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退火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64987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激光退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由控制单元发出脉冲信号;控制激光发生装置,以产生激光光束;激光光束通过光学模块以线斑的形式投射到晶圆表面;控制载片装置沿着线斑的第一宽度方向以第一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晶圆进行第一扫描;在第一扫描的终点,控制载片装置沿着第一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二扫描的起点;从第二扫描的起点沿着线斑的第二宽度方向以第二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晶圆进行第二扫描;在第二扫描的终点,控制载片装置沿着第二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三扫描的起点;在第三扫描的起点,依次重复第一扫描、第一步进、第二扫描、第二步进中的一步或多步,直至完全扫描整片晶圆。该方法具有激活均匀性好和激活效率高的优点。

Laser annealing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退火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退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精确控制载片台的步进和激光脉冲时序来实现可控激光退火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半导体芯片制造时,会对某些器件的晶圆背面进行离子注入工艺。此步骤会对晶格造成严重的损伤,所掺杂的杂质离子未能位于正确的晶格位置,因此并不具备有效的电活性,此时需要再对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以修复晶格损伤,同时激活杂质电活性,这种加热处理工艺即为退火。传统使用的退火工艺,包括炉管退火、闪光灯退火(FLA,FlashLampAnnealing)、尖峰退火(SpikeAnnealing)等,由于退火温度低、退火时间长等缺点,并不能很好地激活杂质,而且易于造成不必要的杂质再扩散。随着器件尺寸的逐渐缩小,这种杂质分布再扩散所带来的缺陷也愈来愈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光脉冲退火,是指利用脉冲信号的激光输出对材料进行退火处理的工艺方法。由于瞬时温度高、作用时间短、热预算低等的优势,激光脉冲退火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效激活的工艺要求,成为扩散的关键工艺之一。尤其是,对于新一代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器件,因采用电场中止(FieldStop)技术,可以将衬底研磨得很薄来降低通态损耗。通常的晶圆厚度在100~200μm,更先进的设计甚至要求使用70μm以下的超薄片,在这种薄片/超薄片上进行背面退火时,为保证器件正面的铝不会因为高温熔化,要求工艺温度必须控制在450℃以内,采用激光退火能够将退火时间控制在微秒量级,从而保证晶圆正面的有效控温,这种情况下激光脉冲退火几乎是获得高退火性能的唯一方案。而由于激光线斑尺寸的限制,如果要对整个晶圆背面进行退火,就必须使激光的线斑与晶圆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光一方面沿着线斑宽度方向扫描,一方面沿着长度方向步进,直至其移动痕迹覆盖整个晶圆背面。由于工艺性能的要求,对于任何激光的扫描方式来说,都不允许出现有漏空(未扫描到的地方)或者激活不均匀的地方。对于现代的集成电路多晶体管器件而言,即使出现很小的退火异常区域,都会导致同一晶圆上不同芯片的器件性能不一致,由此造成激光退火工艺的失效。现有的技术方案并不对步进后的线斑位置进行精准的控制,即并不对激光脉冲的时序与片台的运动之间的关系作精准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对工艺性能方面的不可控,尤其是存在退火均匀性不佳和激活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退火方法,通过精准控制激光退火的时序和步进方向,在提高激活效率的同时,显著提高退火的均匀性,从而改善器件性能的均一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激光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控制单元发出脉冲信号;控制激光发生装置,以产生激光光束;激光光束通过光学模块以线斑的形式投射到晶圆表面;控制载片装置沿着线斑的第一宽度方向以第一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承载于所述载片装置上的晶圆进行第一扫描;在所述第一扫描的终点,控制所述载片装置沿着第一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二扫描的起点;从所述第二扫描的起点沿着线斑的第二宽度方向以第二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二扫描;在所述第二扫描的终点,控制所述载片装置沿着第二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三扫描的起点;在第三扫描的起点,依次重复第一扫描、第一步进、第二扫描、第二步进中的一步或多步,直至完全扫描整片晶圆;其中,所述第一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相反。优选地,所述第一步进方向分解为沿长度方向的偏移量S11=c1*L线斑,沿第一宽度方向的偏移量S12=c2*D,其中,L线斑为线斑的长度,D为相邻两个线斑之间的偏移量,c1和c2独立地为0.2~0.8。所述第二步进方向分解为沿长度方向的偏移量S21=c3*L线斑,沿第一宽度方向的偏移量S22=c4*D,其中,L线斑为线斑的长度,D为相邻两个线斑之间的偏移量,c3和c4独立地为0.2~0.8。所述偏移量D=V*T1,其中,V为激光扫描速度,T1为相邻两个激光脉冲之间的空闲时间。优选地,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大小相同。所述线斑的光强在长度方向为平顶分布,在宽度方向为高斯分布。所述线斑的光强在长度方向为平顶分布,在宽度方向也为平顶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激光退火系统,包括:激光发生装置、载片装置,以及控制激光发生装置和载片装置的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为脉冲发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退火方法和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精确控制每一行扫描完步进后的线斑坐标,控制激光退火的激光时序,从而实现一方面,在提高激活效率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退火的均匀性,大幅度改善器件性能的均一性;另一方面,由于步进精准可控,可以适当提高扫描速度,从而提高产率;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退火方法既可以实现退火工艺性能的稳定可靠,也同时提升了产率。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专利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激光脉冲退火系统的核心组成模块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激光扫描退火工艺原理;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准控制步进的激光退火系统组成示意图;图4a和图4b分别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退火方法的激光线斑光强分布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退火方法的激光脉冲输出时序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退火方法中激光退火相对运动方式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激光退火方法精准控制激光退火步进的效果示意图;图8为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激光退火后晶圆的全片薄层电阻测试图。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单元;2激光发生装置;3光学模块;4出射光束;5晶圆;6卡盘;7载片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激光脉冲退火所采用的设备系统,其核心模块主要包括:(1)用于产生退火用激光光束的激光器;(2)用于激光光束光斑整形和光路传输的光学模块;(3)用于承载晶圆的卡盘;(4)用于带动卡盘和晶圆运动的载片台。如图1所示,由激光器输出的原始光束,经特定的精密光学模块进行整形后,将整形好的线斑通过镜头投射到晶圆表面,由载片台带动卡盘和晶圆进行步进和逐行扫描运动(参见图2),直至扫描完整片晶圆,从而实现对整片晶圆的激光退火。为了提高杂质激活的均匀性,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降低线斑宽度方向的扫描速度和降低长度方向的步进距离来改善退火的均匀性,这种方式提高了在线斑宽度和长度方向的重叠率,但是随之带来产率的急剧下降。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案不对步进后的线斑位置进行精准的控制,即并不对激光脉冲的时序与片台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做精准的控制,这会使得工艺性能不可控,尤其是会导致退火均匀性不佳和激活效率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退火系统,采用精确步进算法对步进运动进行控制,其结构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激光发生装置2、光学模块3、卡盘6和载片装置7。具体地,在上述激光退火系统中,由控制单元1对激光发生装置2的总体时序以及载片装置7的同步运动进行控制。优选地,控制单元1为脉冲发生器的形式。载片装置7优选为载片台。激光发生装置2发出激光光束4,经过光学模块3以线斑的形式投射到通过卡盘6承载到载片装置7上的晶圆5表面。载片装置7带动卡盘6和晶圆5进行来回扫描及步进运动,最终使激光光束覆盖整张晶圆,控制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由控制单元发出脉冲信号;控制激光发生装置,以产生激光光束;激光光束通过光学模块以线斑的形式投射到晶圆表面;控制载片装置沿着线斑的第一宽度方向以第一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承载于所述载片装置上的晶圆进行第一扫描;在所述第一扫描的终点,控制所述载片装置沿着第一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二扫描的起点;从所述第二扫描的起点沿着线斑的第二宽度方向以第二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二扫描;在所述第二扫描的终点,控制所述载片装置沿着第二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三扫描的起点;在第三扫描的起点,依次重复第一扫描、第一步进、第二扫描、第二步进中的一步或多步,直至完全扫描整片晶圆;其中,所述第一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由控制单元发出脉冲信号;控制激光发生装置,以产生激光光束;激光光束通过光学模块以线斑的形式投射到晶圆表面;控制载片装置沿着线斑的第一宽度方向以第一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承载于所述载片装置上的晶圆进行第一扫描;在所述第一扫描的终点,控制所述载片装置沿着第一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二扫描的起点;从所述第二扫描的起点沿着线斑的第二宽度方向以第二速度进行匀速移动,以对所述晶圆进行第二扫描;在所述第二扫描的终点,控制所述载片装置沿着第二步进方向运动至第三扫描的起点;在第三扫描的起点,依次重复第一扫描、第一步进、第二扫描、第二步进中的一步或多步,直至完全扫描整片晶圆;其中,所述第一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宽度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退火方法,所述第一步进方向分解为沿长度方向的偏移量S11=c1*L线斑,沿第一宽度方向的偏移量S12=c2*D,其中,L线斑为线斑的长度,D为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一鸣陈静陈威侯晓弈李震李红朱津泉王纪军孙金召吴迪一刘效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