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及上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71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及上料方法,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叠设置的料框、自动导引运输车、第一升降机构、推料机构、拨料机构、中转台及转料机构,转料机构包括与中转台连接的转料盘及用于驱动转料盘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料盘出口连接待上料设备入口;料框由自动导引运输车运输到第一升降机构处,在第一升降机构的提升作用下,上层料框上升至与中转台相对的高度,推料机构用于将料框中存放的物料由料框推出至中转台,拨料机构用于将中转台上的物料转移到转料盘,随着转料盘的转动,物料通过转料盘出口进入待上料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料设备能够自动完成物料由料框到下一节点设备的流转,无需人工干预,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An Automatic Feed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Linear Side Ware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及上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自动流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及上料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未成品的电容器物料流转包括:来料先集中堆放于大仓,然后根据排料计划,提前将物料备于线边仓库,线边物料以物料架方式存放,待产线需要物料时,再由人工到线边物料架上去寻找物料。传统的物料存储、分拣模式有至少如下弊端:库位底,空间利用率不足,占地面积大;作业效率低,用工多,劳动用工成本高;易出错,由于电子物料及物料盘、标识相似或相仿,一旦一种物料出错将导致整个批次的产品全部贴装错误;物料流转过程中,难以对客户的物料信息保密,客户产品或技术容易被泄露。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全自动化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及上料方法,利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叠设置的料框、自动导引运输车、第一升降机构、推料机构、拨料机构、中转台及转料机构,所述转料机构包括与所述中转台连接的转料盘及用于驱动转料盘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料盘的出口连接待上料设备的入口;所述料框由自动导引运输车运输到第一升降机构处,在第一升降机构的提升作用下,上层的料框上升至与所述中转台相对的高度,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料框中存放的物料由料框推出至所述中转台,所述拨料机构用于将所述中转台上的物料转移到转料盘,随着转料盘的转动,所述物料通过转料盘的出口进入待上料设备。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卸载装置,所述卸载装置包括抓取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料框,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用于带动抓取机构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料框移动至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料框向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两个平行的滑轨、设置在两滑轨之间的第一丝杆、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及设置在第一丝杆上并起到托载作用的叉脚;随着第一丝杆的转动,所述叉脚沿着所述滑轨向上或向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叉脚上还设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六驱动机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与齿轮同心固定设置的中心转盘、推杆机构、连接中心转盘和推杆机构的连杆和可移动定位块,所述料框的底部设有两条凸梁,所述可移动定位块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凸梁配合的定位槽,在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齿条移动进而带动齿轮和中心转盘转动,进而所述连杆带动推杆机构推动所述料框的凸梁,以实现所述可移动定位块的偏移。进一步地,所述料框为方形框,所述料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导轨,所述第三侧面在所述推料机构的推动下能够沿着所述导轨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长度上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述第四侧面为可打开结构,所述中转台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侧面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高度上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和/或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料框的第三侧面通过吸盘连接,进而带动第三侧面沿着所述导轨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长度上的另一端回到初始端。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料框的第四侧面配合的抬启机构,所述第四侧面上设有突出的卡条,所述抬启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及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卡条配合,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槽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槽向所述卡条移动的第二气缸。进一步地,所述拨料机构包括第二平移机构、设置在第二平移机构上的第一安装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二安装架、用于驱动第二安装架滑动的第四驱动机构及拨料架;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第二安装架带动拨料架下降到所述中转台高度;在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对第一安装架的带动作用下,所述第二安装架和拨料架由中转台向转料盘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均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平移轨道、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中转台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料框进行位置校准的校准机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上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自动导引运输车将料框运输到第一升降机构处;S2、利用第一升降机构将料框上升至与中转台相对的高度;S3、利用推料机构将料框中存放的物料由料框推出至中转台;S4、利用拨料机构将所述中转台上的物料转移到转料盘;S5、利用转料盘将物料转移到待上料设备。进一步地,针对层叠设置的多个料框,步骤S2中顶层的料框与中转台相对;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5之后执行以下操作:S6、利用卸载装置将顶层的料框卸载;并重复操作步骤S2-S6,直至底层的料框完成卸载。进一步地,步骤S1中将料框运输到第一升降机构处后,启动张紧机构对所述料框进行张紧操作;步骤S2中将料框上升至与中转台相对的高度后,启动校准机构对所述料框进行校准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a.利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将料框移动至指定位置进行上料,无需人工操作;b.料框的创新设计,使得与推料机构配合,能够自动化地将物料推出,减少人工操作;c.空载的料框由抓取机构抓取、平移后卸载,同时层叠在下方的料框上升,继续上料,提升上料效率;d.上料和卸载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且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料框的单体结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与料框配合的抬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设备的料框上方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自动上料方法流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导引轨道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张紧机构的第一升降机构托载料框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张紧机构的正视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张紧机构的背视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料框的背视立体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校准机构的中转台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校准机构的中转台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校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料框,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三侧面,14-第四侧面,141-卡条,15-导轨,16-凸梁,2-自动导引运输车,3-第一升降机构,31-滑轨,32-第一丝杆,33-叉脚,34-第二驱动机构,35-张紧机构,351-中心转盘,352-连杆,353-推杆机构,354-可移动定位块,355-第六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叠设置的料框(1)、自动导引运输车(2)、第一升降机构(3)、推料机构(4)、拨料机构(5)、中转台(6)及转料机构,所述转料机构包括与所述中转台(6)连接的转料盘(7)及用于驱动转料盘(7)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料盘(7)的出口(71)连接待上料设备的入口;所述料框(1)由自动导引运输车(2)运输到第一升降机构(3)处,在第一升降机构(3)的提升作用下,上层的料框(1)上升至与所述中转台(6)相对的高度,所述推料机构(4)用于将料框(1)中存放的物料由料框(1)推出至所述中转台(6),所述拨料机构(5)用于将所述中转台(6)上的物料转移到转料盘(7),随着转料盘(7)的转动,所述物料通过转料盘(7)的出口(71)进入待上料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叠设置的料框(1)、自动导引运输车(2)、第一升降机构(3)、推料机构(4)、拨料机构(5)、中转台(6)及转料机构,所述转料机构包括与所述中转台(6)连接的转料盘(7)及用于驱动转料盘(7)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料盘(7)的出口(71)连接待上料设备的入口;所述料框(1)由自动导引运输车(2)运输到第一升降机构(3)处,在第一升降机构(3)的提升作用下,上层的料框(1)上升至与所述中转台(6)相对的高度,所述推料机构(4)用于将料框(1)中存放的物料由料框(1)推出至所述中转台(6),所述拨料机构(5)用于将所述中转台(6)上的物料转移到转料盘(7),随着转料盘(7)的转动,所述物料通过转料盘(7)的出口(71)进入待上料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设备还包括卸载装置,所述卸载装置包括抓取机构(81)、第一平移机构(82)和第二升降机构(83);所述抓取机构(81)用于抓取料框(1),所述第一平移机构(82)用于带动抓取机构(81)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料框(1)移动至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3)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83)用于带动所述料框(1)向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83)均包括两个平行的滑轨(31)、设置在两滑轨(31)之间的第一丝杆(32)、驱动第一丝杆(3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及设置在第一丝杆(32)上并起到托载作用的叉脚(33);随着第一丝杆(32)的转动,所述叉脚(33)沿着所述滑轨(31)向上或向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脚(33)上还设有张紧机构(35),所述张紧机构(35)包括第六驱动机构(355)、齿条(356)、与齿条(356)啮合的齿轮(357)、与齿轮(357)同心固定设置的中心转盘(351)、推杆机构(353)、连接中心转盘(351)和推杆机构(353)的连杆(352)和可移动定位块(354),所述料框(1)的底部设有两条凸梁(16),所述可移动定位块(354)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凸梁(16)配合的定位槽,在所述第六驱动机构(355)的驱动下,所述齿条(356)移动进而带动齿轮(357)和中心转盘(351)转动,进而所述连杆(352)带动推杆机构(353)推动所述料框(1)的凸梁(16),以实现所述可移动定位块(354)的偏移。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边仓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1)为方形框,所述料框(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导轨(15),所述第三侧面(13)在所述推料机构(4)的推动下能够沿着所述导轨(15)从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长度上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立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