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542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5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盖板;触摸感应装置,叠置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用于感应操作体在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的触控操作;力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的受力信息;以及反馈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受力信息,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日新月异,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触控输入功能不断改进,其中,压力触控板(forcepad)可以为用户带来不同的输入体验,无需设置按键,只需侦测用户的按压力度即可实现点选等操作。但是现有的压力触控板的设置方式是需要在电子设备表面进行挖空,使压力触控板表面显露,以感受到下沉的压力,不能将压力触控板隐藏于其他部件下方,对电子没备形态的改变和压力触控板的使用方式造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盖板;触摸感应装置,叠置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用于感应操作体在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的触控操作;力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的受力信息;以及反馈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受力信息,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区域外周的第二盖板区域;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叠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区域的内表面;所述力学检测装置叠置于所述第二盖板区域的内表面,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基于所述振动信号得到所述盖板的受力信息;所述反馈装置叠置于所述第二盖板区域的内表面,用于基于所述受力信息产生振动力,并将所述振动力传递至所述盖板,以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触摸感应装置的感应面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力学检测装置的至少部分区域叠置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的与所述感应面相对的背面;所述反馈装置的至少部分区域叠置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的背面。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反馈装置包括驱动器和可形变材料,所述可形变材料在表面受到电场作用时发生形变;所述驱动器用于根据所述受力信息在所述可形变材料表面施加电场,驱动所述可形变材料发生形变,提供振动力,以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力学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得到所述盖板的受力信息,并根据所述受力信息向所述驱动器发送驱动触发信号,以使所述驱动器根据所述驱动触发信号驱动所述可形变材料发生形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盖板的受力信息包括施加在所述盖板上的压力在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方向上的压力值;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器发送驱动触发信号。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压力值确定施加在所述可形变材料上的电场的参数,并向所述驱动器发送包含所述电场参数的驱动触发信号,以使所述驱动器根据所述电场参数向所述可形变材料表面施加电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其中,所述盖板、所述触摸感应装置、所述力学检测装置和所述反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盖板为透明硬质材料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表面上。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盖板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获得盖板的受力信息;基于所述受力信息控制反馈装置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获得盖板的受力信息包括:获得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产生的振动信号;所述基于所述振动信号获得施加在所述盖板上的压力在垂直于所述盖板方向上的压力值;判断所述压力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所述基于所述受力信息控制反馈装置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包括:在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向所述反馈装置发送驱动触发信号,以控制所述反馈装置产生振动力。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附图说明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图2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B示意性示出了图2A中的E-E截面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形变材料的形变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力学检测装置和反馈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5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盖板、触摸感应装置、力学检测装置和反馈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B示意性示出了图5A中的F-F截面的示意图;图6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盖板、触摸感应装置、力学检测装置和反馈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B示意性示出了图6A中的G-G截面的示意图;以及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附图中示出了一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应理解,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一些方框或其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这些指令在由该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创建用于实现这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所说明的功能/操作的装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微代码等)的形式来实现。另外,本公开的技术可以采取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者结合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盖板;触摸感应装置,叠置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用于感应操作体在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的触控操作;力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盖板;触摸感应装置,叠置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用于感应操作体在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的触控操作;力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的受力信息;以及反馈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受力信息,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盖板;触摸感应装置,叠置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用于感应操作体在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的触控操作;力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的受力信息;以及反馈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受力信息,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区域外周的第二盖板区域;所述触摸感应装置叠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区域的内表面;所述力学检测装置叠置于所述第二盖板区域的内表面,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基于所述振动信号得到所述盖板的受力信息;所述反馈装置叠置于所述第二盖板区域的内表面,用于基于所述受力信息产生振动力,并将所述振动力传递至所述盖板,以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触摸感应装置的感应面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力学检测装置的至少部分区域叠置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的与所述感应面相对的背面;所述反馈装置的至少部分区域叠置于所述触摸感应装置的背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反馈装置包括驱动器和可形变材料,所述可形变材料在表面受到电场作用时发生形变;所述驱动器用于根据所述受力信息在所述可形变材料表面施加电场,驱动所述可形变材料发生形变,提供振动力,以给所述操作体以操作反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力学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盖板在受到操作体的触控操作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号得到所述盖板的受力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营程孝仁王智虎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