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秸秆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适合于自动化进行秸秆的收集作业。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作物都可以实现机械化收获作业,其收获仅仅是完成对农作物的果实进行收获,对于作物的秸秆通常采用粉碎的方式抛撒在田地中,这样的作业方式会影响下一季的作物出苗和生长;当然,也有农民采用焚烧秸秆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对影响土壤,造成秸秆的资源浪费。秸秆收集捡拾拖车在国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中的拖车,这种拖车具有很高的收获效率,适合于秸秆的短途收集与运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部分国内的大型农机合作社或养殖企业引进了国外的捡拾车来提高秸秆的收集和运输效率,这种机型不适合我国国情,尤其是多余的南方季节,收集稻秸秆存在很多困难。秸秆收集后可以作为了牲畜饲料、燃料、造纸、生物质能等,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如何实现我国田间秸秆的快速收集与转运,减少能源的浪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实现高效快速收集与转运田间秸秆,避免田间秸秆浪费,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转运车包括收集台(1)和与所述收集台(1)后端连接的转运仓(2),所述收集台(1)的前端设有牵引装置(3),所述转运仓(2)和所述牵引装置(3)上分别设有行走轮(4);所述收集台(1)包括带有拨齿(111)的旋转轴(11)、夹持输送装置(12)和搂草装置(13),所述搂草装置(13)设置于所述收集台(1)的下部,用于将地面上的秸秆收集归堆,所述旋转轴(11)和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2)分别设置于所述收集台(1)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旋转轴(11)带动所述拨齿(111)旋转,将所述搂草装置(13)上所收集的秸秆提升至其后方的夹持输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转运车包括收集台(1)和与所述收集台(1)后端连接的转运仓(2),所述收集台(1)的前端设有牵引装置(3),所述转运仓(2)和所述牵引装置(3)上分别设有行走轮(4);所述收集台(1)包括带有拨齿(111)的旋转轴(11)、夹持输送装置(12)和搂草装置(13),所述搂草装置(13)设置于所述收集台(1)的下部,用于将地面上的秸秆收集归堆,所述旋转轴(11)和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2)分别设置于所述收集台(1)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旋转轴(11)带动所述拨齿(111)旋转,将所述搂草装置(13)上所收集的秸秆提升至其后方的夹持输送装置(12)上,经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2)将秸秆输送至所述转运仓(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台(1)的上方还设置一弧形的护罩(5),所述护罩(5)与所述旋转轴(11)形成同心设置,所述护罩(5)的内侧面与处于旋转状态的所述拨齿(111)间形成一旋转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2)包括与所述旋转轴(11)呈平行设置的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所述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通过驱动装置(123)带动呈对向旋转,所述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122)上垂直设有多个夹持杆(6),所述第一转轴(121)上的夹持杆(6)与所述第二转轴(122)上的夹持杆(6)呈相对排列,所述旋转轴(11)上的拨齿(111)设置于相邻两所述夹持杆(6)所形成的间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6)的上部呈柔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式秸秆收集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搂草装置(13)包括搂草转轴(131)和设置于所述搂草转轴(131)上的呈弧形设置的搂草弹齿(132),所述搂草转轴(131)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石铁,朱炫铭,林君堂,单爱军,刘春旭,许剑平,叶彤,张范良,梁玉成,李存斌,芦磊,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