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消液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27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33
一种手消液托架,其包括:外架体和内筒体;外架体包括外架主体和形成在外架主体上端的挂钩,挂钩用于将手消液托架挂在墙面的扶手栏杆上;外架主体的上端为敞开口,下端形成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筒体形成为圆筒状,其周面与底面封闭,上端为敞开口,内筒体内安装有活塞和弹簧;活塞的外周面与内筒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气密;弹簧支撑在活塞下侧与内筒体的底面上侧之间;手消液瓶用于放置在活塞的上侧,由活塞支撑;内筒体的底面形成有气嘴和单向进气阀,气嘴上安装有盖帽;气嘴对应地插入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一通孔中,单向进气阀对应地插入于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二通孔中;手消液瓶上具有指示标记。

Hand dehydration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消液托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手消液托架。
技术介绍
医院的每个病房外的门口处,通常会在墙上的扶手栏杆上挂一瓶手消液,手消液瓶上安装有泵头,通过按压泵头,泵出手消液,方便进出病房的护士对手进行消毒(简称手消)。手消液通过托架挂在扶手栏杆上。现有的托架10及其加载手消液瓶20后如图8所示。这种托架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手消液用完后,无法主动给出指示,这样,护士使用时才被动发现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已经用完。护士的护理工作繁杂,一旦发现手消液用完了,也很难去中断接下来的工作去更换手消液;而且,即使中断手头工作去更换手消液,在取替换的手消液瓶的过程期间,首先该护士已经没有及时进行手消,其次其他护士也可能在这期间进出病房,再次发生没有及时进行手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手消液托架,其能够在其上加载的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低于预定值时给出提示信号,使得护士可以及时更替手消液瓶,保证进出病房的护士及时进行手消。本申请的手消液托架,其包括:外架体和内筒体;外架体包括外架主体和形成在外架主体上端的挂钩,挂钩用于将手消液托架挂在墙面的扶手栏杆上;外架主体的上端为敞开口,下端形成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筒体形成为圆筒状,其周面与底面封闭,上端为敞开口,内筒体内安装有活塞和弹簧;活塞的外周面与内筒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气密;弹簧支撑在活塞下侧与内筒体的底面上侧之间;手消液瓶用于放置在活塞的上侧,由活塞支撑;内筒体的底面形成有气嘴和单向进气阀,气嘴上安装有盖帽;气嘴对应地插入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一通孔中,单向进气阀对应地插入于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二通孔中;手消液瓶上具有指示标记;随着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被使用,手消液瓶对弹簧的压力减小,手消液瓶在弹簧和活塞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当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低于预定量时,指示标记露出在外部。优选地,内筒体的上端露出在外架主体的上端外。优选地,位于挂钩的正下方,在外架主体下端形成有朝向扶手栏杆所在的墙面延伸的螺杆;螺杆的端部形成有螺母,螺母抵靠在墙面上,通过螺母的旋进旋出,调整外架主体保持竖直。优选地,所述气嘴延伸到所述外架主体的底板的下方。通过在外架体内设置内筒体,通过弹簧支撑手消液瓶;随着使用消耗,手消液瓶的重量逐渐减小,弹簧受到的压力减小,因此弹簧会恢复,向上抬升手消液瓶;当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达到预定量时,手消液瓶上的标记就被抬升到外部,可以被观察到,护士可以及时去取替换手消液瓶,用新的手消液瓶替换达到预定量的手消液瓶,在这期间,由于原手消液瓶中还有预定量,仍然不影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加载手消液瓶后的状态一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加载手消液瓶后的状态二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处于状态一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处于状态二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的外架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的外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的外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消液托架的内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的手消液托架加载手消液瓶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手消液托架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手消液托架,其包括:外架体10和内筒体40。外架体10包括外架主体12和形成在外架主体12上端的挂钩11,挂钩11用于将手消液托架挂在墙面30的扶手栏杆31上;外架主体12的上端为敞开口,下端形成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5。内筒体40形成为圆筒状,其周面与底面封闭,上端为敞开口,内筒体40内安装有活塞41和弹簧42;活塞41的外周面与内筒体4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气密;弹簧42支撑在活塞41下侧与内筒体40的底面上侧之间;手消液瓶20用于放置在活塞41的上侧,由活塞41支撑;内筒体40的底面形成有气嘴44和单向进气阀43,气嘴44上安装有盖帽,可以更加需要打开或者关闭;气嘴44对应地插入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一通孔16中,单向进气阀43对应地插入于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二通孔15中。手消液瓶20上具有指示标记21;指示标记21优选为红色的,可以画在手消液瓶上的红色线或者贴在手消液瓶上的红色贴纸。随着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被使用,手消液瓶20对弹簧42的压力减小,手消液瓶20在弹簧42和活塞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当手消液瓶20中的手消液低于预定量时(例如还剩5-10泵次时),指示标记21露出在外部,可以被即使观察到。内筒体40的上端露出在外架主体12的上端外。这样,标记21更容易被观察到。位于挂钩11的正下方,在外架主体12下端形成有朝向扶手栏杆31所在的墙面30延伸的螺杆13;螺杆13的端部形成有螺母14,螺母14抵靠在墙面上,通过螺母14的旋进旋出,调整外架主体12保持竖直。气嘴14延伸到外架主体12的底板的下方。使用时,首先调节螺母,使得外架主体保持竖直,这样加载内筒体中的手消液瓶的重量才能与重力线一致,重力的变化才能被最大程度地通过弹簧反映出来。此外,下端通过螺栓和螺母抵靠在墙面上,使得向下按压手消液瓶时整个托架更为稳固,不会来回晃动。然后,拧下气嘴的盖帽,使得活塞在手消液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将内筒体内的气体排出;待弹簧被手消液瓶压下且形成平衡(即手消液瓶不再向下移动)后,盖好盖帽,封闭气嘴。每次使用手消液时,按压手消液瓶的泵头,由于气嘴被封闭,没有气体可以从内筒体中排出,弹簧并不能被明显地压下;随着手消液的消耗,手消液瓶的整体重量越来越小,对弹簧形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小,弹簧向上伸展,推动活塞和手消液瓶向上移动,空气经由单向进气阀被抽入内筒体中;当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只剩下预定量时,例如5-10泵次时,手消液瓶上的标记被抬升而露出到外部。工作人员看到警示的标记后,可以去取一瓶新的手消液瓶进行替换该即将被用完的手消液瓶。在取替换手消液瓶的过程中,由于原瓶中还有少量手消液,还可以保证数次的使用,不会造成替换过程中,手消操作被耽误。关于标记的位置确定,可以取一个空的手消液瓶,在其中放入5-10泵头的手消液,然后将该手消液瓶放置在内筒体中,打开气嘴,让手消液瓶在重力下向下压缩弹簧,压缩过程接受后,在内筒的上端处贴上或画上标记。其余的手消液瓶,参照该手消液瓶的标记的高度来设定高度,无需重复确定标记位置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消液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架体和内筒体;外架体包括外架主体和形成在外架主体上端的挂钩,挂钩用于将手消液托架挂在墙面的扶手栏杆上;外架主体的上端为敞开口,下端形成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筒体形成为圆筒状,其周面与底面封闭,上端为敞开口,内筒体内安装有活塞和弹簧;活塞的外周面与内筒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气密;弹簧支撑在活塞下侧与内筒体的底面上侧之间;手消液瓶用于放置在活塞的上侧,由活塞支撑;内筒体的底面形成有气嘴和单向进气阀,气嘴上安装有盖帽;气嘴对应地插入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一通孔中,单向进气阀对应地插入于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二通孔中;手消液瓶上具有指示标记;随着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被使用,手消液瓶对弹簧的压力减小,手消液瓶在弹簧和活塞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当手消液瓶中的手消液低于预定量时,指示标记露出在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消液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架体和内筒体;外架体包括外架主体和形成在外架主体上端的挂钩,挂钩用于将手消液托架挂在墙面的扶手栏杆上;外架主体的上端为敞开口,下端形成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筒体形成为圆筒状,其周面与底面封闭,上端为敞开口,内筒体内安装有活塞和弹簧;活塞的外周面与内筒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气密;弹簧支撑在活塞下侧与内筒体的底面上侧之间;手消液瓶用于放置在活塞的上侧,由活塞支撑;内筒体的底面形成有气嘴和单向进气阀,气嘴上安装有盖帽;气嘴对应地插入外架体的底板的第一通孔中,单向进气阀对应地插入于外架体的底板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淑君郭洪霞穆婷婷马京京朱文莉王芙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