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超高亮度的蓄光型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蓄光陶瓷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超高亮度的蓄光型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铕、镝共掺的铝酸锶长余辉荧光粉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黄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指示与应急照明、救灾与消防逃生、园艺与景观艺术设计等领域。目前,实际应用中的长余辉发光指示产品是将烧结好的长余辉荧光粉通过二次旋涂的方法涂敷在黏土或者聚氯乙烯塑料(PVC)基底上。这种制备方法过程繁琐,须经过两步烧结(荧光粉烧结+基底烧结)以及后期旋涂,在实际生产中效率低,能耗高。此外长余辉粉体只是涂敷在基底的表层,最外部只靠一层釉料进行保护,在特殊条件下应用时(如火场,水下),长余辉粉体以及基底材料本身均极易分解,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最终限制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消防逃生,水下景观等应用范围。因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一体式”蓄光型复相陶瓷。其中,石英陶瓷由于具有较高的耐酸碱侵蚀性能和抗热震性,此外热膨胀系数低,体积稳定性好等优势,被选作基质相。将长余辉蓄光粉与石英陶瓷原料粉经过称量、混合、成型、干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超高亮度的蓄光型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称量:以原料粉体总质量为100%计,分别称取质量百分比为50%~55%的10~30目的石英原料、25%~29%的50~100目的石英原料、6%~15%的150~250目的石英原料,其余为制备铕、镝共掺的铝酸锶长余辉荧光粉的原料粉体;再称取占原料粉体总质量0.5%~1.5%的造孔剂,所述造孔剂为碳酸氢铵与淀粉按质量比1:3~6组成的混合物;(2)混料:将步骤(1)称量的粉体原料置于球磨罐内,同时加入磨球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混合;(3)成型:将步骤(2)球磨后的浆料进行真空除泡处理,然后将除泡后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超高亮度的蓄光型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称量:以原料粉体总质量为100%计,分别称取质量百分比为50%~55%的10~30目的石英原料、25%~29%的50~100目的石英原料、6%~15%的150~250目的石英原料,其余为制备铕、镝共掺的铝酸锶长余辉荧光粉的原料粉体;再称取占原料粉体总质量0.5%~1.5%的造孔剂,所述造孔剂为碳酸氢铵与淀粉按质量比1:3~6组成的混合物;(2)混料:将步骤(1)称量的粉体原料置于球磨罐内,同时加入磨球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混合;(3)成型:将步骤(2)球磨后的浆料进行真空除泡处理,然后将除泡后的浆料注入模具中成型,得到素坯;(4)干燥:将步骤(3)得到的素坯静置7~12小时后进行脱模,然后置于干燥箱内干燥;(5)烧结:将步骤(4)干燥后的素坯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煅烧温度为800~1200℃,保温时间为3~6h,随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具有超高亮的蓄光型复相陶瓷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高亮度的蓄光型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制备铕、镝共掺的铝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孙炳恒,王蕊,李亮亮,杨顺顺,黄国灿,康健,邵岑,周天元,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