物、石粒、螺钉、螺栓、未熔融的大颗粒等,避免进入造粒机中损坏造粒机,影响肥料的质量;同时由于过滤孔的孔径小,异物不易堵塞过滤孔,可以延长乳化腔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传统的乳化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乳化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乳化腔;3、叶轮;4、旋转轴;5、电机;6、进料口;7、出料口;8、过滤网;21、过滤孔;31、叶轮片;32、轴孔;33、通孔;3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乳化腔2,外壳1与乳化腔2法兰式连接,将乳化腔2固定在外壳1内部,外壳1和乳化腔2均采用不锈钢制备,从而增加外壳1和乳化腔2的强度;乳化腔2上设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孔21,过滤孔21均匀分布在乳化腔2的腔壁上,所述过滤孔21的孔径采用4-7mm,本实施例中,过滤孔21的孔径采用6mm,不仅过滤物料中未熔融的大颗粒,或者存在的结晶颗粒,而且物料中存在的螺钉、螺栓和石粒等具有较大的直径,而本实施例中的乳化腔2上的过滤孔21呈圆形,且孔径较小,因此,与传统的乳化腔(附图1所示)相比,不会卡在过滤孔中,避免造成过滤孔的破裂,使物料中的杂质伴随物料一同进入造粒机中,损坏造粒机,影响肥料的质量,同时有效过滤物料中的异物,防止异物进入下一工序,损害造粒机且影响造粒的成品率和质量;乳化腔2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可以采用与电机5连接的螺杆、丝杆或混合刀等对进入乳化腔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乳化,从而进入下一工序进行造粒;外壳1上还设有用于与乳化腔2连通的进料口6和与外壳连通的出料口7,进料口6设置在与搅拌装置相对的一侧,使进入乳化腔内的物料更加充分的与搅拌装置接触,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乳化,从而提高造粒的成品率和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乳化腔2内的叶轮3和驱动叶轮3旋转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采用电机5,叶轮3通过旋转轴4直接与电机5连接,电机5带动叶轮3作高速旋转运动,使物料的乳化更加均匀,从而提高肥料的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3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轴孔32和叶轮片31,轴孔32内设有与旋转轴4上的键相匹配的键槽,叶轮片31与轴孔32一体铸造而成,叶轮片31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叶轮片31使叶轮3在电机5的驱动下作高速旋转时,保证叶轮3的平衡性,避免叶轮3失去平衡造成乳化腔2的破坏,增加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片31上设有通孔33,叶轮片31在电机5驱动下进行旋转时,乳化腔2内的物料对叶轮片31产生一定的阻力,降低叶轮片31的旋转速度,另一方面,电机5带动叶轮片31旋转需要克服此阻力实现叶轮片31的高速旋转,因此,物料对叶轮片31的阻力一方面降低叶轮片31的旋转速度,影响物料的乳化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电机5需要驱动叶轮片31的高速旋转,为了克服阻力,电机5的效率降低,更甚者,缩短电机5和旋转轴4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通过在叶轮片31上设置通孔33,可以降低物料对叶轮片31的阻力,一方面保障叶轮3的旋转速度,使物料得到良好的乳化,另一方面避免电机5的损坏,延长电机5的使用寿命;叶轮片31上的通孔33的个数以及直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每个叶轮片31设置两个通孔33,且通孔在叶轮片31上呈上下排布,叶轮片31的通孔33的直径采用2-6cm。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叶轮片31之间设有加强筋34,加强筋34采用弧形加强筋,设置的加强筋34可以大大增加叶轮片31的强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物料对叶轮片31的阻力,另一方面延长叶轮3的使用寿命;弧形加强筋随着叶轮3作高速旋转时,还可以对物料起翻动作用,使乳化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3采用不锈钢叶轮3,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空气中存在酸碱蒸汽等,或物料呈现一定的碱性,叶轮3采用不锈钢叶轮具有耐化学腐蚀,从而延长叶轮3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3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叶轮,本实施例中,在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钼、铜、镍等进行铸造,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叶轮能耐硫酸、尿毒等,还具有较好的耐精简腐蚀性能,从而提高叶轮3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6处设有用于过滤的过滤网8,过滤网8的孔径大于乳化腔2上的过滤孔21的孔径,进料口6处设置的过滤网8首先对进入乳化腔2内的物料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防止较大的异物进入乳化腔2对叶轮3以及腔壁造成损坏,同时过滤网8的孔径大于乳化腔2的过滤孔21的孔径,避免过滤网的孔径过小,造成物料的流通不顺畅,堵塞过滤网的孔径,从而造成生产线的停滞,给生产者造成损失。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片31外缘距离乳化腔2内壁的距离为2-4mm,本实施例中,叶轮片31外缘距离乳化腔2内壁的距离为3mm,距离过大,造成物料乳化不完全,不均匀;距离过小,造成叶轮3与乳化腔2壁可能发生碰撞,由于叶轮3高速旋转,从而造成乳化腔2的损坏。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乳化腔,乳化腔上设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采用4‑7mm,乳化腔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外壳上还设有用于与乳化腔连通的进料口和与外壳连通的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乳化腔,乳化腔上设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孔,过滤孔的孔径采用4-7mm,乳化腔内设有用于搅拌的搅拌装置,外壳上还设有用于与乳化腔连通的进料口和与外壳连通的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乳化腔内的叶轮和驱动叶轮旋转的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轴孔和叶轮片,叶轮片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混肥生产乳化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汉春宋丹杨炎鹏杨建平孙中兴朱洪波张亚辉林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阿波罗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