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467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船舶,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0.80%~1.15%;硅0.65%~1.40%;锰10.00%~16.85%;铝0.1~0.3%;镍0.02%~0.23%;铬1.53%~2.60%;钼0.25%~0.63%;铜0.01%~0.10%;氮0.01%~0.02%;稀土元素0.01%~0.03%;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A High Manganese Steel for Replacing 9Ni Ste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9NI(9%Ni钢)是1944年开发的W(Ni)一9%的中合金钢,这种钢材在极低温度下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高强度,而且与奥氏体不锈钢和铝合金相比具有热胀系数小,经济性好,使用温度最低可达一196℃,9Ni钢主要用于制造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和运输船舶。高锰钢(highmanganesesteel)是指含锰量在10%以上的合金钢,目前在船舶领域,有高锰钢来替代9NI钢的趋势。在现代工业中,锰及其化合物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目前高锰钢材料经常用在工作条件恶劣的环境中,既受到强酸碱矿浆的腐蚀,又受矿石和磨球的磨损,对高锰钢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高锰钢冶炼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应用于船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0.80%~1.15%;硅0.65%~1.40%;锰10.00%~16.85%;铝0.1~0.3%;镍0.02%~0.23%;铬1.53%~2.60%;钼0.25%~0.63%;铜0.01%~0.10%;氮0.01%~0.02%;稀土元素0.01%~0.03%;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进一步的,所述高锰钢密度介于6.91~7.05(g/cm3)。进一步的,所述锰的重量百分比为11.00%~14.00%。进一步的,所述高锰钢具有38.1(mJ/m2)至40.8(mJ/m2)的层错能(SFE)。一种高锰钢的制备方法,所述高锰钢应用于船舶,包括以下步骤:向炉内加入含铁金属原料,加热到810℃~839℃使含铁金属原料融化并保温第一时长;向炉内加入精炼剂,加热到1500℃-1630℃温度下精炼第二时长,得到完全熔化的合金钢液,所述第二时长短于所述第一时长;其中,精炼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碳酸钠5-8份、六氟苯5-9份、氟化钙8-15份、废铝粉11-15份、稀土2-9份、铝矾土1-3份、膨润土2-4份、叶腊石3-6份。将上述得到的合金钢液加入到铸模中成型,得到初品,浇铸温度为1470-1580℃;将得到的初品降温至580-610℃,进行淬火处理,再冷却至430-520℃进行空冷处理,然后再升温至1120-1190℃进行保温一段时长,之后进行水淬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高锰钢的铸造性能较好。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配比和生产工艺,形成的高锰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显著延长高锰钢寿命,降低机械的损坏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0.80%;硅0.65%;锰10.00%;铝0.1%;镍0.02%;铬1.53%;钼0.25%;铜0.01%;氮0.01%;稀土元素0.01%;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一种高锰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炉内加入含铁金属原料,加热到810℃使含铁金属原料融化并保温第一时长;向炉内加入精炼剂,加热到1500℃温度下精炼第二时长,得到完全熔化的合金钢液,所述第二时长短于所述第一时长;其中,精炼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碳酸钠5份、六氟苯5份、氟化钙8份、废铝粉11份、稀土2份、铝矾土1份、膨润土2份、叶腊石3份。将上述得到的合金钢液加入到铸模中成型,得到初品,浇铸温度为1470℃;将得到的初品降温至580℃,进行淬火处理,再冷却至430℃进行空冷处理,然后再升温至1120℃进行保温一段时长,之后进行水淬处理。优选的,所述高锰钢密度介于6.91(g/cm3)。优选的,所述锰的重量百分比为11.00%%。优选的,所述高锰钢具有38.1(mJ/m2)的层错能(SFE)。实施例2: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1.15%;硅1.40%;锰16.85%;铝0.3%;镍0.23%;铬2.60%;钼0.63%;铜0.10%;氮0.02%;稀土元素0.03%;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一种高锰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炉内加入含铁金属原料,加热到839℃使含铁金属原料融化并保温第一时长;向炉内加入精炼剂,加热到1630℃温度下精炼第二时长,得到完全熔化的合金钢液,所述第二时长短于所述第一时长;其中,精炼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碳酸钠8份、六氟苯9份、氟化钙15份、废铝粉15份、稀土9份、铝矾土3份、膨润土4份、叶腊石6份。将上述得到的合金钢液加入到铸模中成型,得到初品,浇铸温度为1580℃;将得到的初品降温至610℃,进行淬火处理,再冷却至520℃进行空冷处理,然后再升温至1190℃进行保温一段时长,之后进行水淬处理。优选的,所述高锰钢密度介于7.05(g/cm3)。优选的,所述锰的重量百分比为14.00%。优选的,所述高锰钢具有40.8(mJ/m2)的层错能(SFE)。实施例3: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1.10%;硅0.85%%;锰13.80%;铝0.2%;镍0.12%%;铬1.99%;钼0.35%%;铜0.05%;氮0.015%;稀土元素0.018%;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一种高锰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炉内加入含铁金属原料,加热到830℃使含铁金属原料融化并保温第一时长;向炉内加入精炼剂,加热到1600℃温度下精炼第二时长,得到完全熔化的合金钢液,所述第二时长短于所述第一时长;其中,精炼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碳酸钠7份、六氟苯8份、氟化钙12份、废铝粉13份、稀土5份、铝矾土2份、膨润土3份、叶腊石5份。将上述得到的合金钢液加入到铸模中成型,得到初品,浇铸温度为1540℃;将得到的初品降温至598℃,进行淬火处理,再冷却至480℃进行空冷处理,然后再升温至1160℃进行保温一段时长,之后进行水淬处理。优选的,所述高锰钢密度介于6.98(g/cm3)。优选的,所述锰的重量百分比为12.55%。优选的,所述高锰钢具有39.1(mJ/m2)的层错能(SFE)。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高锰钢的铸造性能较好。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配比和生产工艺,形成的高锰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显著延长高锰钢寿命,降低机械的损坏率。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应用于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0.80%~1.15%;硅0.65%~1.40%;锰10.00%~16.85%;铝0.1~0.3%;镍0.02%~0.23%;铬1.53%~2.60%;钼0.25%~0.63%;铜0.01%~0.10%;氮0.01%~0.02%;稀土元素0.01%~0.03%;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代替9Ni钢的高锰钢,应用于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碳0.80%~1.15%;硅0.65%~1.40%;锰10.00%~16.85%;铝0.1~0.3%;镍0.02%~0.23%;铬1.53%~2.60%;钼0.25%~0.63%;铜0.01%~0.10%;氮0.01%~0.02%;稀土元素0.01%~0.03%;余量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锰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钢密度介于6.91~7.05(g/c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锰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的重量百分比为11.00%~14.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锰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钢具有38.1(mJ/m2)至40.8(mJ/m2)的层错能(S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惆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富瑞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