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仲群专利>正文

插接单元、插接连接、插接型钢管束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6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11
一种插接单元、插接连接、插接型钢管束组件,属于钢结构领域:提供三个方面技术方案:1.插接单元,包括套扣、插子,均为长线形;套扣中间有容纳空间;沿其长度方向有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容纳空间的宽度;插子卡设于容纳空间内,且与之相适配。2.插接连接,第一被连接件与套扣连接,第二被连接件经过开口与插子连接,或与柄连接。3.插接型钢管束,上、下钢管束的腹板采用上述插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上、下钢管束的腹板能直接传力,可利用腹板强度,节省钢材,构造简单,适合钢管束在任意位置连接。

Plug-in Unit, Plug-in Connection, Plug-in Steel Tube Bundl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接单元、插接连接、插接型钢管束组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行业的钢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束连接。
技术介绍
现在钢管束内灌混凝土作为剪力墙或柱,钢管束在工厂预制,上、下钢管束在工地连接,由于相邻钢管的分隔腹板被封闭在里面,现场无法采用焊接或螺栓直接连接,通常采用插入钢筋的搭接连接,腹板的竖向拉、压力需要通过混凝土和钢筋传递,钢筋需要较长的搭接长度,且钢筋粗密,影响混凝土的浇灌,这样搭接还不能利用腹板的强度,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插接单元插接连接,套扣与插子互相卡扣,使上、下钢管束的腹板能直接传力,可利用腹板的竖向拉、压强度;能节省钢材,构造简单,适合任意位置。本技术提供三个方面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插接单元,解决技术方案是:包括套扣、插子,均为长线形;所述套扣中间有容纳空间;沿其长度方向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宽度;使所述插子卡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之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插子设置有柄,其位置与所述开口相应,使其随所述插子进入所述开口,突出于所述套扣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插子的截面左右对称。进一步地,所述套扣截面下部外表面两边向下向中间平滑缩进。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的截面略大于插子。进一步地,述套扣设置有灌浆孔。更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单元向外开放的缝隙有遮挡片。进一步地,所述套扣与所述插子间有粘合剂。更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耐高温粘合剂。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贯穿所述套扣全长。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插子截面不变。进一步地,所述套扣用弹簧钢制造。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在所述套扣的顶面,所述插子向下,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插子的截面下部向下宽度逐渐收小,形成楔形。进一步地,所述插子的第二端从所述套扣的第一端的侧面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移动进入其间;所述容纳空间的截面从所述套扣的第一端向所述套扣的第二端沿长度方向逐渐地略收小。进一步地,所述插子的第二端从所述套扣的第一端的侧面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移动进入其间;所述套扣的第一端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其中间上表面的为所述容纳空间的下表面的延伸。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插接连接,解决技术方案是: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单元、1个以上第一被连接件和第二被连接件,所述第一被连接件与所述插接单元的套扣连接,所述第二被连接件经过所述插接单元的开口与所述插接单元的插子连接,或与所述插接单元的柄连接。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插接型钢管束组件,解决技术方案是:包括上钢管束、下钢管束,其由1种以上钢单元依次排列连接,围合成一个个具有空腔的钢管,包括第一翼缘、第二翼缘、腹板,所述腹板为相邻所述钢管的分隔板;所述上钢管束与所述下钢管束的腹板的连接采用上述插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腹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翼缘在所述插子的底面以下连接,或/和所述第二翼缘在所述套扣的顶面以上连接;所述第一翼缘或/和所述第二翼缘开缝,在开缝处与插接单元的端侧面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插接单元及被连接件的炸开轴测图(从开口插入;虚线为被连接件)。图2为采用图1的插接单元的一种插接型钢管束剪力墙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图2的插接型钢管束组件现场组装剖面图(位于B-B剖面处)。图5为另一种插接单元及被连接件的炸开轴测图(从侧面插入,虚线为被连接件)。图6为采用图5的插接单元的一种插接型钢管束剪力墙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剖面图(左图为容纳空间的截面不大于插子且不带灌浆孔,右图为容纳空间的截面略大于插子且带灌浆孔)。图8为图6的插接型钢管束组件现场组装剖面图(位于D-D剖面处,带灌浆孔)。图9为采用图1的插接单元的插接型钢管束柱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十字形腹板)。图中:1、套扣;11、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在开口的表面;112、容纳空间下表面;12、开口;13、套扣的顶面;131、45°切开;14、(套扣的)第一端;15、(套扣的)第二端;16、缩进;2、插子;21、楔形;22、收进;23、缝隙;24、(插子的)第一端;25、(插子的)第二端;3、柄;4、安装板;41、中间上表面;42、两边上表面;51、第一翼缘;511、下第一翼缘;512、上第一翼缘;513、(上、下第一翼缘)连接线;52、第二翼缘;521、下第二翼缘;522、上第二翼缘;523、(上、下第二翼缘)连接线;6、被连接件(腹板);61、第一被连接件(下腹板);62、第二被连接件(上腹板);7、开缝;8、腹板的厚度中心竖向平面;9、灌浆孔;10、遮挡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5所示的插接单元,包括套扣1、插子2,均为长度大于截面的长线形,本两例选用直线形;套扣1中间有容纳空间11;沿容纳空间11长度方向有开口12,其宽度小于容纳空间11的宽度,使插子2可以卡设于容纳空间11内,且与之相适配。本两例开口12设置在套扣1顶面,第一被连接件61与套扣1的底面连接,第二被连接件62经过开口12与插子2连接,或与下述柄3连接,就使第一、第二被连接件61、62通过插子2卡设于容纳空间11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竖直180°的直接连接,能传递竖向拉、压力。当然,改变开口12的位置,或/和改变第二被连接件62与套扣1连接的位置,即可形成非180°或其他形式的连接。第一、第二被连接件61、62均可1个以上。插子2沿长度方向设置柄3作为插子2与第二被连接件62的中间连接,其位置与开口12相应,使其随插子2进入开口12,柄3可以和插子2一起加工,精确度高,避免第二被连接件62因与插子2的连接点有误差而进入开口12时受阻挡,显然柄3要突出于套扣1的外表面,使连接点不在开口12里面。插子2(或和柄3)的截面左右对称,受力均匀;容纳空间11在开口12的表面111为除了向开口12向外斜的斜面或曲面(因插子2容易从开口12被拉出)外,其他形状的斜面或曲面都可以,最好是向开口12向内的斜面(图5),也可以设置凹凸纹。当然,套扣1相应地与插子2形状相适配。图1为插子2向下,从开口12插入容纳空间11的插接单元。为了加工和施工方便,容纳空间11贯穿套扣1全长;容纳空间11和插子2的截面不变;插子2的截面下部向下宽度逐渐收小,形成楔形21,使插子2在重力下,就能由楔形21挤开开口12进入容纳空间11;或/和套扣1的上表面13为向开口12向下斜的斜面,也可以是曲面,引导插子2进入容纳11;如图4,插子2的第二端25的侧面下部向尖楔形21底平滑收进22作引导,当然,有可能的话,两端都设更容易施工。图5的插接单元为插子2的第二端25从套扣1的第一端14的侧面插入容纳空间11,并移动进入其间(如图8)。容纳空间11可以贯穿所述套扣全长,也可以仅第一端14贯穿。如图8,容纳空间11的截面从第一端14向第二端15沿长度方向逐渐地略收小,使插子2更容易移动进入容纳空间11;容纳空间11的下表面112往第二端侧面15向下倾斜,使重力的分力可以帮助推动插子2移动,并可减少摩擦力;相应地,插子2与其相适配。第一端14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4,其中间上表面41为容纳空间11的下表面112的延伸(也可以连着下部侧面也延伸,如本例),两边上表面42为向上向外斜的斜面,也可以是曲面,现场施工时,让插子2放置于安装板4上,使其先卡入中间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扣、插子,均为长线形;所述套扣中间有容纳空间;沿其长度方向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宽度;所述插子卡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之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扣、插子,均为长线形;所述套扣中间有容纳空间;沿其长度方向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宽度;所述插子卡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之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子设置有柄,其位置与所述开口相应,使其随所述插子进入所述开口,突出于所述套扣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子的截面左右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扣截面下部外表面两边向下向中间平滑缩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截面略大于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扣设置有灌浆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向外开放的缝隙有遮挡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扣与所述插子间有粘合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耐高温粘合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贯穿所述套扣全长。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插子截面不变。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扣用弹簧钢制造。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在所述套扣顶面,所述插子向下,从所述开口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仲群
申请(专利权)人:许仲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