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佳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40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风机的风窗前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与用于控制挡风板移动的控制部连接,控制部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连接,控制部控制挡风板移动以改变风窗的开口大小,以使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工作时,风量传感器首先将测得的实时风量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比较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的大小,即两者的差值,若实时风量大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减小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以减小风量,同理,若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增大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调节风量,稳定风流,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保证了矿井的安全运行。

An 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巷道通风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调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矿发展迅速的当下,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发展的要素之一,但各巷道的风阻不稳将影响整个矿井的通风系统,所以局部通风调整是尤为重要的,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木板封闭部分巷道或者人工采集风量后通过石墙对风量进行调整,上述两种方式既费工又费时,人工成本以及用料成本高,而且准确度不高,仍存在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巷道风量调整成本高、准确度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风量调整准确度高的自动调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风窗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所述风窗的开口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移动的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风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实时风量,控制所述挡风板移动以改变所述风窗的开口大小,以使所述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与水平设置的齿条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上,所述齿轮与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件连接,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齿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的开口大小。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与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包括与第二动力件连接的转轮,所述转轮外侧套装有随所述转轮一同转动的链条,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链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的开口大小。优选的,所述转轮与用于固定所述传送带于巷道壁上的固定座连接。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为方形挡风板,所述方形挡风板的顶部与所述链条连接。优选的,所述方形挡风板通过螺钉与所述链条连接。优选的,所述方形挡风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滚轮。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所述转轮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部包括用于存储所述标准风量的存储器、用于接收所述实时风量的数据接收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数据接收器均与判断器连接,所述判断器用于比较所述实时风量和所述标准风量的大小,所述判断器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移动的信号器连接;当所述实时风量大于所述标准风量时,所述信号器控制所述挡风板向减小所述风窗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实时风量小于所述标准风量时,所述信号器控制所述挡风板向增大所述风窗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风机的风窗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风窗的开口的挡风板,挡风板与用于控制挡风板移动的控制部连接,控制部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连接,控制部根据风量传感器获取的实时风量,控制挡风板移动以改变风窗的开口大小,以使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工作时,风量传感器首先将测得的实时风量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比较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的大小,即两者的差值,若实时风量大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减小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以减小风量,同理,若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增大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调节风量,稳定风流,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保证了矿井的安全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图1-3中:1为转轮、2为风窗、3为滚轮、4为挡风板、5为控制部、6为风量传感器、7为机巷、8为进风风流、9为回采工作面、10为风巷、11为回风风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风量调整准确度高的自动调风装置。请参考图1~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风机的风窗2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风窗2的开口的挡风板4,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控制部5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6连接,控制部5根据风量传感器6获取的实时风量,控制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风窗2的开口大小,以使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其中,标准风量是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巷道的风阻等数据得出的一个理论数据,并不特指某一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巷道的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时,风流处于稳定状态。可以理解的是,风机中产生的风流从风窗2通过吹入巷道中,在风窗2前设置挡风板4,且挡风板4可以移动,当挡风板4发生移动时,风窗2被挡风板4遮挡的面积也随之改变,即风窗2上可以使风流通过的开口的大小发生变化,从而调节风窗2的通风量,因而,挡风板4的移动轨迹并无具体限定,可以水平移动,也可以竖直移动,只要能够改变风窗2的开口大小的移动轨迹均可应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并且,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控制部5控制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风窗2的开口大小,使由风量传感器6测得的实时风量增大或者减小以达到实现稳定风流的标准风量。工作时,风量传感器6首先将测得的实时风量发送给控制部5,控制部5比较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的大小,即两者的差值,若实时风量大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5控制挡风板4向减小风窗2的开口的方向移动,以减小风量,同理,若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5控制挡风板4向增大风窗2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调节风量,稳定风流,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保证了矿井的安全运行。优选的,风量传感器6安装于距通风设施100-200m,巷道壁下0.5m、距巷帮0.3m的位置,而控制部5可以就近安装,控制部5调节误差在1-5%之间,即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之间的差值在1-5%之间,则不需要调整实时风量,避免风流因其它原因而造成误操作,保证系统的准确性。为了实现挡风板4的移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4与水平设置的齿条连接,齿条设置于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上,齿轮与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件连接,控制部5与第一动力件控制连接,齿条用于带动挡风板4水平移动,以调节风窗2的开口大小。其中,齿轮不仅能够带动齿条移动,同时也能支撑齿条,且齿轮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巷道壁或者其他位置上,需要调整实时风量时,控制部5控制第一动力件使齿轮带动齿条转动,从而使能够挡风板4在齿条的带动下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改变风窗2的开口的开度大小,优选的,当风窗2的开口开度最大,即风窗2没有被遮挡时,挡风板4位于风窗2的左侧或者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风窗(2)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所述风窗(2)的开口的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所述控制部(5)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6)连接,所述控制部(5)根据所述风量传感器(6)获取的所述实时风量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以使所述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风窗(2)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所述风窗(2)的开口的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所述控制部(5)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6)连接,所述控制部(5)根据所述风量传感器(6)获取的所述实时风量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以使所述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与水平设置的齿条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上,所述齿轮与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件连接,所述控制部(5)与所述第一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齿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4)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与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包括与第二动力件连接的转轮(1),所述转轮(1)外侧套装有随所述转轮(1)一同转动的链条,所述控制部(5)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链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4)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军杨国和许成才王振亚周鹤朱义宁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