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78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装置,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动力瓶组,所述动力瓶组包括支撑架和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动力瓶,所述支撑架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接多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上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移设置在导向杆上固定块、固接在固定块上的限位环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块上的蝶形顶丝,所述蝶形顶丝的端部能抵接在固定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灭火装置能够简单快速的完成动力瓶的更换,缩短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喷雾灭火装置被广泛使用在生产生活中,如图1所示,主要由驱动装置1、动力瓶组2、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3和分区阀4组成;当火灾发生时,火灾报警灭火控制器发出指令打开与保护对象对应的驱动装置1和分区阀4,驱动装置1释放驱动气体,驱动气体通过管路打开动力瓶组2,动力瓶组2的动力气体进入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3,推动泡沫灭火剂经过分区阀4输送到防护区,将泡沫灭火剂雾化成泡沫喷放至保护对象上。通过在泡沫灭火剂出口设置的分区阀4,将一套喷雾灭火装置可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保护对象。目前为了喷雾灭火装置能够及时控制,需要定期对喷雾灭火装置进行检修维护,维护过程中可能要更换动力瓶组中的动力瓶,而动力瓶一般由卡箍和螺栓配合固定在固定架上;如公开日为20180427,公开号为CN10796146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泡沫喷雾灭火装置瓶组,包括启动瓶、动力瓶和动力瓶组固定架,所述动力瓶通过金属软条固定在所述动力瓶组固定架上。该装置更换动力瓶时就需要将固定金属软条的螺栓依次拆下后才能移动动力瓶,安装过程亦是如此,拆卸或安装过程都较为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它能够简单快速的完成动力瓶的更换,缩短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动力瓶组,所述动力瓶组包括支撑架和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动力瓶,所述支撑架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接多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上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移设置在导向杆上固定块、固接在固定块上的限位环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块上的蝶形顶丝,所述蝶形顶丝的端部能抵接在固定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动力瓶时,先将动力瓶摆放在下方的支板上,并抵靠在一侧的安装杆上,然后向上提起固定块,限位环同步移动,从而将限位环套设在动力瓶上,对动力瓶进行限位,然后旋转蝶形顶丝,使蝶形顶丝的端部伸入到固定孔中,以此,实现了动力瓶的固定安装。需要更换维护动力瓶上,反向转动蝶形螺丝,使固定块和限位环再回落即可完成动力瓶的拆卸,整个固定或拆卸过程只需手动调节蝶形螺丝即可,减少了拧动螺栓的步骤,缩短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更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沿高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蝶形顶丝能够伸入到固定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蝶形顶丝的端部伸入到固定孔中,能进一步提高蝶形顶丝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外形为矩形体的支板和设置在支板边角的立杆,立杆竖直设置,立杆两端连接上下平行的支板形成支撑架的架体,所述安装杆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固接在相邻两个立杆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通过支板和立杆形成矩形架体,使动力瓶更方便稳定的安装在支撑架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立杆下端的支板上开设有将固定机构收纳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能够将固定机构的固定块和限位环收纳在其内部,避免对动力瓶的装卸过程造成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与固定块为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对限位环进行维护更换,保证限位环对动力瓶的限位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的外形呈U形,端部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限位环穿入的通槽,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能够穿入通槽、与限位环的限位孔卡接配合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外形呈U形,由一个横杆和两个竖杆组成,所述横杆背离竖杆的一侧还设置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更换限位环上,通过拉环提起卡接件,使卡接件与限位环分离,再将限位环的端部从固定块上拉出即可,过程简单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直径与动力瓶的外径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瓶安装固定后嵌合在安装槽内,增大安装杆与动力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动力瓶受到更全面的限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驱动装置、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和分区阀,所述动力瓶组通过集流管与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连接,所述分区阀安装在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动力瓶组由驱动装置驱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瓶组由驱动装置驱动,将动力瓶组内的高压气体注入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泡沫混合液最终从安装在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出口处的分区阀喷出,进行灭火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固定杆上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将动力瓶围设在其内部,并通过手动调节蝶形顶丝的位置来实现动力瓶的拆装,过程操作简单,缩短了人们的更换时间;2、通过将固定块和限位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以便对限位环进行维护更换,从而保证限位环对动力瓶的限位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喷雾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的轴测图。图中,1、驱动装置;2、动力瓶组;21、支撑架;22、动力瓶;23、支板;24、立杆;25、安装杆;26、固定杆;27、固定孔;28、容纳槽;29、安装槽;3、沫混合液储存装置;4、分区阀;5、固定机构;51、固定块;511、通槽;52、限位环;521、限位孔;53、蝶形顶丝;6、卡接件;61、横杆;62、竖杆;63、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灭火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装置1、动力瓶组2、沫混合液储存装置3和分区阀4,具体的说,动力瓶组2通过集流管与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3连接,动力瓶组2由驱动装置1驱动,将动力瓶组2内的高压气体注入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3,泡沫混合液最终从安装在泡沫混合液储存装置3出口处的分区阀4喷出,进行灭火处理。如图2所示,动力瓶组2由支撑架21和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1上的若干动力瓶22组成,支撑架21包括呈水平设置、外形为矩形体的支板23和设置在支板23边角的立杆24,立杆24呈竖直设置,立杆24两端连接上下平行的支板23形成支撑架21的架体;支撑架21上还固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安装杆25,安装杆25位于相邻两个立杆24之间,安装杆25背离动力瓶22的一侧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杆26,固定杆26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固定杆26均设置固定机构5,每组固定机构5内均围设有一个动力瓶22,动力瓶22支撑在下方的支板23上、与安装杆25抵接,固定机构5与固定杆26配合对动力瓶22进行限位,从而使动力瓶22稳定的安装固定在支撑架21内。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5包括套设在固定杆26上、与固定杆26滑移配合固定块51,固定块51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环52,限位环52的外形呈U形,其端部均固定在固定块51内,限位环52与固定块51配合围成的圆环与动力瓶22的直径相适配;固定块51上还螺纹连接有蝶形顶丝53,蝶形顶丝53的端部能够穿过固定块51与固定杆26相抵接;旋转蝶形顶丝53,蝶形顶丝53顶紧在固定杆26上,从而将固定块51固定在固定杆26上。相应的,在固定杆26上、沿高度方向均匀开设有一排固定孔27(参照图4),蝶形顶丝53的端部伸入到固定孔27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蝶形顶丝53的固定效果。位于立杆24下方的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动力瓶组(2),所述动力瓶组(2)包括支撑架(21)和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1)上的动力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杆(25),所述安装杆(25)上固接多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杆(26),每个所述固定杆(26)上均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滑移设置在导向杆上固定块(51)、固接在固定块(51)上的限位环(52)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块(51)上的蝶形顶丝(53),所述蝶形顶丝(53)的端部能抵接在固定杆(2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动力瓶组(2),所述动力瓶组(2)包括支撑架(21)和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1)上的动力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杆(25),所述安装杆(25)上固接多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杆(26),每个所述固定杆(26)上均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滑移设置在导向杆上固定块(51)、固接在固定块(51)上的限位环(52)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块(51)上的蝶形顶丝(53),所述蝶形顶丝(53)的端部能抵接在固定杆(2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6)沿高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固定孔(27),所述蝶形顶丝(53)能够伸入到固定孔(2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包括水平设置、外形为矩形体的支板(23)和设置在支板(23)边角的立杆(24),立杆(24)竖直设置,立杆(24)两端连接上下平行的支板(23)形成支撑架(21)的架体,所述安装杆(25)沿支撑架(21)的长度方向分布、固接在相邻两个立杆(2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铁金龙铁路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