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791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9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高氨氮废水经铜离子吸附后,汇总后进入调节池,经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之后利用提升泵提升至膜处理系统,然后用计量泵定量抽至缺氧池,提供反硝化场所,缺氧池中设置曝气盘,避免污泥沉淀,缺氧池混合液自流进入MBBR,MBBR提供硝化‑反硝化场所,MBBR出水自流进入FMBR膜池,对含有大量悬浮固体进行固液分离,在FMBR处理工艺系统中,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完成对氮的去除:①硝化‑反硝化、②短程硝化‑反硝化和③厌氧氨氧化,FMBR膜池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再经过潜水鼓风机池处理后排至综合池进一步处理,氨氮去处率达到99%以上,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来源PCB线路行业、印花、钢铁、饲料、焦化、制药、化肥、石化、养殖、玻璃制造等行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另外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释放的污水、动物排泄物、垃圾渗透液及农业产生的废水等,如表1所示,是各类工厂废水含氨氮情况。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对于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费用占污水处理的25~65%,花费十分巨大。但同时剩余污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微生物,可通过水解酸化产有机酸促进反硝化脱氮。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采用游离氨处理污泥可以使微生物细胞裂解和胞外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实现污泥的减量。废水的生物脱氮技术是防治水体氮素污染的重要途径,在高氨氮废水的脱氮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诸多生物脱氮技术中,厌氧氨氧化工艺以其独特的脱氮方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厌氧氨氧化脱氮的原理是: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以氨氮作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直接将二者转化成N,是一个完全自养的过程。但是,实际废水中的氮素常以氨氮为主,厌氧氨氧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氮的获取仍然需要强制曝气而实现短程硝化,从而导致运行费用偏高;厌氧氨氧化反应会有部分硝酸盐氮生成,不能实现完全脱氮;同时,厌氧氨氧化过程存在基质抑制的问题,厌氧氨氧化菌对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氮敏感;另外,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缓慢,富集具有高厌氧氨氧化活性的混培物耗时较长,这些都成为制约该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应用发展的重大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增加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性能,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系统的出水水质更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吸附铜离子:调节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的pH为5~5.5,然后将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通过自吸管流入树脂柱,所述树脂柱吸附铜离子,得到氨氮含量为1000-2000mg/L、CODcr含量为150-200mg/L、铜<0.1mg/L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2.调节池调节:经过步骤S1处理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通过自流进入调节池,所述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在调节池里通过化学待沉淀将重金属沉淀下来,所述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在调节池做水质、水量调节;S3.膜处理系统预处理:利用提升泵将经过调节池调节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提升至膜处理系统,产生物化污泥和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4.进入缺氧池:所述步骤S3中得到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通过计量泵定量抽至缺氧池,所述缺氧池提供反硝化场所,所述缺氧池中接种有厌氧氨氧化菌,所述缺氧池使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中的高分子、长链、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低分子、短链、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并去除所述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中部分CODcr,得到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5.进入MBBR池: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进入MBBR池,所述MBBR提供硝化—反硝化场所,所述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利用泥膜混合法,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氨氮进一步进行生物降解得到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6.进入FMBR膜池:所述步骤S5得到的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溢流排放到FMBR池,所述的FMBR池通过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对所述的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进行处理,最后得到生物污泥和氨氮含量低于2mg/L、CODcr含量低于50mg/L清水;S7.将生物污泥和清水进行固液分离:FMBR膜池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再经过潜水鼓风机池处理后排至综合池,上清液通过排放管回流至氨氮废水调节池,污泥反冲洗排出的微生物内回流至缺氧池继续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铜再生工序,步骤S1中的树脂柱中吸附的铜离子用硫酸酸洗树脂柱里填充的树脂再生出硫酸铜,然后电解硫酸铜生成金属铜,树脂柱中填充的树脂选自LSC-100树脂和LSC-930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的调节池还设置有一液位控制系统,所述液位控制系统自动检测调节池液位来控制潜污泵的开停时间。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的缺氧池内设置穿孔管,溶解氧指数0.2~0.5mg/L,所述缺氧池内安装有体积为5~5.5m3的pp悬浮填料,所述缺氧池内还设置一搅拌机。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的MBBR池的内安装有7.5~8m3的MBBR填料,所述的MBBR填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外,在填料间隙还有悬浮生长的微生物,所述MBBR池内还设置有至少1个潜水鼓风机和若干个曝气盘。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中的FMBR池包括一膜处理系统,所述膜处理系统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MBBR池还连接一纯碱配药,所述缺氧池还连接一碳源配药池。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在S4中,所述厌氧氨氧化菌是从PCB高氨氮废水处理筛选、分离的厌氧氨氧化复合菌种,在调试期间一次性接种到缺氧池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缺氧池中设置有若干个曝气盘,避免污泥沉淀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的FMBR池包括一膜处理系统,所述膜处理系统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缺氧池还连接一碳源配药池,所述MBBR池还连接一纯碱配药池。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所述FMBR膜池连接紫外线消毒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有高效的脱碳能力:高浓度的生物菌群可获得很强的COD降解能力,COD容积负荷达到6kgCOD/m3·d;同时载体上丰富的生物菌群类型,增加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性能,因此系统的出水水质更好;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有优越的脱氮效果:载体上的生物膜污泥龄长,硝化菌浓度高,因此硝化脱氮能力显著,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有稳定的出水水质:高浓度的生物量以及附着生长的特性使反应池内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物浓度,来水水质的波动可被迅速分解,确保出水水质稳定;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有简捷的运行管理:生物膜技术不存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以及污泥流失等问题,因此不必频繁的监控反应池污泥情况和变换运行参数,使日常的运行管理更简捷;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有较低的运行能耗:该填料的引入可提高氧的利用率3~5%,因此充氧能耗降低;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涉及的设备具有较低的占地面积:在获得相同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的条件下,该填料的增加可减少构筑物容积和占地面积1~3倍;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涉及的设备具有较少的维护和检修填料材质稳定,可保证使用10年以上不需更换,配套使用的曝气系统长期使用可以免维护,从而大大减少了日常维护和检修费用,保证系统的长期连续运行;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吸附铜离子:调节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的pH为5~5.5,然后将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通过自吸管流入树脂柱,所述树脂柱吸附铜离子,得到氨氮含量为1000‑2000mg/L、CODcr含量为150‑200mg/L、铜<0.1mg/L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2.调节池调节:经过步骤S1处理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通过自流进入调节池,所述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在调节池里通过化学待沉淀将重金属沉淀下来,所述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在调节池做水质、水量调节;S3.膜处理系统预处理:利用提升泵将经过调节池调节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提升至膜处理系统,产生物化污泥和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4.进入缺氧池:所述步骤S3中得到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通过计量泵定量抽至缺氧池,所述缺氧池提供反硝化场所,所述缺氧池中接种有厌氧氨氧化菌,所述缺氧池使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中的高分子、长链、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低分子、短链、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并去除所述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中部分CODcr,得到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5.进入MBBR池: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进入MBBR池,所述MBBR提供硝化—反硝化场所,所述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利用泥膜混合法,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氨氮进一步进行生物降解得到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6.进入FMBR膜池:所述步骤S5得到的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溢流排放到FMBR池,所述的FMBR池通过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对所述的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进行处理,最后得到生物污泥和氨氮含量低于2mg/L、CODcr含量低于50mg/L清水;S7.将生物污泥和清水进行固液分离:FMBR膜池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再经过潜水鼓风机池处理后排至综合池,上清液通过排放管回流至氨氮废水调节池,污泥反冲洗排出的微生物内回流至缺氧池继续分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吸附铜离子:调节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的pH为5~5.5,然后将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通过自吸管流入树脂柱,所述树脂柱吸附铜离子,得到氨氮含量为1000-2000mg/L、CODcr含量为150-200mg/L、铜<0.1mg/L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2.调节池调节:经过步骤S1处理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通过自流进入调节池,所述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在调节池里通过化学待沉淀将重金属沉淀下来,所述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在调节池做水质、水量调节;S3.膜处理系统预处理:利用提升泵将经过调节池调节的一级处理高氨氮废水提升至膜处理系统,产生物化污泥和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4.进入缺氧池:所述步骤S3中得到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通过计量泵定量抽至缺氧池,所述缺氧池提供反硝化场所,所述缺氧池中接种有厌氧氨氧化菌,所述缺氧池使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中的高分子、长链、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低分子、短链、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并去除所述二级处理高氨氮废水中部分CODcr,得到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5.进入MBBR池: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进入MBBR池,所述MBBR提供硝化—反硝化场所,所述三级处理高氨氮废水利用泥膜混合法,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氨氮进一步进行生物降解得到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S6.进入FMBR膜池:所述步骤S5得到的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溢流排放到FMBR池,所述的FMBR池通过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对所述的四级处理高氨氮废水进行处理,最后得到生物污泥和氨氮含量低于2mg/L、CODcr含量低于50mg/L清水;S7.将生物污泥和清水进行固液分离:FMBR膜池的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池,再经过潜水鼓风机池处理后排至综合池,上清液通过排放管回流至氨氮废水调节池,污泥反冲洗排出的微生物内回流至缺氧池继续分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识芝邓景永吴永刚曾媛媛伍必青李兆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臻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