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18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属于石漠化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整地、种植坑调整、定植、种植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水苔和刺槐相互作用,一方面,刺槐种植坑划分三层,既为刺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与水分,而且有保水作用,能缓慢供给植物水分,为刺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水苔耐寒性强,且具极强吸水能力,生物量相对较大,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加快石漠化地区土壤的恢复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保水性能强,大大节省了石漠化地区种植过程中的水资源,并且长时间下去能够改良石漠化地区的土壤,降低了石漠化地区的治理成本。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by Using Water Moss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漠化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
技术介绍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喀斯特生态系统普遍具有岩石裸露、土体浅薄、水分下渗严重、环境保水性差、基质以及土壤和水环境富钙的生态特征,对植物种类成分有强烈的选择性,喜钙性、耐寒性及石生性的植物种群,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喀斯特石漠化的治理困难重重,导致石漠化地区贫困加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会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具有极强的萌芽力和根蘖力,根系发达,伸展能力强;刺槐在中性土、酸性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整地:将石漠化地区自然形成凹坑进行平整、扩充、起垅,垅宽为1‑1.5m,陇上开种植坑,种植坑长30‑40cm,宽30‑40cm,深50‑60cm,间距为0.8‑1.2cm;S2. 种植坑调整:在种植坑底铺设一层隔离层,隔离层上铺设一层保水层,最后上面加盖一层营养层;S3. 定植:选择品质好、健壮无病害的刺槐苗,并选择在阴天或雨前种植;将水苔泡水10‑20min后,铺在陇上,距离刺槐根部5‑8cm;S4. 种植后管理:刺槐定植后浇定根水,每年施2‑3次肥,施肥后及时浇水,采用喷洒式浇水,同时浇灌水苔;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整地:将石漠化地区自然形成凹坑进行平整、扩充、起垅,垅宽为1-1.5m,陇上开种植坑,种植坑长30-40cm,宽30-40cm,深50-60cm,间距为0.8-1.2cm;S2.种植坑调整:在种植坑底铺设一层隔离层,隔离层上铺设一层保水层,最后上面加盖一层营养层;S3.定植:选择品质好、健壮无病害的刺槐苗,并选择在阴天或雨前种植;将水苔泡水10-20min后,铺在陇上,距离刺槐根部5-8cm;S4.种植后管理:刺槐定植后浇定根水,每年施2-3次肥,施肥后及时浇水,采用喷洒式浇水,同时浇灌水苔;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隔离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腐熟鸡粪30-45份,大豆渣10-20份,腐熟猪粪15-25份,麦麸8-15份的基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保水层为植物秸秆粉碎物。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秸秆为虎皮兰、金钱树、万年青、秸秆、柠条、棉、竹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苔和刺槐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营养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植物秸秆8-15份,泥炭土10-20份,粘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金波石冠旗杨柳君张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