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697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包括池体、设在池体内的搅拌装置、曝气装置和导料管。搅拌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池体底面中心的搅拌支架、与搅拌支架转动连接的辅助转轴、焊接在辅助转轴底面上的连接法兰A、与连接法兰A螺栓连接的连接法兰B、焊接在连接法兰B底面上的主料管、与主料管连接的辅料管和均布在辅料管上的料孔;导料管自上而下穿过辅助转轴、连接法兰A和连接法兰B后插入到主料管内部;曝气装置包括均布在池体上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曝气管和开在曝气管上的曝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药剂和水体的接触面积,而且还能够降低曝气管堵塞的概率。

A Purification Pool for Black and Odor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
本技术涉及黑臭水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
技术介绍
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形象。近几年“让市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反映了百姓对解决和治理黑臭水体的强烈愿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系统性强,工作涉及面广。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黑臭水体的污染源复杂,本身处理就比较困难,再加上水体流动缓慢,水体含氧量低,新水源补充缓慢等客观因素,使其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的黑臭水体净化池。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包括池体、设在池体内的搅拌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池体底面中心的搅拌支架、与搅拌支架转动连接的辅助转轴、焊接在辅助转轴底面上的连接法兰A、与连接法兰A螺栓连接的连接法兰B、焊接在连接法兰B底面上的主料管、与主料管连接的辅料管和均布在辅料管上的料孔;还包括导料管;所述导料管自上而下穿过辅助转轴、连接法兰A和连接法兰B后插入到主料管内部;所述主料管的底端为封闭端。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均布在池体上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曝气管和开在曝气管上的曝气孔;所述曝气管互相连接。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曝气孔朝向池体的底面。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曝气管上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曝气管连接,另一端朝向池体的底面;所述导气管与曝气孔一一对应;所述导气管通过曝气孔与曝气管连接。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套在导料管上的密封法兰、开在密封法兰上表面上的凹槽、固定在导料管上端的转动法兰、与密封法兰连接的辅助连接法兰和焊接在辅助连接法兰上的导管;所述转动法兰位于凹槽内。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密封法兰与辅助连接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本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处理效率。常规的处理方式,是将各种药剂直接加入到黑臭水体中,黑臭水体流动速度慢,药剂分布不均匀,处理效率比较低。本技术采用了搅拌和加药同时进行的处理方式,黑臭水体进入到池体后,主料管带动辅料管转动,辅料管搅动黑臭水体,能够增强其流动性,同时药剂通过转动的辅料管均匀的注入到黑臭水体内,能够有效高其与黑臭水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处理效率。在注入药剂的同时,空气通过曝气管注入到黑臭水体内,能够有效提高其氧气含量,给氧化反应提供足够的氧气。曝气管工作时,曝气孔朝向池体底面,能够避免水中的淤泥通过曝气孔进入曝气管内造成阻塞。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曝气管被阻塞的概率,在曝气孔的前方还增加了一个导管,空气从曝气孔流出后将导管填满,然后再进入池体。当不进行曝气工作时,池体中的沉淀物会集中在导气管四周,导气管内的空气受到压缩,压力上升,当与沉淀物提供的压力持平时,沉淀物不再流动,这样能够避免曝气孔被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密封法兰的剖面图;图3为曝气管的布局示意图;图4为曝气管的剖面图;其中:1池体、2搅拌支架、3辅助转轴、4连接法兰A、5连接法兰B、6主料管、7辅料管、8料孔、9导料管、10支架、11曝气管、12曝气孔、13导气管、14密封法兰、15凹槽、16转动法兰、17辅助连接法兰、18导管、19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包括池体1、设在池体1内的搅拌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池体1底面中心的搅拌支架2、与搅拌支架2转动连接的辅助转轴3、焊接在辅助转轴3底面上的连接法兰A4、与连接法兰A4螺栓连接的连接法兰B5、焊接在连接法兰B5底面上的主料管6、与主料管6连接的辅料管7和均布在辅料管7上的料孔8;还包括导料管9;所述导料管9自上而下穿过辅助转轴3、连接法兰A4和连接法兰B5后插入到主料管6内部;所述主料管6的底端为封闭端。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均布在池体1上的支架10、固定在支架10上的曝气管11和开在曝气管11上的曝气孔12;所述曝气管11互相连接。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曝气孔12朝向池体1的底面。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曝气管11上设有导气管13;所述导气管13的一端与曝气管11连接,另一端朝向池体1的底面;所述导气管13与曝气孔12一一对应;所述导气管13通过曝气孔12与曝气管11连接。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套在导料管9上的密封法兰14、开在密封法兰14上表面上的凹槽15、固定在导料管9上端的转动法兰16、与密封法兰14连接的辅助连接法兰17和焊接在辅助连接法兰17上的导管18;所述转动法兰16位于凹槽15内。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密封法兰14与辅助连接法兰17之间设有密封垫19。下面结合实际的处理过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首先进行准备工作,根据对待处理水的采样检测选择合适的药剂,将药剂加入药箱内,注入足量的清水并搅拌,制成药剂溶液。搅拌完成后将药箱与导管18连接,连接管之间安装药剂泵,药剂泵负责将药箱内的药剂溶液抽出后注入到导管18内。接着用污水泵将足量的黑臭水体注入到池体1内。启动药剂泵,药剂泵开始将药箱内的药剂溶液注入导管18。药剂溶液进入导管18后向下流动,将主料管6和导料管9填满,在压力的作用下最终从辅料管7上的料孔8内流出。辅料管7围绕主料管6圆形阵列,辅料管7上料孔8的开口方向保持一致,当溶液从料孔8流出时,会向辅料管7施加一个与溶液相反的推力,推动辅料管7向前移动,辅料管7在转动时带动主料管6一起转动。这样,辅料管7就能够围绕主料管6做圆周运动。一方面能够搅动黑臭水体,避免其沉降速度过快,另一方面在转动的过程中,药剂溶液能够更加充分的注入到黑臭水体内。转动的辅料管7还能够起到搅拌作用,进一步提高药剂溶液在黑臭水体内分布的均匀性。与此同时,曝气装置也开始工作。空压机与曝气管11连接,将空气注入到曝气管11内。曝气管11内的空气通过曝气孔12进入到池体1内的黑臭水体内,给药剂溶液的反应提供足够的氧气。支架10起固定曝气管11的作用,也可以降低曝气管11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导气管13的作用是避免曝气孔12被堵塞。当曝气管11工作时,空气从曝气孔12流出,首先将导气管13充满,然后才进入池体1。当曝气工作停止时,曝气管11上的阀门关闭,用以保持曝气管11内的气压。池体1内的沉淀在导气管13附近堆积。当沉淀向导气管13内流动时,会向导气管13内的空气施加一个压力,导气管13内的气压上升。当气压升高到与沉淀的压力相同时,沉淀不再流动,这样,就能够避免沉淀与曝气孔12接触,也就避免了曝气孔12的堵塞。再次曝气时,空气能够将导气管13附近的沉淀冲开。导气管13的面积大于曝气孔12的面积,更加容易冲开。主料管6与辅助转轴3通过连接法兰A4和连接法兰B5连接,当其损坏时,能够在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情况下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设在池体(1)内的搅拌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池体(1)底面中心的搅拌支架(2)、与搅拌支架(2)转动连接的辅助转轴(3)、焊接在辅助转轴(3)底面上的连接法兰A(4)、与连接法兰A(4)螺栓连接的连接法兰B(5)、焊接在连接法兰B(5)底面上的主料管(6)、与主料管(6)连接的辅料管(7)和均布在辅料管(7)上的料孔(8);还包括导料管(9);所述导料管(9)自上而下穿过辅助转轴(3)、连接法兰A(4)和连接法兰B(5)后插入到主料管(6)内部;所述主料管(6)的底端为封闭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设在池体(1)内的搅拌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池体(1)底面中心的搅拌支架(2)、与搅拌支架(2)转动连接的辅助转轴(3)、焊接在辅助转轴(3)底面上的连接法兰A(4)、与连接法兰A(4)螺栓连接的连接法兰B(5)、焊接在连接法兰B(5)底面上的主料管(6)、与主料管(6)连接的辅料管(7)和均布在辅料管(7)上的料孔(8);还包括导料管(9);所述导料管(9)自上而下穿过辅助转轴(3)、连接法兰A(4)和连接法兰B(5)后插入到主料管(6)内部;所述主料管(6)的底端为封闭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均布在池体(1)上的支架(10)、固定在支架(10)上的曝气管(11)和开在曝气管(11)上的曝气孔(12);所述曝气管(11)互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饶于博源董立龙王同勇张中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