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补光方法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6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3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补光方法及存储介质,该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显示屏组件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补光机构,以用于向所述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上述电子设备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进行补光,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可靠性。

Optica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Light Supplementary Method and Storag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补光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光学指纹识别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补光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诸如智能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朝着全面屏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屏下指纹技术顺应趋势而生。其中,屏下指纹识是指,指纹识别装置可设置于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移动终端等)的触控显示区域下方;如此,指纹识别区域可位于触控显示区域范围之内。当用户手指接触位于触控显示区域范围内的指纹识别区域时,指纹识别装置就可以进行指纹采集等处理。当前屏下指纹识主要有光学和超声两种方案,相对于超声方案,光学具有低功耗、研发速度快等优点,因而成为当前屏下指纹识方案的主流。而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已出现配置有OLED显示组件的电子设备。鉴于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这种电子设备上一般不再为光学指纹识别装置设置补光光源,以节省成本、简化结构并降低能耗。然而,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一些情况(比如外界光线较暗等)下,这种电子设备可能会出现因发光强度不够,而无法有效进行光学指纹识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电子设备、补光方法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电子设备可能会出现因显示屏组件发光强度不够,而无法有效进行光学指纹识别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显示屏组件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补光机构,以用于向所述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配置有显示屏组件以及上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方法,所述补光方法应用于配置有显示屏组件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补光机构,以用于向所述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所述补光方法包括:在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被触发时,检测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的光强度;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的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光强度低于所述光强度阈值,则开启所述补光机构,以进行补光。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应用于配置有显示屏组件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补光机构,以用于向所述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被触发时,检测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的光强度;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的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光强度低于所述光强度阈值,则开启所述补光机构,以进行补光。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配置有显示屏组件以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中,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向显示屏组件补光的补光机构,该补光机构可以在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发光强度不够时,向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使得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的感光元件仍可以有效地感应到指纹光,从而提高了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补光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中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例如在下面描述中,在第一部件上方形成第二部件,可以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直接接触方式形成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非直接接触方式(即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还可以包括额外的部件)形成的实施例等。而且,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诸如“在…上方”、“在…之下”、“顶部”、“下方”等空间相对术语,以描述如实施例各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另一个(或另一些)元件或部件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若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部件“下方”或“之下”的元件或部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元件或部件“上方”或“之上”。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配置有显示屏组件。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该显示屏组件可以为采用自发光单元作为显示像素的自发光显示屏,例如可以为OLED显示屏或者LED显示屏;也可以是LCD显示屏或者其他被动发光显示屏,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定。当显示屏组件为被动发光显示屏时,电子设备还可以配置有位于被动发光显示屏下方的额外光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说明书的补光结构对显示屏组件是否为自发光不作限定。其中,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向显示屏组件补光的补光机构,该补光机构可以在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发光强度不够(例如外部环境光线较暗,尤其是外部环境光线较暗且电子设备又开启了“护眼模式”)时,向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使得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的感光元件仍可以有效地感应到指纹光,从而提高了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可靠性。此外,上述实施例将补光机构设置于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或称为便携式终端)。这些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手持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字助理、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载电脑等等。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如图1所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智能手机100作为一种典型的移动终端,其可以配置有显示屏组件200和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图1中未画出)。显示屏组件200上设置有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300,以实现光学指纹的采集。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并不局限于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台式电脑、指纹锁等非移动终端。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的补光机构可以包括补光光源和光传输元件。其中,光传输元件可用于将补光光源发射的入射光反射至指纹识别感应区域上,以对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进行补光,并将指纹识别感应区域反射的指纹光折射至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感光元件上。这种补光光源在感光元件的感光光路一侧且可以直射补光的结构设置,既可以实现对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进行有效补光,又不会因补光光源的存在而可能遮挡感光元件感应指纹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指纹光是指携带指纹信息的光信号。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显示屏组件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补光机构,以用于向所述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显示屏组件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内设置有补光机构,以用于向所述显示屏组件上的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补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补光光源;光传输元件,其用于将所述补光光源发射的入射光反射至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上,以对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进行补光,并将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反射的指纹光折射至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感光元件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被触发时,检测所述指纹识别感应区域的光强度,并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的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光强度低于所述光强度阈值,则开启所述补光机构,以进行补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开启所述补光机构之后,实时检测触发补光机构关闭的事件是否到来;若触发补光机构关闭的事件到来,则关闭补光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补光机构关闭的事件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已完成光学指纹采集;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已完成光学指纹识别;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已完成光学指纹识别,且电子设备输出基于识别结果的响应;补光机构当前次的持续补光时长达到预设的补光时长阈值。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元件折射出的指纹光的水平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为单色光光源。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元件包括以下中任意一种:平面镜;棱镜。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包括等腰直角棱镜。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垂直于所述等腰直角棱镜的第一直边面,所述指纹光垂直于所述等腰直角棱镜的第二直边面。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采光镜头,其配合设置于所述上开口处;底座,其配合设置于所述下开口处;感光元件,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采光镜头对应配合。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配置有显示屏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移动终端。15.一种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方法应用于配置有显示屏组件及光学指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焉逢运谢詹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