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12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58
照明装置(1)具备:光源(20),包括基板(21)及安装在基板(21)上的发光元件;保持部件(30),保持基板(21);以及反射部件(40),具有将从光源(20)射出的光反射的内周面。光源(20)的侧方被保持部件(30)的外侧壁部(34)和反射部件(40)的外壁部(77)遍及整周包围。这样,抑制了虫子进入到收容发光部的空间中,抑制了因虫子进入该空间而造成的照射光的光量下降及观感的变差。

Ligh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照明装置,有在日本特开2017-68937号公报中记载的结构。该照明装置具备主体、光源及安装部件,光源包括基板和安装在基板上的发光元件。此外,安装部件具有在与基板的周缘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框体上设置有周向的一部分不存在的缺口部的形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凹部和螺孔。基板被从安装部件的缺口部容纳到凹部内,在此状态下,将螺钉从下侧插通到螺孔中并拧入到基部的底面。这样,将光源安装到基部上。在上述照明装置中,由于保持光源的安装部件(框体)在周缘部的一部分具有缺口部,所以虫子可能穿过缺口部进入到收容着发光元件的空间中而引起照射光的光量下降或观感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虫子进入到收容发光部的空间中、能够抑制因虫子进入该空间而照射光的光量下降及观感变差的照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包括基板及安装在该基板上的发光元件;保持部件,保持上述基板;以及反射部件,具有将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反射的内周面;上述光源的侧方被上述保持部件的侧壁和上述反射部件的侧壁遍及整周包围。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能够抑制虫子从光源的侧方的进入。因而,能够抑制虫子进入到收容发光部的空间中,能够抑制起因于虫子向该空间的进入的照射光的光量下降及观感的变差。优选为,在保持部件的侧壁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端部上,设置有包括第1端面、与该第1端面相连的第1台阶部、以及与该台阶部的与第1端面侧相反侧的端部相连的第2端面的第1接触部,在反射部件的侧壁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上设置有第2接触部,该第2接触部具有与第1端面对应的形状的第3端面、与第1台阶部对应的形状的第2台阶部、以及与第2端面对应的形状的第4端面,并且具有与第1接触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保持部件的第1接触部与反射部件的第2接触部相互嵌合。由此,通过使侧方部成为迷宫构造,能够进一步防止虫子进入。优选为,保持部件及反射部件分别具备具有半圆弧状的边缘的缺口,保持部件的缺口和反射部件的缺口相互协同而构成贯通孔,贯通孔的内周面具有与穿过该贯通孔并向光源供给电力的电缆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由此,能够在防止虫子进入的同时供给电力。优选为,由保持部件、反射部件和透镜,将光源的侧方及光源的高度方向的透光部件侧的空间包围。由此,除了侧方之外,还能够防止虫子从透镜侧进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照明装置的主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将上述照明装置以包含高度方向和径向的切截面切断时的剖视图。图4是从与图2不同的角度观察时的照明装置的主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上侧观察上述照明装置的保持部件的第1支架时的立体图。图6是从下侧观察上述第1支架时的立体图。图7是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从下侧能看到保持部件的平面图。图8是包括光源、保持部件、反射部件及透光部件的组件的立体图。图9是包括光源、保持部件、反射部件、透光部件及框体的组件的立体图。图10是从上侧观察透光部件时的立体图。图11是从上侧观察反射部件时的立体图。图12是从下侧观察反射部件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照明装置;20光源;21基板;30保持部件;34保持部件的外侧壁部;40反射部件;50透光部件;70保持部件的缺口;77反射部件的外壁部;85保持部件的接触部;86保持部件的第1端面;87保持部件的台阶部;88保持部件的第2端面;90反射部件的缺口;91贯通孔;95反射部件的接触部;R方向反射部件的贯通孔的径向;θ方向反射部件的贯通孔的周方向;Z方向照明装置的高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在包括多个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等的情况下,从最初就设想了将这些特征部分适当地组合来构建新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及附图中,R方向是以下说明的反射部件40的贯通孔41的径向,θ方向是贯通孔41的周向。此外,Z方向表示照明装置1的高度方向。R方向、θ方向及Z方向相互正交。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中心轴,表示包括贯通孔41的中心轴的直线(贯通孔41的中心轴和其延长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对Z方向与从照明装置1的光源20射出的光的光轴方向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Z方向也可以不与从照明装置的光源射出的光轴方向一致。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使用与铅垂方向或水平方向关联的词语,例如下侧、上侧、水平方向等的情况下,这些词语是在来自照明装置1的射出光被向铅垂方向下侧照射、该射出光的光轴与铅垂方向一致的状态下表现的。在本实施例中,Z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大致”,表示人以目视确认时看起来为这样,例如,所谓“与Z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表示人沿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能看到的方向。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照明装置1的主要部的分解立体图。照明装置1是埋入型下照灯,被埋入配置在大厅等的建筑物的顶棚中,对下方进行照明。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1具备基台10、框体60及安装部55。基台10是照明装置1的外轮廓部件,具有有底圆筒状部11。基台10作为在有底圆筒状部11内安装光源20(参照图3)的安装台发挥功能。此外,基台10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翅片12。基台10整体也作为使由光源20产生的热放散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特别是翅片12将来自光源20的热向外界气体散热。因此,基台10优选的是由金属材料等的导热率较高的材料构成。基台10也可以通过铝压铸等将有底圆筒状部11与翅片12一体成形。或者,基台10也可以是将有底圆筒状部11与翅片12接合的结构。在此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通过将设置在有底圆筒状部上的突起插入到设置在翅片上的孔中之后使其塑性变形,将有底圆筒状部与翅片连接。另外,基台也可以不具有翅片。框体60是具有2重构造的筒状的部件,包括外侧圆筒状部件61和内侧圆筒状部件62。内侧圆筒状部件62被收容在外侧圆筒状部件61内,来自光源20的光经过内侧圆筒状部件62的内部被向照明装置1的外部射出。框体60的外径是与基台10的外径相同程度。框体60由铝等的金属材料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树脂材料适当地形成。如图2所示,外侧及内侧圆筒状部件61、62在Z方向上的光源20侧(上侧)的端部具有向Rθ平面的内侧突出并沿Z方向延伸的2个凸起部61a、62a,在各凸起部61a、62a的中央,设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螺孔。2个凸起部61a、62a夹着中心轴在R方向上对置配置。照明装置1具备2个螺钉81,2个螺钉81夹着中心在R方向上对置配置。将各螺钉81从上侧拧入到基台10、外侧圆筒状部件61的凸起部61a的螺孔、以及内侧圆筒状部件62的凸起部62a的螺孔中,将框体60固定到基台10上。安装部55具有2个安装弹簧71。2个安装弹簧71例如以在框体60的径向(与R方向一致)上夹着中心轴对置的方式配置在框体60外侧,各安装弹簧71被安装在框体60上。各安装弹簧71在被固定到顶棚的埋入孔中之前的状态下沿与Z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安装弹簧71例如由长条状的金属板构成,具有板簧构造。照明装置1通过安装弹簧71抵接在埋入孔的周围而被固定到顶棚上。另外,安装弹簧71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此外,安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包括基板及安装在该基板上的发光元件;保持部件,保持上述基板;以及反射部件,具有将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反射的内周面,上述光源的侧方被上述保持部件的侧壁和上述反射部件的侧壁遍及整周包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10 JP 2017-216966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包括基板及安装在该基板上的发光元件;保持部件,保持上述基板;以及反射部件,具有将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反射的内周面,上述光源的侧方被上述保持部件的侧壁和上述反射部件的侧壁遍及整周包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部件的侧壁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端部上,设置有包括第1端面、与该第1端面相连的第1台阶部、以及与该台阶部的与第1端面侧相反侧的端部相连的第2端面的第1接触部,在反射部件的侧壁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上设置有第2接触部,该第2接触部具有与第1端面对应的形状的第3端面、与第1台阶部对应的形状的第2台阶部、以及与第2端面对应的形状的第4端面,并且具有与第1接触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上述保持部件的第1接触部与上述反射部件的第2接触部相互嵌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及上述反射部件分别具备具有半圆弧状的边缘的缺口,上述保持部件的缺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供田梢吾三轮龙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