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德士古发展公司(TexacoDevelopmentCorporation)在重油气化的基础上发展了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目前该技术已成为煤洁净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尤其在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工程放大等措施,已在我国的煤化工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份额。水煤浆气化炉在设计之初,采用的点火方式有两种,即:两步方案和一步方案。两步方案是:利用预热燃烧器(燃料气+空气)将炉膛加热到900℃,更换工艺烧嘴将炉膛加热到1400℃后,切换成水煤浆+氧气,使气化炉开始正常运行。一步方案是:利用预热燃烧器(燃料气+空气)将炉膛温度一步加热到1300℃以上,然后迅速取下预热燃烧器,将气化炉水煤浆工艺烧嘴安装到位,利用烧嘴将水煤浆和纯氧混合良好,高温的耐火砖炉膛利用热辐射功能将水煤浆和氧气的混合物加热到着火点,煤种的不同和水煤浆浓度的差异,该着火点会有一定的变化,一般地水煤浆与纯氧混合物达到1000℃以上就可以实现稳定地着火。目前最为广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包括基础装置,所述基础装置包括内环氧通道(1)、中环水煤浆通道(2)和外环氧通道(3),所述内环氧通道(1)的外部依次套设有所述中环水煤浆通道(2)和所述外环氧通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与所述内环氧通道(1)和/或所述外环氧通道(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包括基础装置,所述基础装置包括内环氧通道(1)、中环水煤浆通道(2)和外环氧通道(3),所述内环氧通道(1)的外部依次套设有所述中环水煤浆通道(2)和所述外环氧通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与所述内环氧通道(1)和/或所述外环氧通道(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为一个加热器,所述内环氧通道(1)上设置内环口(4),所述外环氧通道(3)上设置外环口(6),所述外环口(6)或者所述内环口(4)与所述加热器连通,所述加热器与进气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为两个加热器,分别为第一加热器(7)和第二加热器(8),所述内环氧通道(1)上设置内环口(4),所述内环口(4)与所述第一加热器(7)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7)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外环氧通道(3)上设置外环口(6),所述外环口(6)与所述第二加热器(8)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器(8)与进气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包括一个燃气发生器(10),所述燃气发生器(10)具有第一燃料气进口(101)、氧气进口(102)以及烟气出口(103),所述烟气出口(103)与所述内环氧通道(1)相连通,所述第一燃料气进口(101)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氧气进口(102)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内环氧通道(1)还具有第二燃料气进口(11),所述第二燃料气进口(11)与进气管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包括一个燃气发生器(10),所述燃气发生器(10)具有第一燃料气进口(101)、氧气进口(102)以及烟气出口(103),所述烟气出口(103)与所述外环氧通道(3)相连通,所述第一燃料气进口(101)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氧气进口(102)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外环氧通道(3)还具有第二燃料气进口(11),所述第二燃料气进口(11)与进气管相连通。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内环氧通道(1)和/或外环氧通道(3)通入的气体进行预热的步骤。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蓄热式水煤浆气化炉烧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燃料气经过加热器的预热后通入内环氧通道(1),将氧气通入外环氧通道(3),预热后的燃料气和氧气在烧嘴出口处混合着火,在烧嘴出口处形成稳定的火焰后,在中环水煤浆通道(2)中通入水煤浆,同时加大外环氧通道(3)的氧气流量,在烧嘴出口处再次形成稳定的火焰后,撤除燃料气的供应以及燃料气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量;或者,将氧气经过加热器的预热后通入内环氧通道(1),将燃料气通入外环氧通道(3),预热后的氧气和燃料气在烧嘴出口处混合着火,在烧嘴出口处形成稳定的火焰后,在中环水煤浆通道(2)中通入水煤浆,同时加大内环氧通道(3)的氧气流量,在烧嘴出口处再次形成稳定的火焰后,撤除燃料气的供应以及燃料气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量;或者,将燃料气经过加热器的预热后通入外环氧通道(3),将氧气通入内环氧通道(1),预热后的燃料气和氧气在烧嘴出口处混合着火,在烧嘴出口处形成稳定的火焰后,在中环水煤浆通道(2)中通入水煤浆,同时加大内环氧通道(1)的氧气流量,在烧嘴出口处再次形成稳定的火焰后,撤除燃料气的供应以及燃料气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量;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锐,刘孝弟,顾学颖,马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佳洁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