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2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注射器包括注射管、定量管、活塞和推进组件,注射管的一端设有开口,注射管的另一端设有端盖,活塞设置在注射管内,活塞将注射管内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和后腔,开口与前腔连通,推进组件用于推动活塞在注射管内沿注射管的轴向移动;定量管呈螺旋状,定量管的一端与注射管的后腔连通,定量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塞,定量管内设置有补充液,定量管的壁面设置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量管,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精确控制每次注射至动物体内的药剂的量,无需多次吸取药剂,即可实现药剂的精细化注射。且该注射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An Accurate Quantitative Injector for Animal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
技术介绍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在动物解剖的医学研究中,需要对研究的动物注射各类对比的医药试剂,从而研究在医药试剂的作用下动物身体各部位机能的变化。目前传统的注射器包括注射管和位于注射管内的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将注射管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无杆腔内设有药剂。通过推动活塞组件,以将无杆腔内的药剂挤压出注射管,并注射进动物体内。对于一些药剂,需要分次定量注射,以实现药剂的精细化注射,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为了满足上述分次定量注射的要求,操作人员通常会分多次吸取定量的药剂,并在每次吸取药剂后将药剂注射入动物体内。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分多次吸取定量药剂,会增加吸取药剂的次数和时间,使得整个注射过程十分繁琐,同时还会增加药剂污染的可能性。目前市场上虽然设有电子化的精密性注射实验器材,但是这些器材的成本相对较高,许多实验室还不能完全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无需多次吸取药剂,即可实现药剂的精细化注射,且制作成本较低。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管、定量管、活塞和推进组件,所述注射管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设有端盖,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注射管内,所述活塞将所述注射管内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和后腔,所述开口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推进组件用于推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注射管内沿所述注射管的轴向移动;所述定量管呈螺旋状,所述定量管的一端与所述注射管的后腔连通,所述定量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塞,所述定量管内设置有补充液,所述定量管的壁面设置有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定量管的壁面上的刻度由所述定量管的设有密封塞的一端向所述定量管的与所述注射管的后腔连通的一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定量管的内管径为5~8mm。进一步地,所述补充液为具有颜色标记的液体。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上设有定量管连通口,所述定量管连通口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定量管连通口上设有快速接头,所述定量管的与所述注射管的后腔连通的一端与所述快速接头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内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注射管的端盖之间,且所述定量管连通口位于所述限位圈与所述端盖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推进组件包括转动件、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同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盘与所述注射管的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转动件、所述注射管的端盖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位于注射管外;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圆盘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盘的远离所述第一圆盘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多个销轴孔,所述调节螺母的靠近所述第二圆盘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销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与所述转动件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推进组件推动活塞沿靠近端盖的方向移动,即可将药剂从开口吸入注射管的前腔内,控制推进组件推动活塞沿靠近开口的方向移动,即可将前腔内的药剂从开口中挤压出去,实现药剂的注射。且定量管呈螺旋状,相比于直管,螺旋状的定量管可以在降低定量管的轴向长度的同时,提高定量管内部的储液体积。定量管的一端与注射管的后腔连通,定量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塞,定量管内设置有补充液,定量管的壁面设置有刻度。因此,当推进组件推动活塞沿靠近开口的方向移动时,可带动定量管的补充液流向后腔,此时定量管中的补充液体积减少,补充液的液面会下降。根据定量管上的刻度线即可读取出补充液的液面的下降高度,从而得到流入注射管内的补充液的体积。而流入注射管内的补充液的体积即为注射管内流出的药剂的体积。因此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注射器可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实时获取注入动物体内的药剂的量,从而可以精确控制每次注射至动物体内的药剂的量。通过一次吸取所有待注射的药剂,然后分次注射即可实现药剂的精细化注射,无需多次吸取药剂,简化了整个药剂注射的过程,减少了注射药剂所需的时间。且本技术提供的注射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量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注射器包括注射管10、定量管20、活塞30和推进组件40。注射管10的一端设有开口11,注射管10的另一端设有端盖12。活塞30设置在注射管10内,活塞30将注射管10内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S1和后腔S2,开口11与前腔S1连通。推进组件40用于推动活塞30在注射管10内沿注射管10的轴向移动。定量管20呈螺旋状,定量管20的一端21与注射管10的后腔连通,定量管20的另一端22设有密封塞,定量管20内设置有补充液,定量管20的壁面设置有刻度线。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控制推进组件推动活塞沿靠近端盖的方向移动,即可将药剂从开口吸入注射管的前腔内,控制推进组件推动活塞沿靠近开口的方向移动,即可将前腔内的药剂从开口中挤压出去,实现药剂的注射。且由于定量管呈螺旋状,相比于直管,螺旋状的定量管可以在降低定量管的轴向长度的同时,提高定量管内部的储液体积。定量管的一端与注射管的后腔连通,定量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塞,定量管内设置有补充液,定量管的壁面设置有刻度。因此,当推进组件推动活塞沿靠近开口的方向移动时,可带动定量管的补充液流向后腔,此时定量管中的补充液体积减少,补充液的液面会下降。根据定量管上的刻度线即可读取出补充液的液面的下降高度,从而得到流入注射管内的补充液的体积。而流入注射管内的补充液的体积即为注射管内流出的药剂的体积。因此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注射器可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实时获取注入动物体内的药剂的量,从而可以精确控制每次注射至动物体内的药剂的量。通过一次吸取所有待注射的药剂,然后分次注射即可实现药剂的精细化注射,无需多次吸取药剂,简化了整个药剂注射的过程,减少了注射药剂所需的时间。且本技术提供的注射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定量管20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读数。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注射器注射药剂时,操作人员可以手持注射管10,并使注射管10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定量管20沿竖直方向设置。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量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管(10)、定量管(20)、活塞(30)和推进组件(40),所述注射管(10)的一端设有开口(11),所述注射管(10)的另一端设有端盖(12),所述活塞(30)设置在所述注射管(10)内,所述活塞(30)将所述注射管(10)内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S1和后腔S2,所述开口(11)与所述前腔S1连通,所述推进组件(40)用于推动所述活塞(30)在所述注射管(10)内沿所述注射管(10)的轴向移动;所述定量管(20)呈螺旋状,所述定量管(20)的一端(21)与所述注射管(10)的后腔S2连通,所述定量管(20)的另一端(22)设有密封塞,所述定量管(20)内设置有补充液,所述定量管(20)的壁面设置有刻度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物实验的精确型定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管(10)、定量管(20)、活塞(30)和推进组件(40),所述注射管(10)的一端设有开口(11),所述注射管(10)的另一端设有端盖(12),所述活塞(30)设置在所述注射管(10)内,所述活塞(30)将所述注射管(10)内分为互不连通的前腔S1和后腔S2,所述开口(11)与所述前腔S1连通,所述推进组件(40)用于推动所述活塞(30)在所述注射管(10)内沿所述注射管(10)的轴向移动;所述定量管(20)呈螺旋状,所述定量管(20)的一端(21)与所述注射管(10)的后腔S2连通,所述定量管(20)的另一端(22)设有密封塞,所述定量管(20)内设置有补充液,所述定量管(20)的壁面设置有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管(20)的壁面上的刻度由所述定量管(20)的设有密封塞的一端(22)向所述定量管(20)的与所述注射管(10)的后腔(S2)连通的一端(21)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管(20)的内管径为5~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液为具有颜色标记的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0)上设有定量管连通口(13),所述定量管连通口(13)与所述后腔S2连通,所述定量管连通口(13)上设有快速接头(50),所述定量管(20)的与所述注射管(10)的后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苗龚晓康皮明山周梅陈琳茹琴乐凯李超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