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防爆膜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3C产品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手机防爆膜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早期的外屏防爆膜大多采用PET或PC胶片制作而成,由于塑料材质耐磨性较差(即便表面作硬化处理,耐磨性仍不理想),容易产生划痕,基本上已经被淘汰。钢化玻璃具有相对更好的抗刮耐磨性,目前采用钢化玻璃制作防爆膜已成为市场的主流工艺方向。钢化玻璃防爆膜的生产工艺发展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纯平面的玻璃基板直接将其裁切成所需尺寸大小,然后CNC开设听筒孔和传感器孔,再送入钢化炉内强化处理即可,该工艺生产出来的防爆膜为一整块平面玻璃,由于当前智能手机的外屏大多采用2.5D的弧面玻璃(即在玻璃的周缘倒有圆角),纯平面的防爆膜无法覆盖住外屏的弧形圆角部位(即防爆膜不能全覆盖触控屏),贴膜后影响整体视觉效果,已沦为低档产品(售价约10元/片)。第二阶段是将裁切的平面玻璃通过热弯在其四周加工出用于贴合手机触控屏四周圆角的弧形部(即业内所说的2.5D弧面全玻璃防爆膜),这种工艺生产的防爆膜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智能手机周缘的弧形圆角仅仅是为了保证握持舒适性,品牌商 ...
【技术保护点】
1.手机防爆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贴合:通过透明光学压敏胶将透明的胶片贴合到玻璃盖板下表面,得到组件;在所述玻璃盖板四周热弯成型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弧度大于所对应的手机触控屏周缘的弧度,同时在所述玻璃盖板下表面周缘印刷有覆盖住弧形部的黑色油墨层,贴合成组件后,所述胶片的外沿距离玻璃盖板的弧形部内沿一段距离,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凹穴,并且所述胶片的周缘搭接在黑色油墨层上;注发泡胶:往组件的凹穴中注入发泡胶,所注入的发泡胶的发泡完成时间在5min~60min,并且所述发泡胶发泡完成后在15~20牛/平方厘米的压强持续作用3s~5s的条件下能产生的塑性变形量为30 ...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机防爆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贴合:通过透明光学压敏胶将透明的胶片贴合到玻璃盖板下表面,得到组件;在所述玻璃盖板四周热弯成型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弧度大于所对应的手机触控屏周缘的弧度,同时在所述玻璃盖板下表面周缘印刷有覆盖住弧形部的黑色油墨层,贴合成组件后,所述胶片的外沿距离玻璃盖板的弧形部内沿一段距离,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凹穴,并且所述胶片的周缘搭接在黑色油墨层上;注发泡胶:往组件的凹穴中注入发泡胶,所注入的发泡胶的发泡完成时间在5min~60min,并且所述发泡胶发泡完成后在15~20牛/平方厘米的压强持续作用3s~5s的条件下能产生的塑性变形量为30%~40%;模内发泡:将凹穴中注入了发泡胶的组件放置到发泡模内,所述发泡模与组件接触的部位采用橡胶或硅胶制作而成,所述组件放置于发泡模内之后,将发泡模的上下模合模,让发泡胶将在模内完成发泡,最终在凹穴中形成发泡缓冲垫,所述发泡缓冲垫泡缓冲垫的外沿略低于弧形部的内沿或与其平齐,所述发泡缓冲垫的内沿略低于胶片的外沿或与其平齐;脱模及后处理:将发泡形成了发泡缓冲垫的组件从发泡模内取出,然后在所述玻璃盖板上表面喷涂抗油污涂层,在所述胶片及发泡缓冲垫下表面涂覆AB胶后即得到所述手机防爆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爆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贴合工序之前还包括:玻璃盖板及胶片开料:用开料机将透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大小,得到玻璃盖板坯件;用冲裁模局将PC基板或PET基板冲裁成所需的形状大小,得到胶片;丝印:在所述玻璃盖板坯件下表面周缘丝印一圈黑色油墨层1c,所述玻璃盖板坯件中未丝印黑色油墨的区域作为观察屏幕显示内容的视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宇飞,黄海霞,刘泽林,项婷,李欣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