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中,一般需要通过电池为电子设备的各个工作模块提供电能。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一般将电池直接与用于电量传输的导线或者线路板进行连接,使得电池能够为电子设备的各个工作模块供电。但是,由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体积较小,使得在电子设备内电池与导线或者线路板的连接操作的操作空间较小,从而使得电池与导线或者线路板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困难,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旨在使得电池与电子设备的柔性线路板之间的连接及定位方便且准确。第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以及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连接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以及所述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以及第一定位部,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包括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以及第二定位部,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本体以及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连接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以及所述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以及第一定位部,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包括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正极输入端接触,所述负极输出端与所述负极输入端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本体以及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连接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以及所述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以及第一定位部,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包括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以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正极输入端接触,所述负极输出端与所述负极输入端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凸出于所述连接组件表面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凹槽或者开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时,所述第一定位部插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垂直于凸起方向的截面为非对称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设有卡勾,所述第一定位部插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时,所述卡勾扣合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内壁。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线路板,所述正极输出端以及所述负极输出端均设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上还设有正极连接端和/或负极连接端,所述正极连接端通过所述线路板上的第一走线与所述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端通过所述线路板上的第二走线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走线和/或所述第二走线上连接有电池保护元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电子设备本体及所述电池均收容于所述外壳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电池收容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电子设备本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均为磁环,所述第一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的磁极相反。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壁覆盖有导热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的所述电池与所述导热材料层接触。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极耳连接段,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第一极耳连接段与所述正极输出端连接;和/或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极耳连接段,所述第二极耳通过所述第二极耳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原,陈鸿庆,黄光海,鹿麟,谢封超,王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