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72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通过圆弧环构件叠螺脱水套筒的主体,把叠螺的定圆环分割成6部分,板材利用率由原来的26%左右提高到53%左右,板材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不仅部件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安装时简单快捷,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产品过滤性能好,污泥脱水率高,设备故障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A Sludge Dewatering Machine with Separated Rings and Stacked Sna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处理污泥的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污泥是水与污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沉淀物质,污泥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使其尽可能干燥成固态,方便后续处理。污泥处理属于环保领域,处理污泥的过滤设备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最早问世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压滤机、叶滤机和螺旋过滤机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出现了螺旋过滤机,又称螺旋挤压脱水机,最早应用在榨油和鱼肉磨碎后的碎肉压榨脱水、鱼、虾废料过滤中,近年来更是在污泥脱水以及其它工业流程脱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螺旋过滤机在过滤鱼、虾等废料时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过滤开始时,入料经过挤压,滤出液从滤网流出。但过滤一段时间后滤液就停止流动了,滤饼也不会从卸料口排出,其主要原因是物料浓度增大,由于滤网结构原因导致过滤效率降低而出现了堵塞。随着螺旋过滤技术的发展,为了避免出现堵塞的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出现了一种相对新型的滤网结构,如栅条滤网结构、动定环过滤结构等。其中动定环结构滤网就是在螺旋轴上套满多重环片,所套环片分两种:固定环片和活动环片。固定环与活动环相互间隔,具有一定过滤间隙,通过活动环与固定环环片间物料的摩擦,对物料挤出产生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物料的过滤分离效果,避免了高粘度物料的堵塞现象。随着叠螺需求的不断提高,各个厂家在叠螺材料节约成本上越来越重视,叠螺使用的环片比较多,环片结构的改进对叠螺成本起决定性作用,业界需要新型节约材料的叠螺结构,能够提高板材利用率,并且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材料成本低、结构均一性好、环片变形少、板材利用率高、节约生产成本的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泥设备和脱水设备,所述进泥设备包括进泥箱和进泥驱动,所述进泥箱上设有进泥口和溢流口,进泥驱动安置于进泥箱上,所述脱水设备包括脱水箱、挤压脱水装置和脱水驱动,所述进泥箱与脱水箱之间以进泥管连接,所述脱水箱远离进泥管的一端设有出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叠螺脱水套筒,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安置于脱水箱内,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内套装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传动连接有脱水驱动,所述叠螺脱水套筒由若干个定圆环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定圆环由若干个圆弧环依次连接组成,所述两个相邻定圆环之间设有过滤缝,所述过滤缝内套装有动圆环,所述定圆环内直径大于螺旋叶片轴向投影直径,所述动圆环外直径大于定圆环内直径,所述动圆环内直径小于螺旋叶片轴向投影直径。所述脱水箱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设有指向叠螺脱水套筒的喷淋口,喷淋管连接有水泵,通过喷淋口喷水清洁叠螺脱水套筒外表面,防止少量挤出外周的污泥干结影响脱水作业。所述脱水箱下方设有接水斗,接水斗承接叠螺脱水套筒挤出的滤液,所述接水斗下部设有滤液出口管,滤液出口管上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进泥箱下部设有排空口,所述排空口用以停止作业时排空进泥箱内污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圆环的宽度不小于定圆环的宽度。所述远离出泥口的螺旋叶片的螺距大于进泥口处螺旋叶片的螺距。叠螺脱水套筒内的螺旋叶片旋转时,螺旋叶片推动动圆环随之运动,动圆环在定圆环之间的过滤缝内不断往复运动,清除掉过滤缝内的污泥,动圆环的宽度不小于定圆环的宽度就可以清理整个过滤缝,防止阻塞,同时因螺旋叶片螺距逐步缩小,使污泥向出泥口运动过程中压力逐渐增加,挤压污泥中的水分从过滤缝中滤出,将污泥挤干。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弧环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将若干个圆弧环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构成叠螺脱水套筒。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凸出于圆弧环外周边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通孔为半孔,所述两个圆弧环相邻的连接通孔配合构成一个完整通孔。所述完整通孔为圆形孔、多边形孔或异型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通孔为完整通孔,所述两个重叠的连接部厚度等于圆弧环的厚度,所述同一个圆弧环两端的连接部各有一个表面与圆弧环一侧表面平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通孔为完整通孔,所述圆弧环至少有一端的连接部突出于圆弧环表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弧环两端的连接部分别突出于环表面一半圆弧环厚度的距离,所述两个连接部凸出方向相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弧环相对圆心的弧度不大于180°。作为一种具体的优选方案,所述圆弧环相对圆心的弧度为180°、120°90°、72°或60°其中之一。采用60°时圆弧环制备过程中冲压板材后产生的废料比例最低,浪费最少,板材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制备成本最低,且安装基本不受影响,安装生产速度快。而更小的角度安装更费时,经济性减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通过圆弧环构件叠螺脱水套筒的主体,把叠螺的定圆环分割成6部分,板材利用率由原来的26%左右提高到53%左右,板材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不仅部件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安装时简单快捷,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产品过滤性能好,污泥脱水率高,设备故障率低值得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动圆环清洁过滤缝原理示意图。附图6是动圆环清洁过滤缝原理示意图。附图7是实施例1中圆弧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实施例1中定圆环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实施例1中圆弧环受力分析图。附图10是实施例2中圆弧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是实施例2中定圆环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实施例3中圆弧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3是实施例3中定圆环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至8所示,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泥设备和脱水设备,所述进泥设备包括进泥箱101和进泥驱动102,所述进泥箱101上设有进泥口103和溢流口104,进泥驱动102安置于进泥箱101上,所述进泥箱101下部设有排空口106,所述排空口106用以停止作业时排空进泥箱101内污泥。进泥口103进泥,进泥速度过快时过多的污泥会从溢流口104溢出,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设备,进泥驱动102由电机带动绞龙,驱动污泥进入脱水设备。所述脱水设备包括脱水箱201、挤压脱水装置和脱水驱动202,所述进泥箱101与脱水箱201之间以进泥管105连接,所述脱水箱201远离进泥管105的一端设有出泥口203,所述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叠螺脱水套筒204,所述叠螺脱水套筒204安置于脱水箱201内,所述叠螺脱水套筒204内套装有螺旋轴205,所述螺旋轴205上连接有螺旋叶片206,所述螺旋轴205传动连接有脱水驱动202,所述叠螺脱水套筒204由若干个定圆环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定圆环由若干个圆弧环207a依次连接组成,所述两个相邻定圆环之间设有过滤缝,所述过滤缝内套装有动圆环208,所述定圆环内直径大于螺旋叶片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泥设备和脱水设备,所述进泥设备包括进泥箱和进泥驱动,所述进泥箱上设有进泥口和溢流口,进泥驱动安置于进泥箱上,所述脱水设备包括脱水箱、挤压脱水装置和脱水驱动,所述进泥箱与脱水箱之间以进泥管连接,所述脱水箱远离进泥管的一端设有出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叠螺脱水套筒,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安置于脱水箱内,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内套装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传动连接有脱水驱动,所述叠螺脱水套筒由若干个定圆环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定圆环由若干个圆弧环依次连接组成,所述两个相邻定圆环之间设有过滤缝,所述过滤缝内套装有动圆环,所述定圆环内直径大于螺旋叶片轴向投影直径,所述动圆环外直径大于定圆环内直径,所述动圆环内直径小于螺旋叶片轴向投影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泥设备和脱水设备,所述进泥设备包括进泥箱和进泥驱动,所述进泥箱上设有进泥口和溢流口,进泥驱动安置于进泥箱上,所述脱水设备包括脱水箱、挤压脱水装置和脱水驱动,所述进泥箱与脱水箱之间以进泥管连接,所述脱水箱远离进泥管的一端设有出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叠螺脱水套筒,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安置于脱水箱内,所述叠螺脱水套筒内套装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传动连接有脱水驱动,所述叠螺脱水套筒由若干个定圆环依次同轴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定圆环由若干个圆弧环依次连接组成,所述两个相邻定圆环之间设有过滤缝,所述过滤缝内套装有动圆环,所述定圆环内直径大于螺旋叶片轴向投影直径,所述动圆环外直径大于定圆环内直径,所述动圆环内直径小于螺旋叶片轴向投影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圆环的宽度不小于定圆环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环叠螺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环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将若干个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同海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万洁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