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48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迹球,涉及鼠标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用户长时间使用鼠标容易出现疲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承载座;驱动球;第一坐标组件,对所述驱动球进行承载,所述第一坐标组件与所述驱动球转动式接触,所述第一坐标组件获取所述驱动球沿第一方向滚动的第一距离;第二坐标组件,对所述驱动球进行承载,所述第二坐标组件与所述驱动球转动式接触,所述第二坐标组件获取所述驱动球沿第二方向滚动的第二距离;上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座,控制器,结合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控制终端上的光标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夹角θ范围是0°

Track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迹球
本技术涉及鼠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轨迹球。
技术介绍
传统的鼠标使用方法是通过用户的手部持握鼠标,手部拖动鼠标而对光标进行移动,在对鼠标的操作过程中,用户的手部和手臂需要持续移动,而在用户长时间使用鼠标时,会对手部和手臂造成负担,不利于用户长时间对鼠标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轨迹球,包括:承载座;驱动球;第一坐标组件,对驱动球进行承载,第一坐标组件与驱动球转动式接触,第一坐标组件获取驱动球沿第一方向滚动的第一距离;第二坐标组件,对驱动球进行承载,第二坐标组件与驱动球转动式接触,第二坐标组件获取驱动球沿第二方向滚动的第二距离;上盖,可拆卸连接于承载座,上盖设有供驱动球部分穿过的通孔;控制器,结合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控制终端上的光标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夹角θ范围是0°<θ<18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推动驱动球时,第一坐标组件和第二坐标组件分别获取驱动球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转动的距离,控制器在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后,控制光标移动至目标位置,用户对驱动球进行推动的方式不需要整个手臂移动,减轻了手部和手臂的疲劳度,而且驱动球与第一坐标组件以及第二坐标组件转动式接触,驱动球与第一坐标组件和第二坐标组件具有较小地摩擦力,便于用户对驱动球进行推动,上盖对驱动球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驱动球与第一坐标组件以及第二坐标组件出现分离。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第一坐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与驱动球转动式接触;第一固定座,第一转轴沿第一固定座转动;第一坐标齿轮,设于第一转轴的一端,第一坐标齿轮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重合;第一感应器,电连接于控制器,第一感应器监测第一坐标齿轮经过第一感应器的齿数而获取第一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球与第一转轴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转轴带动第一坐标齿轮转动,第一感应器监测第一坐标齿轮经过的齿数,进而获得驱动球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距离。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第二坐标组件包括:第二转轴,与驱动球转动式接触;第二固定座,第二转轴沿第二固定座转动;第二坐标齿轮,设于第二转轴的一端,第二坐标齿轮的轴线与第二转轴的轴线重合;第二感应器,电连接于控制器,第二感应器监测第二坐标齿轮经过第二感应器的齿数而获取第二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球与第二转轴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二转轴带动第二坐标齿轮转动,第二感应器监测第二坐标齿轮经过的齿数,进而获得驱动球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距离,控制器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而控制光标移动至目标位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轨迹球还包括:第三转轴,对驱动球进行承载,第三转轴与驱动球转动式接触,第三转轴将驱动球抬高于承载座;第三固定座,第三转轴沿第三固定座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转轴将驱动球抬高于承载座,防止驱动球与承载座发生接触而造成用户难以推动驱动球的情况发生,第三转轴与驱动球转动式接触而减少驱动球与第三转轴的摩擦力。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承载座的一侧设有供上盖转动连接的连接轴;承载座远离连接轴的一侧设有卡扣;上盖设有卡接于卡扣的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承载座,上盖上的卡环扣接于承载座的卡扣上,而防止上盖与承载座出现分离,进而保证上盖对驱动球起到稳定地限位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一例中轨迹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载座;11、卡扣;2、驱动球;3、第一坐标组件;31、第一转轴;32、第一固定座;33、第一坐标齿轮;34、第一感应器;4、第二坐标组件;41、第二转轴;42、第二固定座;43、第二坐标齿轮;44、第二感应器;5、上盖;51、卡环;6、第三转轴;7、第三固定座;8、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一种轨迹球,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座1;驱动球2;第一坐标组件3,对驱动球2进行承载,第一坐标组件3与驱动球2转动式接触,第一坐标组件3获取驱动球2沿第一方向滚动的第一距离;第二坐标组件4,对驱动球2进行承载,第二坐标组件4与驱动球2转动式接触,第二坐标组件4获取驱动球2沿第二方向滚动的第二距离;上盖5,可拆卸连接于承载座1,上盖5设有供驱动球2部分穿过的通孔;控制器,结合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控制终端上的光标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夹角θ范围是0°<θ<180°。用户在推动驱动球2时,第一坐标组件3和第二坐标组件4分别获取驱动球2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转动的距离,控制器在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后,控制光标移动至目标位置,用户对驱动球2进行推动的方式不需要整个手臂移动,减轻了手部和手臂的疲劳度,而且驱动球2与第一坐标组件3以及第二坐标组件4转动式接触,驱动球2与第一坐标组件3和第二坐标组件4具有较小地摩擦力,便于用户对驱动球2进行推动,上盖5对驱动球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驱动球2与第一坐标组件3以及第二坐标组件4出现分离。第一坐标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与驱动球2转动式接触;第一固定座32,第一转轴31沿第一固定座32转动;第一坐标齿轮33,设于第一转轴31的一端,第一坐标齿轮33的轴线与第一转轴31的轴线重合;第一感应器34,电连接于控制器,第一感应器34监测第一坐标齿轮33经过第一感应器34的齿数而获取第一距离,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感应器34为sensor光学传感器。驱动球2与第一转轴31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一转轴31带动第一坐标齿轮33转动,第一感应器34监测第一坐标齿轮33经过的齿数,进而获得驱动球2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距离。第二坐标组件4包括:第二转轴41,与驱动球2转动式接触;第二固定座42,第二转轴41沿第二固定座42转动;第二坐标齿轮43,设于第二转轴41的一端,第二坐标齿轮43的轴线与第二转轴41的轴线重合;第二感应器44,电连接于控制器,第二感应器44监测第二坐标齿轮43经过第二感应器44的齿数而获取第二距离,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感应器44为sensor光学传感器。驱动球2与第二转轴41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二转轴41带动第二坐标齿轮43转动,第二感应器44监测第二坐标齿轮43经过的齿数,进而获得驱动球2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距离,控制器获取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而控制光标移动至目标位置。轨迹球还包括:第三转轴6,对驱动球2进行承载,第三转轴6与驱动球2转动式接触,第三转轴6将驱动球2抬高于承载座1;第三固定座7,第三转轴6沿第三固定座7转动。第三转轴6将驱动球2抬高于承载座1,防止驱动球2与承载座1发生接触而造成用户难以推动驱动球2的情况发生,第三转轴6与驱动球2转动式接触而减少驱动球2与第三转轴6的摩擦力。承载座1的一侧设有供上盖5转动连接的连接轴8;承载座1远离连接轴8的一侧设有卡扣11;上盖5设有卡接于卡扣11的卡环51。上盖5通过连接轴8转动连接于承载座1,上盖5上的卡环51扣接于承载座1的卡扣11上,而防止上盖5与承载座1出现分离,进而保证上盖5对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迹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座;驱动球;第一坐标组件,对所述驱动球进行承载,所述第一坐标组件与所述驱动球转动式接触,所述第一坐标组件获取所述驱动球沿第一方向滚动的第一距离;第二坐标组件,对所述驱动球进行承载,所述第二坐标组件与所述驱动球转动式接触,所述第二坐标组件获取所述驱动球沿第二方向滚动的第二距离;上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座,所述上盖设有供所述驱动球部分穿过的通孔;控制器,结合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控制终端上的光标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夹角θ范围是0°<θ<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迹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座;驱动球;第一坐标组件,对所述驱动球进行承载,所述第一坐标组件与所述驱动球转动式接触,所述第一坐标组件获取所述驱动球沿第一方向滚动的第一距离;第二坐标组件,对所述驱动球进行承载,所述第二坐标组件与所述驱动球转动式接触,所述第二坐标组件获取所述驱动球沿第二方向滚动的第二距离;上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承载座,所述上盖设有供所述驱动球部分穿过的通孔;控制器,结合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控制终端上的光标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夹角θ范围是0°<θ<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与所述驱动球转动式接触;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第一固定座转动;第一坐标齿轮,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坐标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重合;第一感应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柱国
申请(专利权)人:超智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