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用多功能台架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使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用多功能台架。
技术介绍
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后,还有很多施工工序,入敲击检测、局部修复和注浆作业等等,但是,现有的隧道施工用台架,体积过大,在敲击检测、局部修复和注浆作业时使用不方便、灵活性差,不能因施工环境的改变调整台架的高度;同时,传统的台架的作业平台大多为方形结构,作业平台不能很好的贴合隧道的内壁,施工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传统的施工台架体积过大,影响隧道内的车辆通行,同时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输方便,灵活性好,适用性强和施工方便的隧道用多功能台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隧道用多功能台架,包括攀爬架体和作业平台,所述攀爬架体包括底座、支架和梯子,所述底座为长方形结构的框体;底座上部设置有呈四棱台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由多个上下叠加的支杆组成,上部的支杆与下部的支杆通过连接件连接;支杆之间纵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杆,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至连接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固定杆围成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为长方形框架,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用多功能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攀爬架体和作业平台,所述攀爬架体包括底座(2)、支架和梯子(4),所述底座(2)为长方形结构的框体;底座(2)上部设置有呈四棱台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由多个上下叠加的支杆(3)组成,上部的支杆(3)与下部的支杆(3)通过连接件(8)连接;支杆(3)之间纵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杆(6),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端部固定至连接件(8);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固定杆(6)围成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为长方形框架,第一支撑单元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踏板(18);所述第一踏板(18)为长方形结构的板体,第一踏板(18)上开设有多个呈六边形的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多功能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攀爬架体和作业平台,所述攀爬架体包括底座(2)、支架和梯子(4),所述底座(2)为长方形结构的框体;底座(2)上部设置有呈四棱台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由多个上下叠加的支杆(3)组成,上部的支杆(3)与下部的支杆(3)通过连接件(8)连接;支杆(3)之间纵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杆(6),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端部固定至连接件(8);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固定杆(6)围成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为长方形框架,第一支撑单元内部均设置有第一踏板(18);所述第一踏板(18)为长方形结构的板体,第一踏板(18)上开设有多个呈六边形的通孔,第一踏板(18)一侧开设有呈长方形的通行口(22);通行口(22)一侧设置有固定座(23);支架一侧纵向等距设置有多组作业平台,每组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杆(11)和第二踏板(16),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杆(11)通过连接件(8)组成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为长方形框架,第二支撑单元通过连接件(8)与支架连接,第二支撑单元内部设置有第二踏板(16);第二支撑单元上部一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之间通过连接件(8)连接形成弧形杆,所述弧形杆顶部连接至支架;第二支撑单元与支架连接处设置有梯子(4),所述梯子(4)顶部与固定于支杆(3)之间的第二固定杆(11)可拆卸连接,所述梯子(4)底部与固定座(23)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用多功能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单元,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为多个第三固定杆(10)围成的长方形框架,第三支撑单元内部设置有第三踏板,第三支撑单元通过梯子(4)与位于顶部的固定座(23)连接。3.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