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310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包括上炉体、下炉体、滚筒和外壳,其中,上炉体与下炉体构成一个圆柱形炉膛,滚筒位于圆柱形炉膛内部;外壳上设有进风口,排烟口和热风出口,进风口连接烟道管夹层的左端;下炉体内设有燃烧室;上炉体内的上层为烟道管夹层,烟道管夹层内设置有贯穿烟道管夹层的烟道管,上炉体内的下层内设置有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烟道管夹层和热风出口,烟道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燃烧室和排烟口;滚筒的左端设有热风管,热风管两端分别连接热风出口和滚筒的中心。在上炉体内产生的高温热风的作用下,茶鲜叶在滚筒内受热更均匀,水蒸汽排出更及时,有效杜绝黑点、闷黄等现象的产生。

A Reheating and Energy-saving Tea Roller Bree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杀青
,尤其涉及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
技术介绍
滚筒连续杀青机一般由上炉体、下炉体、杀青滚筒及传动机构等部分组成。滚筒杀青机工作时,金属滚筒匀速转动并被下炉体燃烧室内燃料加热;茶鲜叶在筒体内作抛体运动并在导叶板的作用下前进。茶鲜叶通过吸收筒体热幅射传导的热量,温度迅速上升,酶的活性在短时间内被破坏,从而达到杀青效果。金属滚筒受热时,热量仅来源于滚筒下方燃烧室内,因火力点不可能贯穿整个燃烧室内均匀分布,炉桥正上方的一段滚筒温度最高,同时茶鲜叶受热产生大量的蒸汽,致使茶叶不可避免的产生黑点、闷黄等现象,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下炉体燃烧室内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随着烟气从设在上炉体上的排烟口直接排出或抽出散发,大量热量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致使热效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包括上炉体、下炉体、滚筒和外壳,其中,上炉体与下炉体通过法兰连接,构成一个圆柱形炉膛,滚筒位于圆柱形炉膛内部;外壳位于上炉体的上方,外壳上部的左端设有风机,进风口,抽烟机,排烟口,外壳的侧面还设有热风出口,进风口连接烟道管夹层的左端;下炉体的内部设有燃烧室;上炉体内的上层为烟道管夹层,烟道管夹层内设置有贯穿烟道管夹层的烟道管,上炉体内的下层内设置有风道,风道的一端连接烟道管夹层,风道的另一端连接热风出口,烟道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燃烧室和排烟口;滚筒的左端设有进料口和热风管,热风管伸入滚筒的内部,热风管的一端连接热风出口,热风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滚筒的中心。优选地,热风管上设有大量出风孔。优选地,滚筒的右端设有风罩,风罩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优选地,烟管道的前后两个侧壁上设置交错分布的烟道隔板。优选地,风道的前后两个侧壁上设置交错分布的风道隔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上炉体内产生的高温热风的作用下,滚筒吸收的热量在滚筒内部分布均匀合理,茶鲜叶在滚筒内受热更均匀,水蒸汽排出更及时,有效杜绝黑点、闷黄等现象的产生,提高茶叶品质。烟气热量的充分回收利用,大大减少热量的损耗,热效率高,能耗低,生产效率也得到有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炉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道管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道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料口,2-热风出口,3-排烟口,4-进风口,5-风机,6-抽烟机,7-热风管,8-外壳,9-上炉体,10-滚筒,11-法兰,12-下炉体,13-燃烧室,14-烟道管,15-烟道管夹层,16-风道,161-风道进口,17-风道隔板,18-烟道管隔板,19-风罩,20-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包括上炉体9、下炉体12、滚筒10和外壳8,其中,上炉体9与下炉体12通过法兰11连接,构成一个圆柱形炉膛,滚筒10位于该圆柱形炉膛内部,并通过滚轮支撑,在驱动力带动下可在炉膛内滚动,外壳8位于上炉体9的上面。起到防尘、防止操作人员被烫伤的作用。如图2,上炉体9包括上下两层,上层为烟管道夹层15,烟管道夹层15,下层内设置有风道16。烟道管14贯穿烟管道夹层15,烟管道夹层15右侧的底部连接下层内的风道16的右端。如图图2和3,在烟管道14的前后两个侧壁上设置交错分布的烟道隔板18,形成之字形烟道,图2中,箭头代表风的流向,图3中,烟道隔板18之间的箭头代表高温烟气的流向。如图2和图4,在风道16的前后两个侧壁上设置交错分布的风道隔板17,形成之字形风道。图4中,风道隔板17之间的箭头代表风的流向,来自烟管道夹层15的热风经过风道进口161进入风道16,在风道16按照箭头的方向流动,经过热风出口2排出。外壳8上部的左端设有风机5、进风口4、抽烟机6和排烟口3,外壳8侧面设有热风出口2,热风出口2穿过壳体8,连接风道16的左端,其中,进风口4连接上炉体9中的烟道管夹层15的左端。下炉体12内部设有燃烧室13。滚筒10的左端设有进料口1和热风管7,热风管7的右端伸入滚筒10并固定在滚筒10的中心,热风管7的左端连接热风出口2;滚筒10输出端设有风罩19,风罩19设有出料口20。其中,热风管7上有大量出风孔。复热式节能高效杀青机的工作过程如下:上炉体9中在抽烟机6的作用下,燃烧室13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道管14在烟道隔板18的作用下形成之字形烟道,然后经排烟口3排出;在风机5的作用下,空气经进风口4压入烟道管夹层15,经过烟道管夹层15加热后进入风道16,在此过程中空气不断聚热,并在风道隔板17作用下产生杀青机所需的高温热风,高温热风经热风出口2导入热风管7;同时下炉体12在燃烧室13的作用下对杀青滚筒10进行加热,通过杀青滚筒10滚筒壁热传导吸收的热量与上炉体9产生的高温热风对茶叶形成复热式高效杀青,使茶鲜叶在短时内快速升温达到杀青目的。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体(9)、下炉体(12)、滚筒(10)和外壳(8),其中,上炉体(9)与下炉体(12)通过法兰连接,构成一个圆柱形炉膛,所述滚筒(10)位于所述圆柱形炉膛内部;所述外壳(8)位于所述上炉体(9)的上方,所述外壳(8)上部的左端设有风机(5),进风口(4),抽烟机(6),排烟口(3),所述外壳(8)的侧面还设有热风出口(2),所述进风口(4)连接烟道管夹层(15)的左端;所述下炉体(12)的内部设有燃烧室(13);所述上炉体(9)内的上层为烟道管夹层(15),所述烟道管夹层(15)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烟道管夹层(15)的烟道管(14),所述上炉体(9)内的下层内设置有风道(16),所述风道(16)的一端连接烟道管夹层(15),所述风道(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热风出口(2),所述烟道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燃烧室(13)和所述排烟口(3);所述滚筒(10)的左端设有进料口(1)和热风管(7),热风管(7)伸入所述滚筒(10)的内部,所述热风管(7)的一端连接所述热风出口(2),所述热风管(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滚筒(10)的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热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炉体(9)、下炉体(12)、滚筒(10)和外壳(8),其中,上炉体(9)与下炉体(12)通过法兰连接,构成一个圆柱形炉膛,所述滚筒(10)位于所述圆柱形炉膛内部;所述外壳(8)位于所述上炉体(9)的上方,所述外壳(8)上部的左端设有风机(5),进风口(4),抽烟机(6),排烟口(3),所述外壳(8)的侧面还设有热风出口(2),所述进风口(4)连接烟道管夹层(15)的左端;所述下炉体(12)的内部设有燃烧室(13);所述上炉体(9)内的上层为烟道管夹层(15),所述烟道管夹层(15)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烟道管夹层(15)的烟道管(14),所述上炉体(9)内的下层内设置有风道(16),所述风道(16)的一端连接烟道管夹层(15),所述风道(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热风出口(2),所述烟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生福廖勤明刘晓东庞月兰郭春雨卿燕高生春杨明帮潘学伟廖少康刘赛堂董朝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创宇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