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电池放电后负极极片中剩余活性锂容量的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放电后负极极片中剩余活性锂容量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二次电池中,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对于其它种类的二次电池来说,其较高的能量密度优势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其中,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其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动大巴动力系统,并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基于度电成本考虑,对锂离子二次电池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但是在石墨负极表面会发生固体-电解质液界面膜(SEI膜)的溶解-修复平衡,导致可用于正负极之间穿梭的活性锂离子不断减少,从而不可避免地发生容量损失。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活性物质、以钛酸锂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不生成SEI膜,可以避免由SEI膜的溶解-修复平衡引起的负极副反应导致的容量损失,但是钛酸锂较高的电压平台导致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较低,能量密度过低,且钛酸锂昂贵的单价导致单位Wh成本过高。因此,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兼顾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放电后负极极片中剩余活性锂容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在25℃下,将待测试电池以倍率电流I1充电至100%SOC,然后以倍率电流I1放电至0%SOC,结束后得到电池首周充电过程中的V‑SOC曲线,V表示开路电压,电池首周充电过程中的充电容量用Cap1表示;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V‑SOC曲线处理得到dSOC/dV‑V曲线,取该dSOC/dV‑V曲线上电压由高至低方向第一个波峰与第二个波峰之间的波谷位置对应的电压值,并记为V1,然后在步骤1得到的V‑SOC曲线上找到电压为V1时对应的SOC数值,并记为SOC1;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放电至0%SO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放电后负极极片中剩余活性锂容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在25℃下,将待测试电池以倍率电流I1充电至100%SOC,然后以倍率电流I1放电至0%SOC,结束后得到电池首周充电过程中的V-SOC曲线,V表示开路电压,电池首周充电过程中的充电容量用Cap1表示;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V-SOC曲线处理得到dSOC/dV-V曲线,取该dSOC/dV-V曲线上电压由高至低方向第一个波峰与第二个波峰之间的波谷位置对应的电压值,并记为V1,然后在步骤1得到的V-SOC曲线上找到电压为V1时对应的SOC数值,并记为SOC1;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放电至0%SOC的电池拆解,得到负极极片,将双面涂覆的负极极片处理成单面涂覆的负极极片并裁切后或直接将单面涂覆的负极极片裁切后,与锂金属片组装成扣式半电池,将得到的扣式半电池以倍率电流I2进行满充满放循环测试,记录扣式半电池第N周放电过程中的V-SOC曲线,其中N≥2,扣式半电池第N周放电过程中的放电容量用Cap2表示,扣式半电池充放电的倍率电流I2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I2=(S2/S1)×I1公式(1);其中,S1表示步骤1中待测试电池使用的正极极片上正极膜片的覆盖面积,S2表示步骤3中组装的扣式半电池使用的负极极片的面积,I1表示步骤1中待测试电池首周充放电过程中的倍率电流;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V-SOC曲线处理得到dSOC/dV-V曲线,取该dSOC/dV-V曲线上电压由低至高方向第一个波峰与第二个波峰之间的波谷位置对应的电压值,并记为V2,然后在步骤3得到的V-SOC曲线上找到电压为V2时对应的SOC数值,并记为SOC2;步骤5,利用公式(2)计算得到SOC0,SOC0表示与待测试电池处于相同化学体系下但未进行负极预嵌锂的非补锂电池在电压为V2时的SOC状态:SOC0=SOC2×(Cap2/S2)×(S1/Cap1)公式(2);步骤6,计算SOC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飞,王国宝,刘江,杜国栋,刘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