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扫描单元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35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涉及激光打印技术领域,能够补偿光学扫描单元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折射率和波长的变化导致光束的焦点运动,进而提升打印图像的质量。包括:光源,用于发散光束。光学偏转器,用于偏转光源出射的光束。设置在光源与光学偏转器之间的第一光学单元,第一光学单元包括折射单元和衍射单元。设置在光学偏转器出光方向的第二光学单元,用于使光学偏转器偏转的光束在扫描目标表面上成像。其中,第一光学单元在主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r与衍射光焦度Φd的比值范围为0.3<Φr/Φd<0.5。第一光学单元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s与衍射光焦度Φn的比值范围为0.7<Φs/Φn<1.0。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扫描单元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打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有光学扫描单元,光学扫描单元将图像信息调制成的光扫描到感光体表面,并使用偏转导向装置使光沿着主扫描方向偏转扫描。光源发射出来的光通过准直透镜、柱面透镜、F-θ透镜(平场聚焦透镜),聚焦到感光体的表面。为了能够降低光学扫描单元的成本,通常准直透镜的材料为塑料,但是由于塑料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容易造成当工作中的光学扫描单元内部温度升高之后,准直透镜的折射率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会导致光源发射出的光聚焦到感光体的表面的焦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并且,光源由于温度上升,光源发射的光的波长变长,也会导致聚焦到感光体表面的光束焦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光源发射的光聚焦到感光体表面的焦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则光会不正确地聚焦到感光体上,对最终的打印效果会造成影响,降低打印图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能够补偿光学扫描单元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折射率和波长的变化导致光束的焦点运动,进而提升打印图像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包括光源,用于发散光束;光学偏转器,用于偏转所述光源出射的光束;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学偏转器之间的第一光学单元,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包括折射单元和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光学偏转器出光方向的第二光学单元,用于使所述光学偏转器偏转的光束在扫描目标表面上成像;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在主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r与衍射光焦度Φd的比值范围为0.3<Φr/Φd<0.5;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s与衍射光焦度Φn的比值范围为0.7<Φs/Φn<1.0。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单元的主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与衍射光焦度之比(Φr/Φd)m与所述第一光学单元的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与衍射光焦度之比(Φs/Φn)s的比值范围为:0.3<(Φr/Φd)m/(Φs/Φn)s<0.5。可选地,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光源的波长的变化为dλ/dT,其中,dλ/dT<0.25。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包括变形透镜,或者包括独立的准直透镜和圆柱透镜。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单元为塑胶材质,所述折射单元以及所述衍射单元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于所述变形透镜的入射光侧表面和出射光侧表面。可选地,在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光学单元之间设置有孔径光阑;或者,在所述第一光学单元与所述光学偏转器之间设置有孔径光阑。可选地,0.35<Φr/Φd<0.45,0.98<Φs/Φn<1。可选地,0.35<(Φr/Φd)m/(Φs/Φn)s<0.4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如上所述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单元,还包括在所述扫描目标表面上形成潜像的感光单元,将所述感光单元上的所述潜像显影为碳粉图像的显影单元,将所述碳粉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转印装置,以及将所述转印介质上的碳粉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扫描单元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光源、光学偏转器、第一光学单元以及第二光学单元。其中,第一光学单元设置在光源和光学偏转器之间,且第一光学单元包括有衍射单元和折射单元。通过折射单元和衍射单元分别对光源发射出的光进行折射和衍射,从而使由第一光学单元出射的光的焦距相对稳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光学偏转器的出光方向还设置有第二光学单元,通过第二光学单元对经过光学偏转器偏转后的光束聚焦使光束在扫描目标表面上成像。上述第一光学单元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折射光焦度为Φr、衍射光焦度为Φd,Φr与Φd的比值范围为0.3到0.5之间;第一光学单元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折射光焦度为Φs、衍射光焦度为Φn,Φs与Φn的比值范围为0.7到1.0之间;当Φr与Φd的比值、Φs与Φn的比值分别设置在上述范围时,该光学扫描单元最终聚焦在扫描目标表面的焦点的位置变化受到温度影响较小,从而提高该光学扫描单元在扫描目标表面上的成像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扫描单元主扫描方向的光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扫描单元副扫描方向的光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扫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束通过第一光学单元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扫描方向焦点变化与Φr/Φd的关系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扫描方向焦点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副扫描方向焦点变化与Φs/Φn的关系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副扫描方向焦点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图标:100-光学扫描单元;10-光源;20-光学偏转器;30-第一光学单元;31-折射单元;32-衍射单元;33-孔径光阑;40-第二光学单元;50-支撑单元;200-电子照相成像装置;210-感光单元;220-显影单元;230-转印装置;240-定影装置;250-充电辊;260-清洁单元;270-记录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扫描单元100,包括:光源10,用于发散光束;光学偏转器20,用于偏转光源10出射的光束;设置在光源10与光学偏转器20之间的第一光学单元30,第一光学单元30包括折射单元31和衍射单元32;设置在光学偏转器20出光方向的第二光学单元40,用于使光学偏转器20偏转的光束聚焦在扫描目标表面上成像。第一光学单元30在主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r与衍射光焦度Φd的比值范围为:0.3<Φr/Φd<0.5(1)第一光学单元30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s与衍射光焦度Φn的比值范围为:0.7<Φs/Φn<1.0(2)其中,副扫描方向为扫描目标表面的旋转运动方向,主扫描方向与副扫描方向相互垂直。该光学扫描单元100正常工作时,光源10发散光束,光束经过第一光学单元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用于发散光束;光学偏转器,用于偏转所述光源出射的光束;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学偏转器之间的第一光学单元,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包括折射单元和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光学偏转器出光方向的第二光学单元,用于使所述光学偏转器偏转的光束在扫描目标表面上成像;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在主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r与衍射光焦度Φd的比值范围为0.3<Φr/Φd<0.5;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s与衍射光焦度Φn的比值范围为0.7<Φs/Φn<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用于发散光束;光学偏转器,用于偏转所述光源出射的光束;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学偏转器之间的第一光学单元,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包括折射单元和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光学偏转器出光方向的第二光学单元,用于使所述光学偏转器偏转的光束在扫描目标表面上成像;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在主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r与衍射光焦度Φd的比值范围为0.3<Φr/Φd<0.5;所述第一光学单元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Φs与衍射光焦度Φn的比值范围为0.7<Φs/Φn<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单元的主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与衍射光焦度之比(Φr/Φd)m与所述第一光学单元的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光焦度与衍射光焦度之比(Φs/Φn)s的比值范围为:0.3<(Φr/Φd)m/(Φs/Φn)s<0.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光源的波长的变化为dλ/dT,其中,dλ/dT<0.25。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华王超王东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