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58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油罐,包括罐体及分别连接于罐体相对两端的两个封头,罐体及封头均包括内层罐体、中间铝箔纸层及外层罐体,中间铝箔纸层设置于内层罐体与外层罐体形成的夹层空间内,罐体的顶部开设有人孔,人孔上安装有人孔操作井,人孔操作井包括井座及井盖,井座与井盖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井座的底部与罐体的顶部连接并环绕人孔设置,井座的外周壁呈多面体结构;井盖可拆卸地盖设在井座的顶部。该储油罐,采用铝箔纸构成中间铝箔纸层,不仅满足储油罐的强度要求,且由于铝箔纸厚度较三维立体织布厚度小,利于真空检漏。人孔操作井的井座与井盖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以使得人孔操作井具有更好的强度及防腐蚀性能。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油罐
本技术涉及化工储运
,具体涉及一种储油罐。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油站用地埋式储油罐逐渐更新换代,以增强储油罐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储油罐的使用寿命,降低泄露对周围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现有技术中,地埋式储油罐通常包括单层储油罐和双层储油罐,其中,双层储油罐相较于单层储油罐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储油罐渗漏。现有技术的双层储油罐通常包括由内至外的内罐体结构层、中间结构层和外罐体结构层,中间结构层通常采用三维立体织布。中间结构层制备时,是将三维立体织布通过树脂基体浸润后,直接粘合在内罐层表面。采用三维立体织布制作中间结构层可以提高储油罐罐体的强度,但因三维立体织布厚度较大,不利于真空检漏,因此,通常其采用液媒检测,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6219095A。如果是内罐体结构层发生渗漏,采用液媒检漏时位于中间结构层的液媒容易进入内罐体结构层从而导致罐体内液油的污染。此外,采用三维立体织布制作中间结构层,由于其三维立体织布的结构,需通过较复杂的工艺避免树脂堵塞三维立体织布的间隙,以确保中间层贯通,同时,三维立体织布的成本较高,这无疑导致了储油罐生产成本的增加。为便于储油罐后续的维护,并在水位上涨时防倒灌油,通常在储油罐顶部开设有人孔,并在人孔上设置人孔操作井。现有技术中,为降低生产成本,人孔操作井通常采用塑胶材料制备,导致人孔操作井强度低,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储油罐,其能够利于真空检测,且提高人孔操作井的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油罐,包括罐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罐体相对两端的两个封头,所述罐体及两个所述封头均包括内层罐体、中间铝箔纸层及外层罐体,所述外层罐体包覆于所述内层罐体外,所述中间铝箔纸层设置于所述内层罐体与所述外层罐体形成的夹层空间内,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安装有人孔操作井,所述人孔操作井包括井座及井盖,所述井座与所述井盖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所述井座的底部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并环绕所述人孔设置,所述井座的外周壁呈多面体结构;所述井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井座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罐体及所述外层罐体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所述内层罐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表面毡层、喷射纱层及缠绕纱层;所述外层罐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喷射纱层及缠绕纱层。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罐体的缠绕纱层及所述外层罐体的缠绕纱层均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反向交叉缠绕纱层及正向缠绕纱层。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罐体的外壁上还绕设有若干环形的加强筋,若干加强筋沿所述罐体的轴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采用玻璃纤维缠绕而成的实心结构,相邻两个加强筋之间相距40cm,每一加强筋的宽度为20cm。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罐体的外壁上还铺设有检漏管,所述检漏管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所述检漏管上设有与所述检漏管连通的检漏口,所述检漏口位于所述人孔操作井内,所述检漏口处安装有真空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检漏口上设置O型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外还设有防漂带。进一步地,所述防漂带包括玻璃钢粘接层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横跨所述罐体,所述玻璃钢粘接层粘接于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并包裹所述钢丝绳与所述罐体相接触的部分,所述钢丝绳的自由末端设有地锚。进一步地,每一封头与所述罐体通过粘接结构粘接,所述粘接结构包括若干层面积依次减小的粘贴层构成,所述粘接结构具有面积最小粘贴层的一侧连接封头及罐体。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述储油罐,采用铝箔纸构成中间铝箔纸层,经过检测发现,采用铝箔纸不仅满足储油罐的强度要求,且由于铝箔纸厚度较三维立体织布厚度小,利于真空检漏,同时,铝箔纸成本较三维立体织布低,储油罐制作时,向外层罐体及内层罐体之间通气即可使得铝箔纸与外层罐体及内层罐体分离形成贯通的夹层空间,能够简化工艺流程,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人孔操作井的井座与井盖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以使得人孔操作井具有更好的强度及防腐蚀性能。井座的外周壁呈多面体结构,以提高人孔操作井的强度,且多面体结构的外周壁便于后续管道等元件的安装。2、在罐体外铺设检漏管,检漏管与中间的夹层空间连通,在检漏管的检漏口安装有真空压力表,通过真空压力表检测夹层空间的压力以对储油罐进行检漏,其相较于液媒检漏的方式,能够避免内层罐体泄露时液媒对罐体内的液油造成污染。检漏管的设置便于检漏设备的安装。同时,将检漏口设置于人孔操作井内,无需为检漏口单独设置操作井,方便检修且简化工程。3、上述储油罐,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均还包括缠绕纱层,整个罐体全方位缠绕,且正向缠绕与反向交叉缠绕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储油罐的结构强度。外层罐体外还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为采用玻璃纤维缠绕而成的实心结构,使得加强筋与外层罐体成为一个整体,解决了埋地环境下,加强筋可能与罐体脱离的问题;且采用实心结构的加强筋能够进一步提高储油罐的结构强度。4、上述储油罐,通过玻璃钢粘接层粘接于罐体的外表面并包裹钢丝绳与罐体相接触的部分,从而使得防漂带与罐体结合为一个整体,由于玻璃钢粘接层与外层罐体材质相同,钢丝绳通过玻璃钢粘接层与外层罐体连接,能够提高钢丝绳与外层罐体连接的强度,且避免不同组分对外层罐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防漂带设置在加强筋上,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漂带的受力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储油罐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储油罐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在I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储油罐的缠绕纱层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储油罐的正向缠绕纱层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储油罐的反向交叉缠绕纱层的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储油罐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储油罐沿轴向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8在II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储油罐的粘接结构侧视图。图11为图10所示粘接结构的仰视图。图1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储油罐的人孔操作井的剖视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储油罐的人孔操作井的俯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储油罐、1-罐体、2-封头、3-内层罐体、4-中间铝箔纸层、5-外层罐体、6-表面毡层、7-喷射纱层、8-缠绕纱层、9-正向缠绕纱层、10-反向交叉缠绕纱层、11-加强筋、12-人孔、13-检漏口、14-人孔操作井、15-井座、16-座体、17-卡口、18-凸起、19-增高筒、20-收口部、21-第一凸缘、22-第二凸缘、23-井盖、24-检漏管、26-真空压力表、27-安装板、29-传感器、30-防漂带、31-玻璃钢粘接层、32-钢丝绳、33-粘接结构、34-粘贴层、35-离型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包括罐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罐体相对两端的两个封头,所述罐体及两个所述封头均包括内层罐体、中间铝箔纸层及外层罐体,所述外层罐体包覆于所述内层罐体外,所述中间铝箔纸层设置于所述内层罐体与所述外层罐体形成的夹层空间内,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安装有人孔操作井,所述人孔操作井包括井座及井盖,所述井座与所述井盖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所述井座的底部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并环绕所述人孔设置,所述井座的外周壁呈多面体结构;所述井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井座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包括罐体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罐体相对两端的两个封头,所述罐体及两个所述封头均包括内层罐体、中间铝箔纸层及外层罐体,所述外层罐体包覆于所述内层罐体外,所述中间铝箔纸层设置于所述内层罐体与所述外层罐体形成的夹层空间内,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上安装有人孔操作井,所述人孔操作井包括井座及井盖,所述井座与所述井盖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所述井座的底部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接并环绕所述人孔设置,所述井座的外周壁呈多面体结构;所述井盖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井座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罐体及所述外层罐体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所述内层罐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表面毡层、喷射纱层及缠绕纱层;所述外层罐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喷射纱层及缠绕纱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罐体的缠绕纱层及所述外层罐体的缠绕纱层均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反向交叉缠绕纱层及正向缠绕纱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罐体的外壁上还绕设有若干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任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林正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