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
本技术属于可展开机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
技术介绍
可展开机构是大型复杂空间结构的基础,而伸缩臂机构是一类最基本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在很多的领域都对高精度、长寿命且稳定的伸缩机构提出了要求,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航天员在大气层外的条件下很难进行太空作业,因此操作人员需要通过可改变伸缩机构的长度,工作人员可以获得需要的高度,从而增加了机构的工作空间。另外,在工业生产中,并联机床的伸缩杆伸缩的范围也往往决定了机床工作的范围。目前,市场上的伸缩机构有很多种类,比如说采用液压油形式的,采用气动形式的等等;但是它们大多数精度低,体积较大,有些还存在漏油的风险。因此针对于例如航天工程、高精度平台等情况上所使用的伸缩机构较为罕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该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通过碳纤维双稳态杆驱动伸缩筒伸缩,可供飞行器上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电机、壳体、对辊组、碳纤维双稳态杆及多级伸缩筒,其中电机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对辊组包括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对辊,一个为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8)、对辊组、碳纤维双稳态杆及多级伸缩筒,其中电机安装在壳体(8)内,所述对辊组包括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8)上的对辊,一个为对辊A(22),另一个分为下套(23)及安装在该下套(23)上的下套压片(24),所述下套(23)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对辊A(22)与下套(23)抵接;所述多级伸缩筒中的第一级伸缩筒安装在壳体(8)上,其余各级伸缩筒依次可相对移动地插接,每级伸缩筒的上端均安装有筒套,各筒套的顶端内边缘沿径向向内延伸,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的下端均连接有法兰座,除第一级伸缩筒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8)、对辊组、碳纤维双稳态杆及多级伸缩筒,其中电机安装在壳体(8)内,所述对辊组包括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8)上的对辊,一个为对辊A(22),另一个分为下套(23)及安装在该下套(23)上的下套压片(24),所述下套(23)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对辊A(22)与下套(23)抵接;所述多级伸缩筒中的第一级伸缩筒安装在壳体(8)上,其余各级伸缩筒依次可相对移动地插接,每级伸缩筒的上端均安装有筒套,各筒套的顶端内边缘沿径向向内延伸,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的下端均连接有法兰座,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在伸出过程中由前一级伸缩筒上端筒套的延伸部限位,除第一级伸缩筒外的其余各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的延伸部用于对后一级伸缩筒下端的法兰座进行限位;最后一级伸缩筒上端的筒套上安装有上套(10),所述上套(10)上连接有上套压片(11);所述碳纤维双稳态杆的一端被夹在下套压片(24)与下套(23)之间,另一端由所述下套(23)与对辊A(22)之间穿过后被夹在上套(10)与上套压片(1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辊组的上方加设有另一组对辊组,该另一组对辊组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壳体(8)上的对辊B(25)及对辊C(26),所述对辊B(25)与对辊C(26)抵接,所述碳纤维双稳态杆的另一端由该对辊B(25)与对辊C(26)之间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23)的一端及对辊B(25)的同侧一端分别连接有主动齿轮(27)及从动齿轮(29),该主动齿轮(27)与从动齿轮(29)之间通过传动齿轮(28)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内驱动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辊组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在壳体(8)内的安装板(9),对辊组中的其中一个对辊仅具有转动自由度,另一个对辊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块(21),两端的定位块分别与两侧安装板(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该另一个对辊的两端分别与两定位块(21)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国,吴晨晨,康荣杰,赵鹏远,陈科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