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亭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亭。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对电力隧道进行通风,通常在隧道进出口处设有通风亭来进行通风,同时防止人或动物误入隧道,发生危险。然而,现有的通风亭只能起到初步防止人或动物误入的情况,而一旦发生蓄意进入通风亭或通风亭内的湿气或温度超标的情况时,电力人员或维护人员无法及时的了解,并作出反应,不仅容易导致隧道内的电力设施容易受损,如果电力维护人员此时进入隧道内还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风亭损坏人们无法及时得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亭,安装于隧道进口或出口处,通风亭包括:通风亭框架,通风亭框架设置在隧道的进口处或出口处;通风窗,通风窗设置在通风亭框架上,以用于通风;防破坏传感器,防破坏传感器设置在通风窗的内侧,以监测通风窗的振动大小;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防破坏传感器连接,以接收防破坏传感器的振动信号;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以根据数据采集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通风窗是否破坏,并将通风窗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监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亭,安装于隧道进口或出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亭包括:通风亭框架(10),所述通风亭框架(10)设置在所述隧道的进口处或出口处;通风窗(20),所述通风窗(20)设置在所述通风亭框架(10)上,以用于通风;防破坏传感器(30),所述防破坏传感器(30)设置在所述通风窗(20)的内侧,以监测所述通风窗(20)的振动大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防破坏传感器(30)连接,以接收所述防破坏传感器(30)的振动信号;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以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所述通风窗(20)是否破坏,并将所述通风窗(20)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监控人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亭,安装于隧道进口或出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亭包括:通风亭框架(10),所述通风亭框架(10)设置在所述隧道的进口处或出口处;通风窗(20),所述通风窗(20)设置在所述通风亭框架(10)上,以用于通风;防破坏传感器(30),所述防破坏传感器(30)设置在所述通风窗(20)的内侧,以监测所述通风窗(20)的振动大小;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防破坏传感器(30)连接,以接收所述防破坏传感器(30)的振动信号;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以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所述通风窗(20)是否破坏,并将所述通风窗(20)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监控人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20)为百叶窗,所述通风亭还包括: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设置在所述百叶窗的内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百叶窗的叶片;其中,所述监控中心与所述推拉杆连接,所述推拉杆与所述百叶窗连接,所述监控中心通过所述推拉杆控制所述百叶窗的叶片打开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亭还包括:机械调节器(40),所述机械调节器(40)设置在所述百叶窗的外侧,所述机械调节器(40)与所述百叶窗的叶片连接,以控制所述百叶窗的叶片打开或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亭还包括:流量传感器(90),所述流量传感器(90)设置在通风亭框架(10)内侧并位于所述隧道的通风口处,以用于监测所述通风口处的风流量,所述流量传感器(90)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接收所述流量传感器(90)监测的风流量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给所述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将所述风流量信息传送给监控人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亭包括:防护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鹤鸣,王金双,王大勇,张子伟,高智益,韩锋,杨震威,张明广,慕瑞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