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膏桐扦插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56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无性系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膏桐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采条、苗床准备、截枝、扦插、插后管理、造林前管理五个步骤,其特征在于苗床的上层为粗河沙层,下层为土层。扦插时,枝条入土部分则应扦插在上层河沙基质中,不宜越过河沙,深入到土层中去。由于整个穗条在粗河沙中,保证了其良好的透气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因积水导致穗条腐烂的几率,穗条生根后便可深入土壤,很好地吸收土壤养分,保证了苗木根系的质量,同时对插穗不需要生根粉处理,只需用多菌灵浸泡消毒即可,降低了成本,是一套操作简单,管理相对可以粗放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无性系繁殖
,具体是一种膏桐的扦插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膏桐(/r叩/ a ccas乙.)又名小桐子、麻疯树、等,属大戟科(Eu-phobiaceae)麻疯树 属(Jatroph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 5m;根系十分发达,老干灰褐色,小枝灰绿至嫩绿 色;单叶互生,卵圆形,长宽近相等,3 5裂或不分裂,叶柄长达15厘米;花单性,雌雄 同株,排列成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种子椭圆形,长18 20隱,直径11隱。膏桐广泛分布 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工业、农业、环保及生态建设上都有应用,目前作为生物能源树种 正在大力开发。当前在膏桐能源林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优良的种质资源,目前可以 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优良单株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无性系化,因此,扦插繁殖的方法就显得十分 重要。关于膏桐扦插繁殖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不同激素处理,不同穗条长度,不同扦插方法等 方面。李向勇(李向勇.麻疯树秋季扦插育苗技术[J].农技服务,2005, (7) :22)在秋季对膏桐扦 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100毫克/公斤浓度生活力生根粉处理,其成苗率达50%以上; 欧国腾(欧国腾,谭世隆,周世敏,等.麻疯树育苗技术初探[J].贵州林业科 技,2006,34(3):16-20)等进行了播种、埋杆、扦插研究,以播种育苗最佳,床圃发芽率达 88. 18%;此外,王朝文(王朝文,郭承刚,李建富,等.现代农业科技.2007(1) :5-6)研究了不同 试剂、不同穗条长度对膏桐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ABTi号生根粉和隨n(k均能促进膏桐插条 生根,但以前者较好,而枝条长度越长,生根率越高。其主要问题就是膏桐插穗易腐烂,从 而导致生根率下降,或所需要的插穗长度较大,且需要一定浓度的生根粉处理,需要在大棚 内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任务是针对膏桐扦插过程中枝条易腐烂,扦插枝条所需长度大,同 时对扦插苗床的土质有一定的要求,扦插后浇水不易掌握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膏桐扦插育 苗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膏桐扦插育苗方法,包括采条、苗床准备、截枝、扦插、插后管理、造林 前管理五个步骤,其特征在于苗床的h层为粗河沙层,下层为土层。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采条是在膏桐休眠期采取1年生以上的木质化枝条; 本专利技术方法的采条时间在膏桐的休眠期内进行,以春季膏桐树枝开始萌动期前几星期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苗床准备是采用上层粗河沙,下层土层的基质搭配,河沙厚度10厘米;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截枝是将穗条截成20-25厘米长的插穗,单斜面切口,角度为45 'C,切 口平滑,用600倍的多菌灵浸泡3-5分钟,取出后待扦插;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扦插是先用同样粗细的木棍进行打孔,扦插后压实,用木棍先打孔主要 是为了防止切口处脱皮,压实为了使插穗充分的跟基质接触,扦插完后第一次浇透水,并在 插穗裸露于空气中的 一端切口处涂上油漆;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扦插时插穗插入苗床的一端仅插于河沙中,切口不接触土壤。;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扦插时株行距5cmX 10cm;本专利技术的插后管理是用遮阴网遮阳,扦插后定时浇水,天晴时,2-5天浇水一次,雨天停 止浇水,注意去除杂草,第30天以后便逐渐开始生根,之后可以减少浇水次数,注意去除杂 草,半年后,苗木根系充分木质化,发育成熟,逢雨季即可起苗造林;本专利技术的造林前管理是造林前一个月停止对苗木的浇水施肥。膏桐枝条含水率高,本身含有较高的内源激素,如果苗床土壤本身中水分多,或者由于 下雨等原因导致苗床中水分增多,遇高温天气插穗就容易腐烂,生根率低,但本专利技术在苗床 准备中,上层采用河沙,透气性好,不易产生积水。扦插时,插穗前端则应扦插在上层河沙 基质中,不宜越过河沙,深入到土层中去。由于整个穗条在粗河沙中,保证了其良好的透气 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因积水导致穗条腐烂的机率,同时也可以保证,穗条生根后便可深入 土壤,很好地吸收土壤养分,保证了苗木根系的质量,同时对插穗不需要生根粉处理,只需 用多菌灵浸泡消毒即可,降低了成本,本方法操作简单,管理相对可以粗放,对操作人员的 技术水平没有限制,对一般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即可。同时,可以在露天进行扦插,而且对土 壤条件要求不严,只要灌溉方便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育苗时间短,不需要生根粉处理,保存率可达90%以上;上层河沙基质, 不易滋生细菌,管理可以较为粗放,扦插半年后便可上山进行造林,根系质量好,造林成活 率高,即节约了管理成本,也节约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地点选择在云南省双江县,该县年平均气温19.5°C,历年最高气温38.rC,历年最低气 温-2.rC。历年平均降雨量1015.2毫米,历年平均蒸发量2308.1毫米,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6%。 主要气候特点是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半干旱。穗条采集在2007年2月下旬进行,采集了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大理地区三个地区的穗条作为 试验对象,每个地区一个苗床。扦插地点由当地县林业局提供,以县林业局露天苗圃地为基 地,海拔1100米。(1) 采条采条在膏桐的休眠期进行,选取l年生以上生长健壮的木质化枝条。采条时 间之所以选择在2月份,主要是因为膏桐此期间处于休期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较多,而且随 着春季的到来,气温也开始逐渐回升,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膏桐作为一个热带树种,耐高 温,但不耐霜冻。而选择1年生以上的木质化枝条,主要是因为不易腐烂。(2) 苗床准备由于苗圃地的限制,林业局的苗圃地长期闲置,土壤板结,粘性较大, 不利于直接扦插。因此采用上层粗河沙,下层土层的基质搭配,河沙厚度10厘米,同时深挖 排水沟的方法扦插育苗。首先先将板结的土层深翻,打碎,去除杂草,并开挖30厘米深的排 水沟,之后在土层上面铺一层10厘米厚的粗河沙。采用这种基质组合,可以有效地避免高温 积水导致的穗条腐烂,同时对于插条的生根较为有利。苗床准备好后,用600倍的多菌灵进 行消毒。(3) 截枝将穗条截成20-25厘米长的插穗,单斜面切口,切成45'C斜角,切口平滑, 用600倍的多菌灵浸泡3-5分钟,取出后待扦插。在截枝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去除带病虫 害的枝条,以免扦插后传播病害。枝条截成20-25厘米,过短则易使得枝条失水死亡,影响 成活率,过长则浪费枝条。(4) 扦插扦插时先用同样粗细的木棍进行打孔,扦插后压实,扦插深度控制在上层河 沙中,用木棍先打孔主要是为了防止切口处脱皮,压实为了使插穗充分的跟基质接触,扦插 完后第一次水浇透。之后用油漆在穗条上端切口刷一层油漆,从而减少枝条的水分蒸发,搭 拱棚覆盖遮阴。(5) 插后管理及造林扦插后定时浇水,天晴时,2-5天浇水一次,雨天停止浇水,注 意去除杂草,30天后开始生根,此时枝条上部已开始萌发大量嫩芽,应及时移除遮阴网, 增强光照,同时可以减少浇水次数,5-10天浇水一次,同时注意去除杂草,病株的及时清理 及消毒。造林前一个月停止对苗木的浇水施肥,减少其旺盛的营养生长,使苗木得到充分的 锻炼,以适宜移栽后生长环境的剧烈变化,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时应尽量避免减少对根系 的伤害。苗木于2007年2月份下旬扦插,至2007年8月份,苗木根系己充分木质化,发育 成熟,而且8月份正是双江县的雨季,因此便起苗造林。到2008年8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膏桐扦插育苗方法,包括采条、苗床准备、截枝、扦插、插后管理、造林前管理五个步骤,其特征在于苗床的上层为粗河沙层,下层为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膏桐扦插育苗方法,包括采条、苗床准备、截枝、扦插、插后管理、造林前管理五个步骤,其特征在于苗床的上层为粗河沙层,下层为土层。2、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苗床为上层10厘米粗河沙,下层为翻耕 后的鱼鳞坑土层。3、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采条是在膏桐休眠期采取1年生以 上的木质化枝条。4、 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采条时间在膏桐的休眠期内进行, 以春季膏桐树枝丌始萌动前的几星期为佳。5、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截枝是将穗条截成20-25厘米长的 插穗,插入苗床的一端为单斜面切口,角度为45'C,切口平滑,用600倍的多菌灵浸泡3-5 分钟,取出后待扦插。6、 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焕成唐军荣胥辉何承忠欧光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