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供水管道水锤试验的
,具体而言,涉及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水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自然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区域性缺水严重,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近几年国家以及大部分地方大力发展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目前,由于供水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长距离供水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常见、最突出的问题是长距离供水管道的水锤防护,因此,应给与供水管道的安全防护问题足够的重视。现时,利用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对长距离供水管道进行水锤试验研究,以获得供水管道的振动幅度、振动速率(轴向和竖向)、振动频率(轴向和竖向)、应力应变(主要为轴向、径向、环向)、管内流速、管道的应力波以及水锤波等数据。现有技术中,需要将供水管道试验管段设置为可动状态,但是,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的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包括供水管道,沿着所述供水管道 ...
【技术保护点】
1.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管道,沿着所述供水管道的首端至末端的方向,所述供水管道具有前非试验管段、试验管段以及后非试验管段,所述试验管段的两端分别对应对接在前非试验管段及后非试验管段;所述试验管段的末端设置有快速阀门;所述试验管段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布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活动设有多个沿所述滑轨移动的移动支座,所述试验管段固定连接在多个移动支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管道,沿着所述供水管道的首端至末端的方向,所述供水管道具有前非试验管段、试验管段以及后非试验管段,所述试验管段的两端分别对应对接在前非试验管段及后非试验管段;所述试验管段的末端设置有快速阀门;所述试验管段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布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活动设有多个沿所述滑轨移动的移动支座,所述试验管段固定连接在多个移动支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底部具有平整状的抵压面,所述抵压面抵接在水泥板上,且所述滑轨通过螺栓固定的水泥板上;所述抵压面上凸设有倾斜布置的嵌入尖端,所述嵌入尖端嵌入在水泥板中,且所述嵌入尖端朝向抵压面的外周边倾斜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面朝向所述滑轨的两侧向外延伸,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抵压面后紧固在水泥板中;所述抵压面上凸设有多个弹性凸起,多个所述弹性凸起环绕布置在所述螺栓的外周。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座具有朝上布置且呈弧面状的配合面,所述试验管段下部的表面对接在所述配合面上;所述移动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卡条,所述弧形卡条的下端与移动支座铰接,两个所述弧形卡条扣压在所述试验管段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弧形卡条的上端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的周边形成有多个倾斜凸起,多个所述倾斜凸起围合形成包围圈状;所述倾斜凸起朝向所述配合面的中心位置倾斜布置,且所述倾斜凸起抵接在所述试验管道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水管道试验管段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移动支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方亮,陈若舟,陈俊,王磊,丘瑾炜,王天奕,郭泽斌,林俊,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