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191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清除小麦秸秆,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小麦秸秆;S2:复种油菜,播种后不需要耱耙,播种时不施入肥料;S3:苗期田间管理,包括苗期管理的步骤和检查病虫害的步骤;S4:翻耕油菜,将油菜直接翻压还田;S5:施肥,油菜翻耕还田后将肥料全部撒施地表;S6:旋耕整地;S7:播种,针对种子的抗逆性及当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种子在播种之前进行药剂拌种;S8: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用水与保水相结合,降低了夏季高温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有效提高了土壤需水量,达到了雨季水分的高效保蓄及跨季利用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年降水量350‑600mm的我国北方旱作冬小麦种植区。

A Method for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of Winter Wheat in Summer Leisure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属农作物免耕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冬小麦是西北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内为一年一熟制,50%~70%的降雨集中在7-9月,一年一麦田休闲期恰逢雨季,地表裸露,60%的降雨被无效蒸发,这就形成了降水难以储存,降水利用率较差的局面,并且冬小麦收获后,一年一熟区大部分地表裸露,降水地表蒸发损失严重,保水率不足50%。地表覆盖技术,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调节微域生态系统环境等生态功能,休闲期覆盖地膜和秸秆能有效保蓄休闲期降水,但是夏休闲期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应用较少,秸秆覆盖容易发生病虫害和草害;如采用地膜覆盖,连年地膜覆盖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地膜残留量较大,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休闲期地膜覆盖成本高,下茬作物种植施肥困难,杂草难以防控。因此,夏季降水的保蓄和土壤肥力提升如何有机结合,是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急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年降水量350-600mm的我国北方旱作冬小麦种植区,提供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无需覆盖地膜和秸秆就可以达到有效地提高降水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清除小麦秸秆,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小麦秸秆;S2:复种油菜,播种后不需要耱耙,播种时不施入肥料;S3:苗期田间管理,包括苗期管理的步骤和检查病虫害的步骤;S4:翻耕油菜,将油菜直接翻压还田;S5:施肥,油菜翻耕还田后将肥料全部撒施地表;S6:旋耕整地;S7:播种,针对种子的抗逆性及当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种子在播种之前进行药剂拌种;S8:田间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清除小麦秸秆,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小麦秸秆;S2:复种油菜,播种后不需要耱耙,播种时不施入肥料;S3:苗期田间管理,包括苗期管理的步骤和检查病虫害的步骤;S4:翻耕油菜,将油菜直接翻压还田;S5:施肥,油菜翻耕还田后将肥料全部撒施地表;S6:旋耕整地;S7:播种,针对种子的抗逆性及当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种子在播种之前进行药剂拌种;S8:田间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小麦的残茬不用清理,使残茬和裸地在太阳暴晒,利于杀死虫卵和杀灭病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选用油菜播种机械进行播种,播种宽幅为120cm、行距为20cm,播种量为15kg/hm2,品种选择甘蓝型冬油菜品种,播种深度3-4cm,播种时期选择8月1-5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苗期管理包括:苗期后及时查看苗情,如有缺苗现象及早补种,补种时直接撒播即可,出苗后10天后喷施除草剂;检查病虫害的管理包括:检查病虫害,播种后如有病虫害发生,及早防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小麦夏休闲期保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王磊樊廷录李尚忠刘秋红张建军党翼王淑英程万莉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