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混凝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混凝土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据估算,我国每生产1t水泥熟料需要石灰石1.4-1.5t、粘土0.3t、煤0.2t、排放CO21t、有害气体SO20.74Kg、NOX1.51Kg及大量粉尘等污染物。我国的混凝土工程一般使用寿命为50~100年,21世纪将是建国初期的混凝土工程的拆除高峰期,随之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数量约占垃圾总量的40%。其中废弃混凝土所占份额最大,每年排放量达1~2亿t,预计到2020年废弃混凝土的总排放量将高达20亿t。在2014年度的《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的调查研究中,我国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仅为5%左右。绝大部分的回收混凝土被直接填埋甚至非法堆放,其中每堆放10000吨废弃混凝土需要67平方米的土地,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并且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尘土飞扬,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废弃混凝土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再利用附加值小。部分经过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废弃混凝土块,将其置于105±5℃的环境下烘干至恒重,并冷却至室温;(2)将步骤1得到了混凝土块置于500~800℃的环境下煅烧1~6h,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至细度为600~1200目的磨细粉;(3)获取骨料、胶凝材料、磨细粉、外加剂和水并按照重量配比:(1050~1080)∶(330~610)∶(10~200)∶(3~6)∶(120~160)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制得再生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废弃混凝土块,将其置于105±5℃的环境下烘干至恒重,并冷却至室温;(2)将步骤1得到了混凝土块置于500~800℃的环境下煅烧1~6h,冷却至室温后研磨至细度为600~1200目的磨细粉;(3)获取骨料、胶凝材料、磨细粉、外加剂和水并按照重量配比:(1050~1080)∶(330~610)∶(10~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牟,班克成,孙海,常仕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