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80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51
本新型涉一种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定位卡环、主弹性承载杆、辅助弹性承载杆,定位卡环为闭合环状结构,两定位卡环间通过至少三条主弹性承载杆相互连接,辅助弹性承载杆若干,嵌于相邻两个主弹性承载杆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主弹性承载杆侧表面铰接,定位卡环包括弹性衬层、弹性卡箍、承载龙骨及导向护套板。本新型结构简单,自重小,携带及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可有效对人体及动物的手臂及腿部骨骼进行承载定位作业,并在不影响骨折部位术后肢体组织正常生理活动的同时,实现在骨折术后的康复期内直接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活动。

A Portable External Int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Elastic Fra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折护理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在骨折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金属夹板、石膏板、石膏护套等设备对人体骨折部位进行定位,避免因外力冲击等因素造成骨折部位发生错位等情况发生,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满足骨折术后恢复的需要,但由于骨折部位恢复周期往往相对较长,因此导致在骨折术后恢复愈合期内,骨折部位及骨折部位周边的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均被长时间进行固定,从而一方面导致骨折部位及周边的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因长期固定而出现僵化、萎缩、血氧循环不畅等现象,同时还会因血氧循环不畅等现象而导致骨折治疗用的药物及营养成份不能及时送到骨折部位,从而严重影响了骨折术后恢复的效率,同时也造成当前骨折患者在骨折部位恢复后,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的是影响恢复锻炼,进一步影响了骨折恢复的效率,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理活动需求,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手段,同时当前所使用的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设备也往往存在设备结构体积和自重均相对较大,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定位卡环、主弹性承载杆、辅助弹性承载杆,所述的定位卡环为闭合环状结构,共两个并同轴分布,两定位卡环间通过至少三条主弹性承载杆相互连接,所述的主弹性承载杆环绕定位卡环轴线均布,且主弹性承载杆两端分别与定位卡环外表面相互铰接,主弹性承载杆轴线与定位卡环轴线呈0°—60°夹角,且相邻两个主弹性承载杆间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辅助弹性承载杆若干,嵌于相邻两个主弹性承载杆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主弹性承载杆侧表面铰接,所述的辅助弹性承载杆轴线与主弹性承载杆轴向呈30°—90°夹角,所述的定位卡环包括弹性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定位卡环、主弹性承载杆、辅助弹性承载杆,所述的定位卡环为闭合环状结构,共两个并同轴分布,两定位卡环间通过至少三条主弹性承载杆相互连接,所述的主弹性承载杆环绕定位卡环轴线均布,且主弹性承载杆两端分别与定位卡环外表面相互铰接,主弹性承载杆轴线与定位卡环轴线呈0°—60°夹角,且相邻两个主弹性承载杆间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辅助弹性承载杆若干,嵌于相邻两个主弹性承载杆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主弹性承载杆侧表面铰接,所述的辅助弹性承载杆轴线与主弹性承载杆轴向呈30°—90°夹角,所述的定位卡环包括弹性衬层、弹性卡箍、承载龙骨及导向护套板,所述的承载龙骨为闭合环状框架结构,包括承载段和定位段,其中所述的承载段两端与定位段两端间通过弹性卡箍相互连接,所述的承载龙骨的承载段弧长为定位段弧长的1.5—3倍,且不大于承载龙骨周长的3/4,所述的导向护套板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一个导向护套板后端面与承载龙骨前端面相互连接,另至少一个导向护套板后端面与承载龙骨后端面相互连接,所述的导向护套板与承载龙骨间均通过棘轮机构相互铰接,且各导向护套板均环绕承载龙骨轴线均布并与承载龙骨轴线呈0°—90°夹角,所述导向护套板长度均不大于两个定位卡环之间最小间距的1/2,所述的弹性衬层分别包覆在承载龙骨的定位段、承载段外表面及导向护套板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弹性骨折体外强化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果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